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tài)系統(tǒng)理論視域下的流動青少年抗逆力影響因素及其作用機制
發(fā)布時間:2021-08-04 11:24
近年來,家庭化流動導致了大量流動青少年,其適應與發(fā)展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趯ξ錆h市402名流動青少年的調查,以生態(tài)系統(tǒng)理論為研究視角,通過潛在類別分析把流動青少年分為高/低抗逆力組,探討了個人、家庭以及外部環(huán)境層面各因素對流動青少年抗逆力的影響,并考察了個體與環(huán)境中累積的保護因素與風險因素的相互作用機制。研究發(fā)現(xiàn):社區(qū)集體效力對抗逆力有顯著正面影響,而學習壓力、個人主義、負面家庭事件、欺凌行為與不良師生關系顯著地降低了流動青少年的抗逆力水平;累積風險和保護因素對抗逆力的影響是一個博弈的過程,只有保護因素在多個系統(tǒng)中積累到足以抵消外部風險的負面影響時,個體才會表現(xiàn)出較高水平的抗逆力;谘芯拷Y果,從社會工作實務視角提出培育流動青少年的抗逆力不僅要關注流動青少年本身,還要通過整合家庭、學校、社區(qū)等各方資源形成流動青少年保障工作合力。
【文章來源】: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33(04)
【文章頁數(shù)】:12 頁
【部分圖文】:
流動青少年抗逆力兩個類別分布情形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青少年流動狀況與社會聯(lián)結的差異性探討[J]. 洪佩,高云嬌. 青年研究. 2017(05)
[2]流動青少年虐待和越軌行為關系研究:以一般壓力理論為視角[J]. 高云嬌,史豐源,高慧敏,郭澍. 青少年犯罪問題. 2017(03)
[3]社會生態(tài)資產與城市“閑散”青少年抗逆力[J]. 周曉春. 青年研究. 2017(03)
[4]我國流動兒童生存和發(fā)展:問題與對策——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的分析[J]. 段成榮,呂利丹,王宗萍,郭靜. 南方人口. 2013(04)
[5]壓力、負面情緒與中國流動兒童的越軌行為[J]. 陳曦,鐘華. 青少年犯罪問題. 2012(05)
[6]留守兒童和流動兒童成長環(huán)境的缺失與重構——基于抗逆力理論視角的分析[J]. 吳帆,楊偉偉. 人口研究. 2011(06)
[7]流動兒童心理狀況的對比研究[J]. 周皓. 人口與經濟. 2008(06)
[8]大學生的文化取向、自我概念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J]. 李祚山. 心理科學. 2006(02)
[9]流動兒童的城市適應性研究——對北京市一所打工子弟學校的個案調查[J]. 郭良春,姚遠,楊變云. 青年研究. 2005(03)
[10]中國中學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編制及其標準化[J]. 王極盛,李焰,赫爾實. 社會心理科學. 1997(04)
本文編號:3321607
【文章來源】: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33(04)
【文章頁數(shù)】:12 頁
【部分圖文】:
流動青少年抗逆力兩個類別分布情形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青少年流動狀況與社會聯(lián)結的差異性探討[J]. 洪佩,高云嬌. 青年研究. 2017(05)
[2]流動青少年虐待和越軌行為關系研究:以一般壓力理論為視角[J]. 高云嬌,史豐源,高慧敏,郭澍. 青少年犯罪問題. 2017(03)
[3]社會生態(tài)資產與城市“閑散”青少年抗逆力[J]. 周曉春. 青年研究. 2017(03)
[4]我國流動兒童生存和發(fā)展:問題與對策——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的分析[J]. 段成榮,呂利丹,王宗萍,郭靜. 南方人口. 2013(04)
[5]壓力、負面情緒與中國流動兒童的越軌行為[J]. 陳曦,鐘華. 青少年犯罪問題. 2012(05)
[6]留守兒童和流動兒童成長環(huán)境的缺失與重構——基于抗逆力理論視角的分析[J]. 吳帆,楊偉偉. 人口研究. 2011(06)
[7]流動兒童心理狀況的對比研究[J]. 周皓. 人口與經濟. 2008(06)
[8]大學生的文化取向、自我概念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J]. 李祚山. 心理科學. 2006(02)
[9]流動兒童的城市適應性研究——對北京市一所打工子弟學校的個案調查[J]. 郭良春,姚遠,楊變云. 青年研究. 2005(03)
[10]中國中學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編制及其標準化[J]. 王極盛,李焰,赫爾實. 社會心理科學. 1997(04)
本文編號:33216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hgj/3321607.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