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史學理論論文 >

狄爾泰的“歷史理性”及其當代啟示

發(fā)布時間:2018-04-02 23:03

  本文選題:狄爾泰 切入點:歷史理性 出處:《學術研究》2012年12期


【摘要】:19世紀下半葉,通過對"歷史理性"的康德式的批判,狄爾泰試圖為精神科學提供認識論基礎,以解決歷史學派和抽象理論之間的沖突。他的工作對于我們當前反思和超越后現(xiàn)代史學理論,塑造一種新的歷史意識,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Abstract]: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19th century, through the Kantian criticism of "historical rationality", Dilthey tried to provide epistemological basis for spiritual science to solve the conflict between historical school and abstract theory.His work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us to reflect on and transcend the theory of postmodern historiography and to shape a new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
【分類號】:K0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董立河;;從“敘事”到“在場”——論安克施密特史學理論嬗變及其意義[J];江海學刊;2010年03期

2 劉家和;論歷史理性在古代中國的發(fā)生[J];史學理論研究;2003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余亞斐;;論智慧的歷史性[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2 易寧,李永明;修昔底德的人性說及其歷史觀[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3 李永明;;《左傳》與《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史》中的天人思想[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4 田方林;冉紅梅;;理性與非理性的合流——論狄爾泰對理解活動的本質(zhì)性構想[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5 劉曉東;;戰(zhàn)國中晚期子家著作中的“亡國”義訓[J];管子學刊;2005年04期

6 陸小玲;;原生態(tài)民歌與大學生人文教育[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7 王振紅;;《史記》述“天”與歷史理性的萌生[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8 李建;;論三代的宗教文化與歷史觀念[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9 劉鐵芳;生命 道德 教化[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4年02期

10 李強華;狄爾泰歷史哲學中的“生命”、“理解”和“意義”概念解析[J];廣西社會科學;2005年07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施佳勝;經(jīng)典 闡釋 翻譯——《文心雕龍》英譯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李傳英;幼兒園課程知識的文化哲學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3 吳瓊;“理解”視域下的幼兒園教師評價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4 魏薇;小學閱讀教學的生活體驗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5 鐘志華;理解性數(shù)學教學論[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6 胡春光;學校生活中的規(guī)訓與抗拒[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7 羅儒國;教師教學生活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8 吳燕丹;生命關懷視野下調(diào)適性體育課程的理論與實踐[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9 王欽峰;福樓拜與現(xiàn)代思想[D];四川大學;2006年

10 仝聯(lián)勃;人的世界的三重維度:符號、意義與文化[D];吉林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杰;當代西方社會學的日常生活轉(zhuǎn)向及其方法論意義[D];浙江師范大學;2011年

2 孫相娜;德育視野下大學生生命教育[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1年

3 黃浩威;當代中學生挫折教育的生命哲學審視[D];廣州大學;2011年

4 李鵬飛;先秦諸子引證解釋歷史之旨趣論析[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5 楊秀英;大學生生命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6 李光彩;文化經(jīng)典的建構與接受[D];河北大學;2006年

7 劉劍;狄爾泰美學:生命與闡釋的二重奏[D];貴州大學;2006年

8 陸彩霞;論教學民主及其實現(xiàn)的條件[D];安徽師范大學;2007年

9 云智;孟子歷史觀念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10 王雷;體驗式學習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彭剛;;從“敘事實體”到“歷史經(jīng)驗”——由安克斯密特看當代西方史學理論的新趨向[J];歷史研究;2009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隋竹麗;吳曉莉;;世界古代史觀察力培養(yǎng)新探[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8年02期

2 林芊;伏爾泰史學思想中的理性論[J];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3 李科玲;吳素敏;;淺談對歷史的詮釋[J];滄桑;2008年04期

4 張踐明;狄爾泰的歷史哲學簡介[J];湘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5年02期

5 李紅宇;狄爾泰的體驗概念[J];史學理論研究;2001年01期

6 明智,吳順恩;W·狄爾泰的生命—歷史哲學評介[J];咸寧師專學報;1999年04期

7 卞敏;歷史理性的發(fā)展軌跡——評《人類探索自身歷史腳步的追尋》[J];求是學刊;1996年04期

8 張慧彬,李雁虹;歷史理性科學化的進程及其邏輯內(nèi)涵[J];中國社會科學;1997年02期

9 黃炎平;從絕對歷史理性到交往理性——論西方近現(xiàn)代社會歷史觀的一個轉(zhuǎn)向[J];求是學刊;1998年06期

10 雷戈;歷史與理性[J];松遼學刊(社會科學版);1999年05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楊耕邋張立波;歷史有沒有一個真實面目?[N];中國圖書商報;2008年

2 孟廣林;中西歷史比較的新視野[N];光明日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楊金華;走向主體間性的理解[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鄭濤;何兆武史學理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2 王邵帥;淺談覆蓋律解釋模型在歷史研究中的應用及其困難[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3 孫文棟;論歷史事實及其認識[D];山東大學;2009年

,

本文編號:170249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xll/170249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9a7b3***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