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視角之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6-11 21:11
本文關鍵詞:人性視角之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隨著主體意識的增強,人們近年來越來越重視法律對人權的保護。未成年人作為弱勢群體,由于其認知能力有限,沒有辦法很正確認識和有效表達自己的訴求,他們的權利很容易受到忽視和損害。因此,對未成年人進行特殊保護才顯得尤其重要。我國在近幾年在未成年人的人權保障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比如有了未成年人保護法,特別是新頒布的刑事訴訟法還確立了特別程序對未成年人進行保護,F(xiàn)行立法雖然相對過去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如果未成年人的犯罪記錄不做妥善處理,會對未成年人日后回歸社會產(chǎn)生很大的負面影響,所以各國學者都對未成年人犯罪記錄的處理方法做了大量研究,學者們也都認識到應該對未成年人的犯罪記錄進行有條件的封存或者消滅。本文從人性的視角對我國現(xiàn)行的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進行分析,試圖找出一個符合國情的既可以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又可以為大眾所接受的,符合社會利益的方法。第一部分,筆者從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的內涵進行分析,詳細對這個制度涉及的相關概念進行歸納和整理,找出其中的價值和理論基礎。第二部分,通過對人性的探討,以人性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分析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構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第三部分,筆者對比域外主要國家和地區(qū)的相關規(guī)定,重點考察了美國、德國、法國、意大利、俄羅斯和臺灣地區(qū)關于未成年人犯罪記錄的處理方式,通過對這些典型國家的相關制度進行研究,對比這些制度的異同點來探究別國的經(jīng)驗,借鑒這些經(jīng)驗和教訓來健全我國的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第四部分,筆者通過對本國國情和相關法律的實際發(fā)展狀況的考察,分析我國在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與過去相比的進步和仍然存在的問題,從人性的視角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切實有效的方法。第五部分,提出一些自己對于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的一些預期和設想,遠景目標是建立未成年人的前科消滅制度。
【關鍵詞】:人性 未成年人 犯罪記錄封存制度 前科消滅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C913.5
【目錄】: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引言10-11
- 一、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一般原理11-16
- (一) 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的含義11-12
- (二) 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的價值分析12-14
- (三) 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的理論基礎14-16
- 二、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的人性基礎16-23
- (一) 人性的含義及特點16-19
- (二) 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的人性考量19-23
- 三、人性視角之域外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考察23-27
- (一) 域外未成年人犯罪記錄處理方式的相關立法23-25
- (二) 人性視角之域外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分析25-27
- 四、人性視角之我國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的現(xiàn)狀及問題27-32
- (一) 我國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的現(xiàn)狀27-28
- (二) 人性視角之我國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問題分析28-32
- 五、人性視角之我國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的完善建議32-41
- (一) 近期目標:完善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32-35
- (二) 遠期目標:建立符合中國國情的未成年人前科消滅制度35-41
- 結語41-42
- 參考文獻42-44
- 致謝44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于志剛;;前科消滅制度司法探索模式的批判性反思[J];法學評論;2013年03期
2 趙恒;;美國少年司法變革:區(qū)別對待與同等對待融合[J];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4年04期
本文關鍵詞:人性視角之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4250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hgj/442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