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國史學黨史初中_張岱的《四書》學與史學.pdf
本文關鍵詞:張岱的《四書》學與史學,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學校代號:10532 學 號:駒座機電話號碼 密 級:
湖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張岱的《四書》學與史學 堂焦奎逶厶蛙各i 趙 黢
昱痤照名跫瑟箍; 鲞丞強熬援
培羞墼僮; 岳麓堂院
童韭冬箍i 童臼囊 i金塞遺奎墾朔: 2Q豎篷!量艘旦
途奎簽避舀塑: 2Q逝藏5目毅基
簽避萎雖塞耋褰; 筮送囂教援 耋竺墼!璺童:蘭皇墨蘭 摘要 張岱是明清之際的一位文學家、史學家、思想家。他一生撰寫了三十余種著
作,而《四庫全書總目》僅著錄《西湖夢尋》一種。近現(xiàn)代以來,張岱的小品文
為世人所注目,有關其文學方面的研究專著和論文甚多。而對于其《四書遇》及
史學著作《石匱書》和《石匱書后集》的研究,則關注甚少。因此,對張岱的《四
書》學及史學進行研究,不但有利于全面了解其學術并客觀地評價其歷史地位,
同時也有利于全面認識與把握明清之際的思想學術發(fā)展狀況。 張岱《四書遇》的治學特點既反映了明清之際的治經(jīng)學風,也反映了他個人
的治學特色。其治學特點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反對訓l詁,注重義理闡
反對朱注和時文注疏。 張岱的哲學思想深受陽明心學的影響,但也體現(xiàn)了自已的時代特色。在本體
論上以心為本體,強調(diào)自我、突出自我;在人性論上繼承了王畿的無善無惡說,,
并把人之善惡歸之于后天的習染;在格物論上繼承了王陽明對“格”的解釋,釋 “格”為正,在格物的方法上提倡知行合一,強調(diào)踐履的重要性。 《石匱書》和《石匱書后集》是張岱以畢生精力撰寫的兩部巨著。這兩部書
體例模仿《史記》,是記載有明一代史事的紀傳體通史。張岱的歷史觀主要體現(xiàn)在:
變易的歷史觀;重在人事的歷史觀;民心史觀;宿命的歷史
本文關鍵詞:張岱的《四書》學與史學,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833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xll/183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