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史學理論論文 >

敘事謎題:再論口述歷史與心靈考古

發(fā)布時間:2018-04-04 06:33

  本文選題:口述歷史 切入點:個體記憶 出處:《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03期


【摘要】:說口述歷史是新史料,甚或新史學,都不錯,也非全對?谑鰵v史是對個人記憶的采訪記錄和開發(fā)利用,問口述歷史"是"什么,不如問個人記憶中"有"什么、采訪人要"采"什么、受訪人"說"什么。個人記憶里有生命知覺、成長經(jīng)驗、文化習得、專業(yè)知識和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其中有史料或史學資訊,還有豐富的人文和社會科學信息資源。只不過,個人記憶的百科全書,通常是無分卷、無章節(jié)、無編目且內(nèi)容混沌模糊、信息真?zhèn)坞y辨且多斷簡殘篇,加之口述人由于社會壓力、文化禁忌、隱私顧慮、知識局限、敘事習慣等多種原因,或不說,或少說,或敷衍了事,甚至言不由衷,采訪及其所得都需要進行心靈考古研究。心靈考古需要心理學、傳播學、語言學、敘事學、歷史學、社會學、人類學及生理學知識技能,并回饋諸學科以豐富數(shù)據(jù)和信息,增進人性理解和人學(science of men)知識。口述歷史之心靈考古,有巨大的探索空間。
[Abstract]:To say that oral history is new, or even new historiography, is good and not entirely true.Oral history is the recording and exploitation of personal memory. Ask what oral history is, ask what is in personal memory, what the interviewer should take and what the interviewee will say.Personal memory contains an encyclopedia of life perception, growth experience, cultural acquisition,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social life, including historical data or historical information, as well as abundant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information resources.Only, the encyclopedia of personal memory, usually without any volume, no chapter, no cataloguing and fuzzy content, the authenticity of information is difficult to distinguish and many short pieces broken, and dictators are limited by social pressure, cultural taboos, privacy concerns, and knowledge limitations.Narrative habits and other reasons, or do not say, or say little, or perfunctory, or even insincere, interviews and their proceeds need to carry out psychological archaeological research.Psychological archaeology requires psychology, communication, linguistics, narratology, history, sociology, anthropology, and physiology, and feedback to various disciplines to enrich data and information, enhance human understanding and human science of knowledge.Oral history of spiritual archaeology, there is a huge space for exploration.
【作者單位】: 中國電影資料館;
【分類號】:K061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3條

1 陳墨;;口述歷史與語言學[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04期

2 陳墨;;口述歷史:個人記憶與人類個體記憶庫[J];當代電影;2012年11期

3 陳墨;;“心靈考古”:口述歷史的方法與模式探索[J];當代電影;2010年07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墨;;敘事謎題:再論口述歷史與心靈考古[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03期

2 陳詩佳;王雨婷;蘇安娜;;區(qū)域性口述史料采集的方法及應(yīng)用中的問題——以寧波知青口述史料采集的田野作業(yè)為例[J];名作欣賞;2017年14期

3 吳娜;;試論中國語言學史口述研究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J];長江叢刊;2017年09期

4 楊忠;;圖書館口述資源的視聽藝術(shù)研究[J];新世紀圖書館;2016年12期

5 陳墨;;口述歷史:人類個體記憶庫與傳播學(一)[J];當代電影;2015年03期

6 陳墨;;口述歷史:人類個體記憶庫與心理學(二)[J];當代電影;2014年11期

7 陳墨;;試論開展口述歷史對教育體制改革的重要意義[J];晉陽學刊;2014年05期

8 陳墨;;口述歷史:人類個體記憶庫與心理學(一)[J];當代電影;2014年09期

9 陳墨;;口述歷史:人類個體記憶庫與歷史學[J];晉陽學刊;2013年05期

10 陳墨;;口述歷史:人類個體記憶庫與檔案學[J];當代電影;2013年09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9條

1 黎煜;;對話過去、當下、現(xiàn)在:口述與歷史撰寫[J];當代電影;2012年03期

2 黎煜;;對話過去、當下、未來:口述與歷史[J];當代電影;2012年01期

3 邊靜;;口述歷史理論與實務(wù)雜談[J];當代電影;2011年07期

4 陳墨;;史學之謎:真實性、口述歷史與人[J];當代電影;2011年03期

5 陳墨;;“心靈考古”:口述歷史的方法與模式探索[J];當代電影;2010年07期

6 陳墨;;中國電影人口述歷史:實踐與理論[J];當代電影;2010年03期

7 劉汝山,郭璐寧;國外瀕危語言研究掃描[J];當代語言學;2004年04期

8 費孝通 ,方李莉;關(guān)于西部人文資源研究的對話[J];民族藝術(shù);2001年01期

9 孫宏開!100081;關(guān)于瀕危語言問題[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1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定宜莊;口述傳統(tǒng)與口述歷史[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2 郭于華;口述歷史——有關(guān)記憶與忘卻[J];讀書;2003年10期

3 游鑒明;女性口述歷史的虛與實[J];史林;2004年S1期

4 熊衛(wèi)民;中華口述歷史研究會成立[J];中國科技史雜志;2005年01期

5 ;大家來做口述歷史——《大家來做口述歷史:實務(wù)指南》第二版中譯本問世[J];當代中國史研究;2006年02期

6 熊培云;;讓博客口述歷史[J];南風窗;2006年07期

7 鄧小軍;左玉河;;做口述史要有緊迫感和奉獻精神——訪中華口述歷史研究會秘書長左玉河[J];中國檔案;2006年01期

8 左玉河;;方興未艾的中國口述歷史研究[J];中國圖書評論;2006年05期

9 汪文慶;;從陳錦華《國事憶述》看口述歷史的功用[J];百年潮;2006年01期

10 劉玉太;;真實是“口述歷史”的生命[J];黨史文匯;2006年09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3條

1 吳孟顯;;口述歷史在國史教學中的應(yīng)用價值及存在問題[A];經(jīng)濟發(fā)展方式轉(zhuǎn)變與自主創(chuàng)新——第十二屆中國科學技術(shù)協(xié)會年會(第四卷)[C];2010年

2 沈飛德;;當代中國的口述歷史:前景和問題[A];中國近代史及史料研究[C];2010年

3 董煜宇;;口述歷史訪談問題設(shè)計中的“文化整體”[A];經(jīng)濟發(fā)展方式轉(zhuǎn)變與自主創(chuàng)新——第十二屆中國科學技術(shù)協(xié)會年會(第四卷)[C];2010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高曉燕 王敬榮;加強口述歷史的搶救與研究[N];黑龍江日報;2007年

2 本報記者 王洪波;口述歷史能否給予“歷史的真實”?[N];中華讀書報;2008年

3 貴州省社會科學院 龍平久;“口述歷史”概念淺議[N];貴州民族報;2009年

4 楊祥銀 梓皓;口述歷史“草根史學”沖擊“精英史學”[N];民主與法制時報;2011年

5 陶宇 長春工業(yè)大學人文學院;“口述歷史”推進社會記憶研究[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6 肖冠雄;口述歷史:博物館資源再創(chuàng)造[N];中國文物報;2012年

7 本報記者 韓曉飛;歷史在口述中行走[N];中華讀書報;2005年

8 楊祥銀 溫州大學口述歷史研究所;口述史學的興起:從“檔案實踐”到“新社會史轉(zhuǎn)向”[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9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研究員、中華口述歷史研究會秘書長 左玉河;拓展“自下而上看歷史”的新視角[N];社會科學報;2011年

10 唐納德·里奇 美國參議院歷史辦公室歷史學家;技術(shù)帶來改變:口述史學的最新趨勢[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劉冰;口述歷史的現(xiàn)狀與未來[D];四川省社會科學院;2009年

2 肖振英;論口述歷史的研究準備[D];內(nèi)蒙古大學;2013年

3 鄭重;當代中國社群口述歷史研究[D];溫州大學;2016年

4 蔣梓安;檔案學視角下美國口述歷史研究的文獻考察[D];南京大學;2017年

5 彭志峰;唐德剛口述歷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

本文編號:170878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xll/170878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7928f***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