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技術的社會管理功能解析
本文關鍵詞:社會技術的社會管理功能解析
【摘要】:世界的組成主要由自然世界、社會世界和人文世界三部分構成。與之相對應的在自然世界存在的技術稱作自然技術、在社會世界存在的技術稱作社會技術,在人文世界存在的社會技術稱作人文技術。作為技術重要組成部分的自然技術與社會技術,社會技術是人們在社會實踐中改造社會的主要手段之一,社會技術作用的程度不僅僅取決于實施主體對調節(jié)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的主導控制力、創(chuàng)造性和所掌握的知識水平,還與被實施對象的意愿有著直接關系。我們對自然技術的功能已經了如指掌,而對于社會技術的功能一直都在不斷探尋中。 社會和自然是我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兩個部分,自然提供給了我們豐富的物質條件,我們在社會關系中不斷生活、不斷改變著社會生活。社會技術是技術的一部分,與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運用社會技術可以使我們更好的改造客觀世界、調整社會關系。社會進程在不斷加快,經濟高速發(fā)展的同時也使得一些社會矛盾不斷加深,這時就需要一種解決這些社會問題的方法,由社會技術的本質,再到社會技術與社會管理之間的關系,我們可以社會技術在社會管理中具有組織功能、協(xié)調功能和綜合功能,組織功能有利于更好的發(fā)揮社會技術在社會管理中的應用,合理利用社會資源,,更好的處理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解決社會管理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協(xié)調功能就是為了協(xié)調在社會進程中遇到的社會矛盾、社會問題,綜合功能使人們在復雜的社會問題中進行整合分析對比,同類的進行歸類找到共同問題,圍繞著解決社會問題,協(xié)調社會關系的過程。正是因為社會技術的這些功能使得我們在面對社會問題時可以迎刃而解,找到了這把萬能的鑰匙。研究社會技術的社會管理功能有助于我們更好的了解社會技術的特點,把社會技術為人們所用,在社會管理中起到充分作用。
【關鍵詞】:社會技術 社會管理 功能
【學位授予單位】:沈陽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C912
【目錄】: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2
- 一、 研究背景及問題提出8-9
- 二、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9-10
-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10-11
- 四、 選題意義11-12
- 第一章 社會技術本質12-20
- 一、 社會技術產生的背景12-17
- (一) 知識背景12-15
- (二) 認識背景15-16
- (三) 需求背景16-17
- 二、 社會技術的內涵17-20
- (一) 社會技術與自然科學技術17-18
- (二) 社會技術是自然科學技術發(fā)生作用的前提和基礎18-20
- 第二章 社會技術是社會管理中的一種工具20-31
- 一、 社會管理解析20-24
- (一) 社會管理含義20-21
- (二) 社會管理與社會技術的關系21-24
- 二、 社會技術與社會管理24-27
- (一) 社會技術在社會管理中的地位24-25
- (二) 社會管理中的問題需要社會技術來解決25-27
- 三、 社會管理的變化引起社會技術的演化27-31
- (一) 社會管理變化與相對應的形態(tài)27-29
- (二) 社會技術的演化29-31
- 第三章 社會技術的社會管理功能31-35
- 一、 組織功能31-32
- 二、 協(xié)調功能32-33
- 三、 綜合功能33-35
- 結束語35-36
- 參考文獻36-38
- 致謝38-39
- 個人簡歷39-40
- 在學期間的研究成果和發(fā)表的學術論文40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田鵬穎;社會技術:科學技術哲學的新視域[J];社會科學輯刊;2004年06期
2 田鵬穎,陳凡;當前技術哲學研究中的一個理論缺失[J];求是學刊;2002年04期
3 田鵬穎;論社會技術在技術哲學中的重要地位[J];沈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4 柴振榮;選擇管理人員的社會技術[J];管理科學文摘;1994年03期
5 柴振榮;當代世界的社會技術[J];管理科學文摘;1998年05期
6 楊建科,陳永明;試論社會技術創(chuàng)新[J];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7 吳衛(wèi)東;社會技術與自然技術關系研究[J];哈爾濱學院學報;2003年05期
8 田鵬穎;卡爾·波普爾視野中的社會技術[J];黑龍江社會科學;2005年02期
9 魏振;;社會技術及其特征[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10 ;沈陽師大新拓學科簡介社會技術哲學[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岳金柱;;完善社會管理格局 健全社會建設體系——對北京社會建設與管理創(chuàng)新的若干思考[A];科學發(fā)展:社會管理與社會和諧——2011學術前沿論叢(上)[C];2011年
2 于潔;;提高我黨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應堅持的基本原則[A];提高領導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能力理論研討會暨中國領導科學研究會2011年年會論文集[C];2011年
3 黃明哲;;關于提升領導干部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的能力的幾點思考[A];“領導科學發(fā)展30年”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4 柯利;;鄧小平的實踐哲學對加強和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的啟示[A];2011廣東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地方政府職能與社會公共管理論文集[C];2011年
5 劉洋;王國勇;;國外社會管理理論與實踐及其啟示研究[A];2011年貴州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6 戴向陽;;領導干部如何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理念提升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能力[A];提高領導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能力理論研討會暨中國領導科學研究會2011年年會論文集[C];2011年
7 韓勇;齊先樸;;我國西南少數民族邊疆地區(qū)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模式研究——以廣西為例[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1年年會暨“加強行政管理研究,推動政府體制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8 ;深化樓棟關協(xié)工作 促進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A];全國基層關工委工作工作會議材料匯編[C];2011年
9 周紅梅;李軍鵬;;加強和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工作中領導干部必須關注的幾個熱點問題[A];提高領導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能力理論研討會暨中國領導科學研究會2011年年會論文集[C];2011年
10 韓勇;齊先樸;;我國西南少數民族邊疆地區(qū)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模式研究——以廣西為例[A];提高領導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能力理論研討會暨中國領導科學研究會2011年年會論文集[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記者 王皓;北京社會管理研究中心成立[N];北京日報;2008年
2 中共珠暉區(qū)委常委、政法委書記 鄧光忠;加強農村社會管理 維護農村和諧穩(wěn)定[N];衡陽日報;2008年
3 記者楊寶迪;城市社會管理工作創(chuàng)造奇跡[N];長春日報;2009年
4 戎明昌 鄭發(fā)偉;“中心”建設重在解決社會管理問題[N];南方日報;2009年
5 首席記者 洪梅芬;上海圍繞民生和穩(wěn)定兩大重點探索社會管理格局[N];解放日報;2009年
6 記者 周崇華;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實現(xiàn)長治久安[N];人民法院報;2010年
7 葛重兵;南通五大中心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N];江蘇法制報;2010年
8 湯新秀;街道層面社會管理的現(xiàn)狀[N];中國社會報;2010年
9 珠海特區(qū)報評論員;攜手攻堅“解題”之年[N];珠海特區(qū)報;2010年
10 劉璇;新浦法院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新途徑[N];連云港日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慧鳳;社區(qū)治理與社會管理體制創(chuàng)新[D];浙江大學;2011年
2 王能能;語境論視野下的技術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2年
3 李百花;當代中國社會管理的馬克思主義分析[D];中共中央黨校;2012年
4 杜奉瑛;當代中國思想政治教育社會管理功能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5 王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管理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0年
6 張一;影響社會穩(wěn)定的物價因素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7 韓躍民;我國社會主義社會建設基本問題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2年
8 王祥兵;二元結構背景下的農民工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2年
9 鄭凱銓;參與社會管理的法院調解[D];吉林大學;2011年
10 陳星博;強制與遵從:收容遣送制度研究[D];清華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巧琳;社會技術的社會管理功能解析[D];沈陽師范大學;2013年
2 龍淼森;我國城市流動人口社會管理體制研究[D];蘇州大學;2007年
3 王燕;論政府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D];山西大學;2006年
4 林洪;職能轉變視角下的我國政府社會管理職能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5 陳宏;轉型期基層政府社會矛盾調處機制研究[D];廣西大學;2008年
6 于海濤;我國房地產市場發(fā)展中的政府職能轉變分析[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7年
7 張興彪;外來工職業(yè)病問題的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8 高軒;和諧社會背景下的政府社會管理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8年
9 陳會方;鄉(xiāng)鎮(zhèn)政府社會管理職能變革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08年
10 宮秀麗;轉型期我國社會管理思想評析[D];黑龍江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98117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hgj/981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