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穆的中國史觀
本文關(guān)鍵詞: 錢穆 中國史觀 文化生命 出處:《西北大學(xué)》2011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xué)位論文
【摘要】:錢穆先生是二十世紀中國著名的歷史學(xué)家,他一生教書育人,著書立說,在多個領(lǐng)域都有突出貢獻,他最大的貢獻是對中國歷史精神的發(fā)掘。他的中國史觀是他整個學(xué)術(shù)生命的根基。筆者不揣淺陋,嘗試對錢穆的中國史觀進行一番比較系統(tǒng)的研究。本文將通過對錢穆中國史觀形成原因的探討,發(fā)掘其中國史觀的理論根據(jù)與現(xiàn)實動因;通過分析與綜合其中國史觀的含義,揭示這一史觀在社會思想、邏輯方法與哲學(xué)概括方面的內(nèi)在統(tǒng)一性。歸結(jié)起來講,錢穆中國史觀的形成,與其從小所受家庭學(xué)校教育分不開,與當(dāng)時中國社會影響分不開,與中國古代史學(xué)影響分不開,更與中國近代史學(xu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他的史觀是多源融會的自本自根史觀、士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史觀、天人合一的文化生命史觀。這些思想在過去曾經(jīng)起過救亡圖存振奮民族精神的作用,今天仍富有啟迪意義。
[Abstract]:In 20th century, Mr. Qian Mu was a famous historian in China. He taught and wrote books throughout his life and mad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in many fields. His greatest contribution is to explore the spirit of Chinese history. His view of Chinese history is the foundation of his whole academic life. This paper tries to make a systematic study on Qian Mu's view of Chinese history. This article will explore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realistic motivation of Qian Mu's view of Chinese history, and analyze and synthesize the meaning of his view of Chinese history, through the discussion of the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Qian Mu's view of Chinese history. It reveals the inherent unity of this historical view in the aspects of social thought, logical method and philosophical generalization. In summary, Qian Mu's historical view of China was formed not only because of the family school education he received from childhood, but also with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society at that time. It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influence of ancient Chinese historiography, and is inextricably linked with modern Chinese historiography. His historical view is a multi-source, self-rooted and self-rooted historical view, with scholars as the core of the historical view of the nation. In the past, these thoughts have played the role of saving the nation from subjugation and exhilarating the national spirit, and are still enlightening today.
【學(xué)位授予單位】:西北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K092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興海;金麗霞;;平實里體味真切,雅淡中感受生動——讀《國學(xué)宗師錢穆》[J];江南大學(xué)學(xué)報(人文社會科學(xué)版);2009年06期
2 韓青辰;;青絲剪[J];椰城;2010年06期
3 張京華;;1949年的錢穆——《師友雜憶》讀后[J];中國圖書評論;2010年11期
4 張曉唯;;錢穆的“胡適情結(jié)”[J];讀書;2009年08期
5 李冬君;錢穆的儒家本位文化觀述評[J];華僑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1999年04期
6 王曉清;;心猶余憾洗鉛華[J];博覽群書;1999年06期
7 卞孝萱;武黎嵩;;沒有錢穆名字的錢穆家譜 《錢氏宗譜》資料的發(fā)掘利用[J];中國文化;2009年02期
8 陳勇;;聽錢穆先生講課[J];基礎(chǔ)教育;2007年07期
9 鄭吉雄;錢穆先生治學(xué)方法的三點特性[J];文史哲;2000年02期
10 王小婷;錢穆與古史辨派[J];泰山學(xué)院學(xué)報;2003年05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6條
1 陳以愛;;錢穆論政教關(guān)系[A];北京論壇(2011)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變革與轉(zhuǎn)型:“教育傳承與創(chuàng)新”教育分論壇論文及摘要集[C];2011年
2 何方昱;;錢穆大學(xué)教育思想與實踐述要[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3 桑兵;;中國近現(xiàn)代史的貫通與滯礙[A];過去的經(jīng)驗與未來的可能走向——中國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4 張越;;《十批判書》與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xué)評價問題芻議[A];科學(xué)發(fā)展:文化軟實力與民族復(fù)興——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論文集(上卷)[C];2009年
5 卪旭;;《莊子》拾詁[A];中國訓(xùn)詁學(xué)研究會2010年學(xué)術(shù)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6 章清;;“歷史研究的單位”:“專門史”與中國近代史研究[A];過去的經(jīng)驗與未來的可能走向——中國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王平;錢穆全集 12年后的回歸[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0年
2 張京華;錢穆先生的一種集外佚著[N];中華讀書報;2011年
3 練玉春;錢穆的信念[N];光明日報;2002年
4 ;國學(xué)大師錢穆[N];四川政協(xié)報;2002年
5 趙敏;智者的“心想”[N];中國藝術(shù)報;2002年
6 郭齊勇;錢穆先生在湖上閑思[N];中國圖書商報;2001年
7 華東師范大學(xué)傳播學(xué)院副教授 路云亭;柔日讀史 剛?cè)兆x經(jīng)[N];深圳特區(qū)報;2011年
8 張曉唯;錢穆的“胡適情結(jié)”[N];人民政協(xié)報;2002年
9 張曉唯;胡適與錢穆[N];團結(jié)報;2000年
10 趙敏;智者的心想[N];中國保險報;200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6條
1 魏兆鋒;“不要忘了自己是一中國人”[D];華東師范大學(xué);2012年
2 侯宏堂;從陳寅恪、錢穆到余英時[D];華東師范大學(xué);2007年
3 劉海靜;20世紀前半期的清學(xué)史研究[D];上海大學(xué);2011年
4 劉秀俊;“中國文化的海外媒介”[D];山東大學(xué);2010年
5 劉秀俊;“中國文化的海外媒介”[D];山東大學(xué);2010年
6 李波;呂思勉與二十世紀前半期的新史學(xué)[D];華東師范大學(xué);201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任永亮;錢穆的中國史觀[D];西北大學(xué);2011年
2 劉Z腪,
本文編號:15192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xll/1519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