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家戶和家考察的當代價值
發(fā)布時間:2021-09-07 04:01
當代社會轉型過程中,中國城鄉(xiāng)家庭在以往核心化、小型化的基礎上,因成員出外上學、謀生增多,特別是勞動年齡成員大量外出就業(yè),不完整家戶形態(tài)明顯上升。與此同時,父母和已婚子女不僅同地分爨普遍,而且異地生活逐漸突出。單純對家庭或家戶進行考察難以將其新變動及其問題反映出來。通過對家庭、家戶和家(直系組家庭)兼顧性研究,可較全面地認識近親屬所組成的個體家庭、家戶狀態(tài)和特征,把握相互間的關系質量及問題,為家庭有關公共政策的制定、調整和改進提供依據。
【文章來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8 頁
【文章目錄】:
一、家庭、家戶和直系組家庭成員范圍之異同
(一)從家庭、家戶和直系組家庭的定義認識其成員范圍
(二)家庭、家戶和直系組家庭的異同
1. 家庭、家戶和直系組家庭的差別
2. 直系組家庭與家庭、家戶異同比較
二、家庭、家戶和直系組家庭考察的理論意義
三、家庭、家戶和直系組家庭的現實表現及其問題
(一)家戶成員出外增多與不完整家庭比例提高
(二)直系組家庭視角的居住方式及問題
1. 多代同居家庭仍以男系為主
2. 重視血親直系組家庭,而對姻親直系組家庭需求有所忽視
3. 直系組家庭內家庭、家戶區(qū)域分割增多,直接性互動減少
4. 縱向代際延伸增多,橫向資源縮減
四、家庭、家戶和家視角的公共政策建設
(一)社會福利政策制定應兼顧家庭、家戶和直系組家庭
(二)借助直系組家庭理念將親子、親女代際功能關系落到實處
(三)增強從直系組家庭角度認識家庭養(yǎng)老問題的意識
(四)人口普查應將家庭常住人口和在外人口均納入調查
(五)本項研究與《民法典》婚姻家庭編中親屬關系認識有契合之處
五、結語和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直系組家庭:當代家庭形態(tài)和代際關系分析的視角[J]. 王躍生. 中國社會科學. 2020(01)
[2]中國當代家庭、家戶和家的“分”與“合”[J]. 王躍生. 中國社會科學. 2016(04)
[3]“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改革開放后中國北方農村已婚婦女與娘家日益密切的關系[J]. 張衛(wèi)國,廖靜如. 中國鄉(xiāng)村研究. 2010(01)
[4]家庭結構與代際關系研究——以上海為例的實證分析[J]. 徐安琪. 江蘇社會科學. 2001(02)
本文編號:3388800
【文章來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8 頁
【文章目錄】:
一、家庭、家戶和直系組家庭成員范圍之異同
(一)從家庭、家戶和直系組家庭的定義認識其成員范圍
(二)家庭、家戶和直系組家庭的異同
1. 家庭、家戶和直系組家庭的差別
2. 直系組家庭與家庭、家戶異同比較
二、家庭、家戶和直系組家庭考察的理論意義
三、家庭、家戶和直系組家庭的現實表現及其問題
(一)家戶成員出外增多與不完整家庭比例提高
(二)直系組家庭視角的居住方式及問題
1. 多代同居家庭仍以男系為主
2. 重視血親直系組家庭,而對姻親直系組家庭需求有所忽視
3. 直系組家庭內家庭、家戶區(qū)域分割增多,直接性互動減少
4. 縱向代際延伸增多,橫向資源縮減
四、家庭、家戶和家視角的公共政策建設
(一)社會福利政策制定應兼顧家庭、家戶和直系組家庭
(二)借助直系組家庭理念將親子、親女代際功能關系落到實處
(三)增強從直系組家庭角度認識家庭養(yǎng)老問題的意識
(四)人口普查應將家庭常住人口和在外人口均納入調查
(五)本項研究與《民法典》婚姻家庭編中親屬關系認識有契合之處
五、結語和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直系組家庭:當代家庭形態(tài)和代際關系分析的視角[J]. 王躍生. 中國社會科學. 2020(01)
[2]中國當代家庭、家戶和家的“分”與“合”[J]. 王躍生. 中國社會科學. 2016(04)
[3]“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改革開放后中國北方農村已婚婦女與娘家日益密切的關系[J]. 張衛(wèi)國,廖靜如. 中國鄉(xiāng)村研究. 2010(01)
[4]家庭結構與代際關系研究——以上海為例的實證分析[J]. 徐安琪. 江蘇社會科學. 2001(02)
本文編號:338880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hgj/3388800.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