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與滿足”視角下農村用戶微信使用與人際交往 ——基于河北省涉縣農村的調查
發(fā)布時間:2022-02-17 22:02
在網絡強國戰(zhàn)略和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背景下,移動互聯(lián)網覆蓋了98%的鄉(xiāng)村地區(qū),鄉(xiāng)村的經濟和文明都得到了全方面發(fā)展。與此同時,微信經過九年的用戶積累與沉淀,功能不斷完善。微信使用不僅改變了農村地區(qū)傳統(tǒng)的人際交往方式,也逐漸改變著中國農村整體的面貌。本文采用問卷調查法、深度訪談法和參與式觀察法三種研究方法,選定河北省涉縣農村作為研究區(qū)域,基于“使用與滿足”理論,圍繞農村用戶的微信使用狀況及微信使用對農村人際交往的影響進行重點研究。首先,本文通過問卷調查的方法了解了當下農村微信用戶的微信使用情況。研究結果顯示:家庭成員、朋友鄰居等熟人圈的介紹是農村用戶接觸微信的主要來源。相較微信推廣的時間而言,農村用戶接納微信時間較晚。農村用戶使用的微信的動機主要是社交動機,其次是認知動機、自我呈現(xiàn)動機、娛樂動機和社會參與動機。超過三分之一的農村用戶每天在微信上花費的時間超過4個小時,微信已經成為村民日常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在微信的日常使用過程中,農村用戶習慣晚上18點到21點使用微信。農村用戶最常使用的微信功能是微信聊天、微信支付與朋友圈。時事新聞、生活服務信息和娛樂搞笑信息深受農村微信用戶歡迎。其次,在微信使...
【文章來源】:鄭州大學河南省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8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節(jié) 研究緣起
一 微信:開啟社交新時代
二 微信使用與農村人際交往
第二節(jié) 研究目的及意義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義
第三節(jié) 文獻綜述
一 關于農村微信使用的研究綜述
二 關于微信使用與人際交往的研究綜述
三 關于使用與滿足的研究綜述
第四節(jié) 理論框架與研究方法
一 理論框架
二 研究方法
第五節(jié) 研究的重難點及創(chuàng)新點
一 研究重點及難點
二 研究創(chuàng)新點
第一章 研究設計
第一節(jié) 研究問題與研究假設
一 研究問題
二 研究假設
第二節(jié) 問卷調查的設計與實施
一 問卷設計
二 問卷發(fā)放與回收
三 問卷數(shù)據(jù)處理與信、效度
第三節(jié) 深度訪談的設計與實施
第二章 涉縣農村用戶微信使用的基本情況
第一節(jié) 調查地區(qū)概況及樣本的特征
一 涉縣農村地區(qū)概況
二 涉縣農村微信用戶的基本特征
第二節(jié) 涉縣農村用戶微信使用現(xiàn)狀
一 接觸渠道
二 使用時長
三 活躍程度
四 使用時間節(jié)點
五 使用頻率
六 使用功能
七 內容偏好
八 使用動機
第三節(jié) 農村微信用戶基本信息與使用行為相關性分析
一 使用頻率相關分析
二 活躍程度相關分析
第三章 涉縣農村用戶微信使用滿足分析
第一節(jié) 涉縣農村用戶微信使用滿意程度
一 滿足程度
二 使用行為與滿足程度的相關分析
第二節(jié) 農村用戶微信使用各需求滿足情況
一 獲取信息的需求
二 娛樂消遣的需求
三 人際交往的需求
四 自我呈現(xiàn)的需求
五 社會參與的需求
第四章 微信使用給涉縣農村用戶人際交往帶來的改變
第一節(jié) 涉縣農村居民傳統(tǒng)人際交往的方式及特點
一 涉縣農村居民傳統(tǒng)的人際交往方式
二 傳統(tǒng)人際交往方式的特點
三 傳統(tǒng)人際交往方式的社會功能
第二節(jié) 微信使用背景下涉縣農村居民人際交往的變化
一 交往對象
二 交往范圍
三 交往關系
四 交往觀念
第三節(jié) 涉縣農村用戶微信人際交往的新特點
一 開放性與多元性
二 情感性與工具性
第五章 涉縣農村用戶微信使用人際交往的消極影響
一 沉迷虛擬社交忽視現(xiàn)實交往
二 虛假信息傳播降低人際信任
三 信息過載傳播催生社交焦慮
四 微信過度依賴造成社交疲勞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A 農村用戶的微信使用及對人際交往影響的調查問卷
附錄B 微信農村用戶微信使用及對人際交往影響的訪談提綱
個人簡歷 在學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與研究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微信公眾號的農村防災救災科普研究與實踐[J]. 朱彥紅. 科技傳播. 2019(21)
[2]基于微信平臺的課后服務研究——以農村中學為例[J]. 吳軍,朱靜. 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 2019(20)
[3]微信在農村家庭中的“反哺”傳播——基于山西省陳區(qū)村的考察[J]. 洪杰文,李欣. 國際新聞界. 2019(10)
[4]精準扶貧視域下農村電商資源對接平臺設計——以“果農無憂”微信小程序為例[J]. 趙曜,鐘強,何麗. 全國流通經濟. 2019(23)
[5]農村微商的發(fā)展現(xiàn)狀與未來趨勢研究[J]. 沈銀銀. 商場現(xiàn)代化. 2019(11)
[6]利用微信開啟農村高中生參與創(chuàng)新科技活動積極性的新探索[J]. 郭興華. 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 2019(10)
[7]提升農村微信公眾號科普效果的方法與策略[J]. 谷麗偉. 中國農村教育. 2019(06)
[8]提升農村微信公眾號科普效果的方法與策略[J]. 谷麗偉. 中國農村教育. 2019 (06)
[9]使用與滿足視角下的網絡語言低齡化現(xiàn)象探究[J]. 秦陽,萬麗唯,潘瑜. 新聞知識. 2019(02)
[10]駕馭新媒體實現(xiàn)科普高效傳播的研究——以《農村新技術》微信公眾號為例[J]. 宋新征. 企業(yè)科技與發(fā)展. 2018(12)
碩士論文
[1]微信朋友圈人際交往負面效應及解決策略研究[D]. 范雅楠.西安工業(yè)大學 2019
[2]微信游戲小程序中的人際交往研究[D]. 陳樹佳.安徽大學 2019
[3]農村留守婦女微信“使用與滿足”研究[D]. 趙程.鄭州大學 2019
[4]中國農村社交媒體的使用和社會群體的重構[D]. 趙曉樣.湖南師范大學 2019
[5]微信對少數(shù)民族村落日常生活的影響研究[D]. 呂小玲.湖北民族學院 2018
[6]大別山區(qū)田鋪鄉(xiāng)微信用戶媒介素養(yǎng)研究[D]. 孫聞.廣西大學 2018
[7]《南方農村報》微信公眾號矩陣嵌入三農產業(yè)研究[D]. 朱東陽.河北大學 2018
[8]微信朋友圈中的自我呈現(xiàn)研究[D]. 周婷.重慶大學 2018
[9]農村社區(qū)治理中微信的普及對其“政府—居民”關系的影響研究[D]. 趙漢翔.山東大學 2018
[10]社交類App對蘇中農村傳播的影響[D]. 陳立雪.上海師范大學 2018
本文編號:3630179
【文章來源】:鄭州大學河南省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8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節(jié) 研究緣起
一 微信:開啟社交新時代
二 微信使用與農村人際交往
第二節(jié) 研究目的及意義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義
第三節(jié) 文獻綜述
一 關于農村微信使用的研究綜述
二 關于微信使用與人際交往的研究綜述
三 關于使用與滿足的研究綜述
第四節(jié) 理論框架與研究方法
一 理論框架
二 研究方法
第五節(jié) 研究的重難點及創(chuàng)新點
一 研究重點及難點
二 研究創(chuàng)新點
第一章 研究設計
第一節(jié) 研究問題與研究假設
一 研究問題
二 研究假設
第二節(jié) 問卷調查的設計與實施
一 問卷設計
二 問卷發(fā)放與回收
三 問卷數(shù)據(jù)處理與信、效度
第三節(jié) 深度訪談的設計與實施
第二章 涉縣農村用戶微信使用的基本情況
第一節(jié) 調查地區(qū)概況及樣本的特征
一 涉縣農村地區(qū)概況
二 涉縣農村微信用戶的基本特征
第二節(jié) 涉縣農村用戶微信使用現(xiàn)狀
一 接觸渠道
二 使用時長
三 活躍程度
四 使用時間節(jié)點
五 使用頻率
六 使用功能
七 內容偏好
八 使用動機
第三節(jié) 農村微信用戶基本信息與使用行為相關性分析
一 使用頻率相關分析
二 活躍程度相關分析
第三章 涉縣農村用戶微信使用滿足分析
第一節(jié) 涉縣農村用戶微信使用滿意程度
一 滿足程度
二 使用行為與滿足程度的相關分析
第二節(jié) 農村用戶微信使用各需求滿足情況
一 獲取信息的需求
二 娛樂消遣的需求
三 人際交往的需求
四 自我呈現(xiàn)的需求
五 社會參與的需求
第四章 微信使用給涉縣農村用戶人際交往帶來的改變
第一節(jié) 涉縣農村居民傳統(tǒng)人際交往的方式及特點
一 涉縣農村居民傳統(tǒng)的人際交往方式
二 傳統(tǒng)人際交往方式的特點
三 傳統(tǒng)人際交往方式的社會功能
第二節(jié) 微信使用背景下涉縣農村居民人際交往的變化
一 交往對象
二 交往范圍
三 交往關系
四 交往觀念
第三節(jié) 涉縣農村用戶微信人際交往的新特點
一 開放性與多元性
二 情感性與工具性
第五章 涉縣農村用戶微信使用人際交往的消極影響
一 沉迷虛擬社交忽視現(xiàn)實交往
二 虛假信息傳播降低人際信任
三 信息過載傳播催生社交焦慮
四 微信過度依賴造成社交疲勞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A 農村用戶的微信使用及對人際交往影響的調查問卷
附錄B 微信農村用戶微信使用及對人際交往影響的訪談提綱
個人簡歷 在學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與研究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微信公眾號的農村防災救災科普研究與實踐[J]. 朱彥紅. 科技傳播. 2019(21)
[2]基于微信平臺的課后服務研究——以農村中學為例[J]. 吳軍,朱靜. 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 2019(20)
[3]微信在農村家庭中的“反哺”傳播——基于山西省陳區(qū)村的考察[J]. 洪杰文,李欣. 國際新聞界. 2019(10)
[4]精準扶貧視域下農村電商資源對接平臺設計——以“果農無憂”微信小程序為例[J]. 趙曜,鐘強,何麗. 全國流通經濟. 2019(23)
[5]農村微商的發(fā)展現(xiàn)狀與未來趨勢研究[J]. 沈銀銀. 商場現(xiàn)代化. 2019(11)
[6]利用微信開啟農村高中生參與創(chuàng)新科技活動積極性的新探索[J]. 郭興華. 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 2019(10)
[7]提升農村微信公眾號科普效果的方法與策略[J]. 谷麗偉. 中國農村教育. 2019(06)
[8]提升農村微信公眾號科普效果的方法與策略[J]. 谷麗偉. 中國農村教育. 2019 (06)
[9]使用與滿足視角下的網絡語言低齡化現(xiàn)象探究[J]. 秦陽,萬麗唯,潘瑜. 新聞知識. 2019(02)
[10]駕馭新媒體實現(xiàn)科普高效傳播的研究——以《農村新技術》微信公眾號為例[J]. 宋新征. 企業(yè)科技與發(fā)展. 2018(12)
碩士論文
[1]微信朋友圈人際交往負面效應及解決策略研究[D]. 范雅楠.西安工業(yè)大學 2019
[2]微信游戲小程序中的人際交往研究[D]. 陳樹佳.安徽大學 2019
[3]農村留守婦女微信“使用與滿足”研究[D]. 趙程.鄭州大學 2019
[4]中國農村社交媒體的使用和社會群體的重構[D]. 趙曉樣.湖南師范大學 2019
[5]微信對少數(shù)民族村落日常生活的影響研究[D]. 呂小玲.湖北民族學院 2018
[6]大別山區(qū)田鋪鄉(xiāng)微信用戶媒介素養(yǎng)研究[D]. 孫聞.廣西大學 2018
[7]《南方農村報》微信公眾號矩陣嵌入三農產業(yè)研究[D]. 朱東陽.河北大學 2018
[8]微信朋友圈中的自我呈現(xiàn)研究[D]. 周婷.重慶大學 2018
[9]農村社區(qū)治理中微信的普及對其“政府—居民”關系的影響研究[D]. 趙漢翔.山東大學 2018
[10]社交類App對蘇中農村傳播的影響[D]. 陳立雪.上海師范大學 2018
本文編號:363017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hgj/3630179.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