新中國七十年的史學發(fā)展道路
發(fā)布時間:2024-02-26 22:26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年來,中國史學工作者自覺將唯物史觀與中國歷史實際相結合,在創(chuàng)建中國馬克思主義歷史學理論體系,揭示中國歷史發(fā)展的獨特道路,探索中國歷史上的重大問題,闡釋中國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服務黨和國家事業(yè)上取得了突出成就。當然,也留下了很多深刻教訓。當前,史學工作者應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史學研究為人民服務的根本方向,將史學研究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相結合,加快構建中國特色歷史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
【文章頁數(shù)】:30 頁
【文章目錄】:
一 新中國成立后三十年的史學研究
(一) 馬克思主義史學主導地位的確立及其標志
(二) “五朵金花”的討論與評價
(三) 若干歷史理論問題的辯論
(四) 學科建設成就與史學研究的收獲
(五) “文革”中的史學
(六) 三十年史學研究的評價
二 改革開放四十年的史學研究
(一) 時代變遷與史學的新發(fā)展
1.史學研究的政治與社會環(huán)境根本改變。
2.人才培養(yǎng)與組織機構建設成績卓著。
3.研究方向與重大項目有了系統(tǒng)規(guī)劃。
4.開放的信息交流渠道逐漸形成。
(二) 研究領域的深化與學科體系構建的完善
1.中國古代史。
(1) 通史與斷代史編纂琳瑯滿目。
(2) 政治史研究向縱深發(fā)展。
(3) 經(jīng)濟史研究迎來高潮。
(4) 社會史研究異軍突起。
(5) 思想史、文化史研究成就斐然。
(6) 其他學科。
2.中國近代史。
(1) 諸多重大問題的討論。
(2) 學科體系的完善。
(3) 豐厚的研究成果。
3.世界史。
4.邊疆史地研究。
5.考古學。
(三) 歷史理論與史學理論的豐富發(fā)展
1.對史學發(fā)展道路的深刻反思。
2.重大歷史理論問題的深入探討。
3.史學理論和方法的活躍與創(chuàng)新。
(四) 四十年史學的成就與不足
三 新時代史學研究的展望
(一) 必須堅持以唯物史觀指導史學研究
(二) 必須堅持唯物史觀與中國歷史實際相結合
(三) 新時代史學研究工作者的責任與擔當
本文編號:3911944
【文章頁數(shù)】:30 頁
【文章目錄】:
一 新中國成立后三十年的史學研究
(一) 馬克思主義史學主導地位的確立及其標志
(二) “五朵金花”的討論與評價
(三) 若干歷史理論問題的辯論
(四) 學科建設成就與史學研究的收獲
(五) “文革”中的史學
(六) 三十年史學研究的評價
二 改革開放四十年的史學研究
(一) 時代變遷與史學的新發(fā)展
1.史學研究的政治與社會環(huán)境根本改變。
2.人才培養(yǎng)與組織機構建設成績卓著。
3.研究方向與重大項目有了系統(tǒng)規(guī)劃。
4.開放的信息交流渠道逐漸形成。
(二) 研究領域的深化與學科體系構建的完善
1.中國古代史。
(1) 通史與斷代史編纂琳瑯滿目。
(2) 政治史研究向縱深發(fā)展。
(3) 經(jīng)濟史研究迎來高潮。
(4) 社會史研究異軍突起。
(5) 思想史、文化史研究成就斐然。
(6) 其他學科。
2.中國近代史。
(1) 諸多重大問題的討論。
(2) 學科體系的完善。
(3) 豐厚的研究成果。
3.世界史。
4.邊疆史地研究。
5.考古學。
(三) 歷史理論與史學理論的豐富發(fā)展
1.對史學發(fā)展道路的深刻反思。
2.重大歷史理論問題的深入探討。
3.史學理論和方法的活躍與創(chuàng)新。
(四) 四十年史學的成就與不足
三 新時代史學研究的展望
(一) 必須堅持以唯物史觀指導史學研究
(二) 必須堅持唯物史觀與中國歷史實際相結合
(三) 新時代史學研究工作者的責任與擔當
本文編號:391194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xll/3911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