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tǒng)史學研究的新路徑——評《清代史館與清代政治》
[Abstract]:As for the historiography of the Qing Dynasty, Chen Yinke thought that "far from catching the Song people" and "the Qing Dynasty Classics had developed too far, so it turned out to be poor in historiography." but some scholars argued that Chinese historiography had "entered a new realm"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Qing Dynasty. Recently, Mr. Wang Ching made a breakthrough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ilding history and social politics in the Museum of History, and extensively searched for blog.
【作者單位】: 鄭州大學歷史學院;
【分類號】:K092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剛,周文鋒;試論中國史學使命及其存在的不足[J];南昌職業(yè)技術(shù)師范學院學報;1999年01期
2 金沖及;中國史學研究的現(xiàn)狀與繼續(xù)推進史學研究的思考[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3 ;中國社會科學院召開第五次史學理論座談會[J];當代中國史研究;2005年06期
4 展龍;;“制度化”史學與“政治化”史學——兼評王記錄教授著《清代史館與清代政治》[J];蘭州學刊;2010年05期
5 張雷;宋燁;;抗戰(zhàn)時期昆明報刊的史學研究特色初探[J];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6 羅梅君;宋少鵬;;中國史學和(西)德/西方史學:一種對話?——始于1980年代中國社會史轉(zhuǎn)向[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7 殷夢霞;;名家薈萃評名著 異彩紛呈鑄精品——讀《中國史學名著評介》[J];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9年06期
8 周偉洲;我的史學研究與史學觀[J];陜西師范大學繼續(xù)教育學報;2005年01期
9 何振東;拓寬史學研究的思路[J];人文雜志;1988年04期
10 趙穎;;大象無形——章開沅先生訪談錄[J];山東社會科學;2006年07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謝保成;;郭沫若史學研究三十年[A];郭沫若研究三十年[C];2008年
2 黃龍祥;;困惑·思索·開拓[A];中國針灸學會針灸文獻專業(yè)委員會2006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匯編[C];2006年
3 黃龍祥;;經(jīng)絡學說研究的新發(fā)現(xiàn)及其對生命科學的啟迪[A];中國針灸學會針灸文獻專業(yè)委員會2006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匯編[C];2006年
4 本刊編輯部;;編者的話[A];明史研究第4輯——慶賀王毓銓先生85華誕暨從事學術(shù)研究60周年專輯[C];1994年
5 孫越;;近年體育史的學科發(fā)展[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7年
6 張海鵬;;論中醫(yī)史學研究中史學與醫(yī)學之間的張力[A];中華醫(yī)學會醫(yī)史學分會第十三屆一次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1年
7 劉建民;;試論史學研究對“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教學的重要作用[A];第六屆河北省社會科學學術(shù)年會論文專輯[C];2011年
8 羅志田;;“文革”前十七年中國史學的片斷反思[A];過去的經(jīng)驗與未來的可能走向——中國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9 薛軍力;;對推進史學研究深入的一點想法[A];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第三屆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1992年
10 鄒兆辰;;史學批評與社會環(huán)境——以蘇聯(lián)史學在中國的命運為例[A];史學批評與史學文化研究[C];2009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馬志瓊;史學研究要為中華民族全面復興服務[N];甘肅日報;2001年
2 王燕;將文化注入統(tǒng)計[N];中國信息報;2008年
3 張峰;李慈銘史學研究仍待加強[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4 許海云;評所謂“時尚史學”[N];北京日報;2007年
5 記者 余傳詩;《上海大辭典》體現(xiàn)上海史學研究最高水平[N];中華讀書報;2008年
6 李振宏;“二十一世紀中國史學研討會”綜述[N];光明日報;2001年
7 記者 馬海濤;堅持唯物史觀 繁榮史學研究[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4年
8 杜小龍;愛心匯聚“超市” 貧困戶各取所需[N];貴陽日報;2006年
9 記者 金鵬 通訊員 姜雄偉;創(chuàng)業(yè)與就業(yè)互動 走出個體經(jīng)濟發(fā)展新路徑[N];嘉興日報;2009年
10 袁紅兵 王金鎖;中國味精新路徑[N];廠長經(jīng)理日報;2002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韓小龍;《南總里見八犬傳》史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2 齊山德;蘇聯(lián)時期史學研究初論[D];吉林大學;2010年
3 劉俐娜;20世紀初期中國史學的轉(zhuǎn)型[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朱發(fā)建;中國近代史學科學化進程研究(1902—1949年)[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5 易蘭;蘭克史學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6 王曉華;近三十年中國大陸史學主潮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7 謝進東;現(xiàn)代性與20世紀中國的歷史學解釋模式[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8 王愛衛(wèi);朱希祖史學研究[D];南開大學;2009年
9 溫玉清;二十世紀中國建筑史學研究的歷史、觀念與方法[D];天津大學;2006年
10 陳峰;社會史論戰(zhàn)與現(xiàn)代中國史學[D];山東大學;2005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顧曉玲;尹達史學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2年
2 張新寧;尹達史學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3 張瑜;方詩銘史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4 楊發(fā)旺;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中后期史學風氣的變動與童書業(yè)的史學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5 鄧益萍;劉節(jié)史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6 林英;劉恕及其史學研究[D];四川大學;2003年
7 印艷武;論現(xiàn)行高中歷史教材吸納史學研究新成果的滯后問題[D];四川師范大學;2004年
8 岳帥;杜維運的中西比較史學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9 張抒;秦漢關(guān)中史學研究[D];西北大學;2007年
10 劉雅芹;改革開放以來史學界史學功用觀之嬗變[D];山東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2514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xll/2251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