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德育領域中的“判斷”——基于阿倫特“判斷”理論
發(fā)布時間:2021-05-16 13:03
阿倫特發(fā)現(xiàn),置身流變的現(xiàn)代社會,人類行為的規(guī)范和標準所依賴的原則不斷遭遇解構的命運。在無絕對法則可依傍的處境中,"判斷"作為一種嚴格的道德力量能夠幫助人們明辨是非。盡管如此,"判斷"問題在當代社會普遍存在,人們并不必然會去判斷或是能去判斷,尤其是正處于道德建構過程中的青少年。燭照德育領域,青少年 "判斷"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技術理性的蔓延削弱了德育的實踐性、社會性的追求消磨了青少年的自我性。為完善德育中的"判斷"問題,必須挖掘阿倫特"判斷"理論的無盡藏,從優(yōu)化榜樣教育、彰顯人的開創(chuàng)性、學會慎獨敏思、合理投身他人等方面切入。
【文章來源】:當代青年研究. 2020,(03)CSSCI
【文章頁數】:6 頁
【文章目錄】:
一、阿倫特“判斷”理論概述
二、青少年“判斷”德育的問題省思
(一)技術理性的蔓延削弱了德育的實踐性
(二)社會性的追求消磨了青少年的自我性
三、青少年“判斷”德育的完善策略
(一)優(yōu)化榜樣教育
(二)彰顯人的開創(chuàng)性
(三)學會慎獨敏思
(四)合理投身他人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德育活動的行動品性與育德空間的探尋——基于漢娜·阿倫特“行動”理念的思考[J]. 王雅麗. 上海教育科研. 2017(01)
本文編號:3189739
【文章來源】:當代青年研究. 2020,(03)CSSCI
【文章頁數】:6 頁
【文章目錄】:
一、阿倫特“判斷”理論概述
二、青少年“判斷”德育的問題省思
(一)技術理性的蔓延削弱了德育的實踐性
(二)社會性的追求消磨了青少年的自我性
三、青少年“判斷”德育的完善策略
(一)優(yōu)化榜樣教育
(二)彰顯人的開創(chuàng)性
(三)學會慎獨敏思
(四)合理投身他人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德育活動的行動品性與育德空間的探尋——基于漢娜·阿倫特“行動”理念的思考[J]. 王雅麗. 上海教育科研. 2017(01)
本文編號:31897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hgj/3189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