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習以為常發(fā)現(xiàn)歷史:“中國日常生活史的多樣性”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
本文選題:日常生活史 + 國際學術研討會; 參考:《民俗研究》2012年02期
【摘要】:正2011年9月26日至29日,"中國日常生活史的多樣性"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天津召開。會議由南開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主辦,共收到論文及提要50余篇,來自中國大陸、臺灣、香港以及日
[Abstract]:On September 26-29, 2011,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Diversity of Daily Life History in China was held in Tianjin. Sponsored by the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Social History of Nankai University, the conference received more than 50 papers and abstracts from mainland China, Taiwan, Hong Kong and Japan.
【作者單位】: 南開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
【分類號】:K09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莊乾震;;《清華大學藏戰(zhàn)國竹簡(壹)》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J];史林;2011年04期
2 王亮;李秀珍;夏寅;;秦時期的冶金及相關社會考古學涵義國際學術研討會在西安召開[J];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2011年02期
3 北雨;;首屆中國地理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北京舉行[J];語言研究;2011年02期
4 ;跨學科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宜賓學院順利召開[J];宜賓學院學報;2011年07期
5 王麗心;;“中日佛教文化藝術”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J];法音;2011年08期
6 ;“中國文學海外傳播”國際學術研討會[J];學術界;2011年08期
7 ;“辛亥革命與中國傳統(tǒng)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J];學術界;2011年07期
8 方銘;;2011年楚辭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中國屈原學會第14屆年會開幕辭[J];職大學報;2011年03期
9 孫楚平;胡貴中;;中國屈原學會第14屆年會暨楚辭國際學術研討會在福建東山召開[J];中州學刊;2011年04期
10 ;“全球化語境下的翻譯及翻譯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征文通知[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1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怡;;韓國東亞大學召開中國新詩“第三屆國際學術研討會”[A];中國詩歌研究動態(tài)(第一輯)[C];2004年
2 ;“‘現(xiàn)代化視野中的毛澤東思想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征文通知[A];毛澤東研究總第2輯2007年第1輯[C];2007年
3 ;“2004年全國強場激光物理會議暨國際學術研討會”總結(jié)[A];2004年全國強場激光物理會議論文集(二)[C];2004年
4 蘇雪冰;余辭新;;關于第三屆漢語和漢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A];走向科學大道的修辭學[C];2010年
5 王希杰;;第三屆漢語修辭和漢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幕詞[A];走向科學大道的修辭學[C];2010年
6 周光召;;在“郭沫若與中國現(xiàn)代文化的發(fā)展”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的講話[A];郭沫若百年誕辰紀念文集[C];1992年
7 段懷清;;“文化生態(tài)環(huán)境與十七年文學歷史評價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綜述[A];中國當代文學研究·2006卷[C];2006年
8 霍彥儒;;“炎帝與漢民族”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A];民族文化與全球化研討會資料專輯[C];2003年
9 錢谷融;;一點啟示[A];郭沫若百年誕辰紀念文集[C];1992年
10 霍彥儒;;“炎帝與漢民族”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寶雞召開[A];中國民族學學會第七屆學術研討會專輯[C];200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張傳勇;從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歷史[N];人民日報;2011年
2 黃正建;關于唐代日常生活史研究現(xiàn)狀的思考[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4年
3 劉新成;日常生活史:一個新的研究領域[N];光明日報;2006年
4 本報記者 莊建;日常生活史:從城市地圖到清明上河圖[N];光明日報;2009年
5 首都師范大學 劉新成;日常生活:史學研究關注的新視角[N];長江日報;2007年
6 記者 李江濤;“紀念麻赫穆德·喀什噶里誕辰一千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幕[N];人民日報;2008年
7 記者 熊爭艷;桑國衛(wèi)會見出席國際學術研討會外方代表[N];人民日報;2009年
8 ;《破壞性膜拜團體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出版[N];人民日報;2010年
9 記者 楊樹華;亞洲禁毒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昆明召開[N];人民公安報;2011年
10 記者 耿儷洳;端午習俗國際學術研討會禾城開幕[N];嘉興日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文峰;刺槐、黃檀、合歡根瘤菌的多相分類及系統(tǒng)發(fā)育研究[D];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2002年
2 劉威生;李種質(zhì)資源遺傳多樣性及主要種間親緣關系的研究[D];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2005年
3 丁瀅潁;基于個性的多機器人協(xié)作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4 王風芹;合歡、金合歡和銀合歡根瘤菌多相分類與系統(tǒng)發(fā)育研究[D];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2005年
5 韓素貞;用多相分類確定分離自菜豆、杭子梢和決明的根瘤菌的分類地位[D];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2002年
6 陳衛(wèi)民;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區(qū)駱駝刺、黃芪及外來物種—刺槐根瘤菌多樣性和系統(tǒng)發(fā)育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09年
7 劉海明;麻黃屬的化石記錄及早期多樣性[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5年
8 李孟軍;小麥耐鹽相關基因HKT克隆及多樣性與功能研究[D];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2006年
9 王保紅;腸道微生物多樣性及其與人體代謝相關性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10 王桂芝;中國華北地區(qū)東方蜜蜂多樣性及其分類研究[D];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君怡;繁茂膜海綿相關微生物的多樣性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2004年
2 凌宏志;漚麻微生物多樣性及果膠酶產(chǎn)生菌酶學基礎的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5年
3 付琳琳;應用PCR-DGGE技術分析泡菜中乳酸菌的多樣性[D];南昌大學;2005年
4 朱佳毅;試論中國和平共處戰(zhàn)略的理論依據(jù)及其實踐[D];外交學院;2008年
5 馬東亮;女性主義政治思想流派紛呈原因初探[D];河南大學;2005年
6 黃振華;英語拒絕語的順應性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7 盧文娟;論威廉斯詩歌藝術的多面性[D];河北師范大學;2007年
8 胡達古拉;內(nèi)蒙古西部固沙樹木內(nèi)生真菌的研究[D];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2008年
9 黃進強;青島近海附著細菌和養(yǎng)殖環(huán)境反硝化細菌多樣性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8年
10 王飛;山西寧武馬營海高山湖泊群水生維管植物組成的研究[D];山西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78248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xll/1782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