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兒童社會工作服務的實踐困境與對策研究 ——基于濟南市4個流動兒童項目
發(fā)布時間:2020-12-11 18:59
隨著農(nóng)民工進城熱的興起,城市中流動兒童的數(shù)量逐漸增多,他們在城市的生活現(xiàn)狀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與此同時,社會工作服務迅速發(fā)展,涉及到各個領域,流動兒童服務便成為其中領域之一。政府及各方會通過購買社會工作服務項目的方式來為流動兒童提供專業(yè)性服務。伴隨著項目的開展,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流動兒童的困境,提高了他們的福祉,減輕了流動兒童家庭的負擔,促進了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但是流動兒童社會工作項目在開展服務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和阻力,使得項目成效受到一定的影響。本次研究關注流動兒童社會工作項目開展服務過程中遇到的實踐困境,旨在探索有效對策,積極推動流動兒童社會工作服務的在地化水平,為今后服務的順利開展提供借鑒和參考。本文主要采用質(zhì)性研究方法,對四個流動兒童社會工作服務項目進行調(diào)查,分析其開展服務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困境。研究顯示,流動兒童社會工作項目服務的實踐困境主要表現(xiàn)為三個大方面:一是服務主體困境,其中包括專業(yè)困境、人才困境、資金困境。二是服務對象困境,包括流動兒童低齡化難以認清和表述自己真正的需求,致使社會工作者難以準確把握其深層次的需求;流動兒童家庭的現(xiàn)實難題致使父母無暇參與活動,主要表現(xiàn)...
【文章來源】:山東大學山東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7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導論
一、研究背景和意義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義
二、文獻綜述
(一) 國外研究現(xiàn)狀
(二) 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
(三) 對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的評述
三、理論支持
(一) 生態(tài)系統(tǒng)理論
(二) 社會學習理論
(三) 社會支持理論
四、概念界定、研究方法與研究對象選取
(一) 概念界定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對象與訪談對象選取說明
第二章 流動兒童社會工作項目相關情況
一、A項目簡介及成效
二、B項目簡介及成效
三、C項目簡介及成效
四、D項目簡介及成效
第三章 流動兒童社會工作服務的實踐困境
一、服務主體困境
(一) 專業(yè)困境
(二) 人才困境
(三) 資金困境
二、服務對象困境
(一) 服務對象的特質(zhì)致使社工難以準確把握其真正的需求
(二) 流動兒童家庭的現(xiàn)實難題致使其無暇參與活動
(三) 流動兒童家庭對社會工作服務認知的偏差
(四) 部分流動兒童家長缺乏規(guī)則意識
三、支持困境
(一) 社區(qū)居委會的干預
(二) 社工機構的督導和再教育不到位
第四章 流動兒童社會工作服務實踐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社會工作者的專業(yè)化能力欠缺
二、機構對社會工作者的管理不到位
三、政府對流動兒童社會工作發(fā)展支持力度不足
第五章 改善流動兒童社會工作服務困境的對策
一、社會工作者應加強自身能力建設
(一) 增強社會工作者的專業(yè)化能力
(二) 多方位把握服務對象需求,精準服務
(三) 加大宣傳力度,增加服務對象對社會工作的了解
(四) 靈活的服務方式,提高流動兒童家庭參與度
二、機構要提高管理和統(tǒng)籌的領導能力
(一) 加強人才管理
(二) 強化督導,切實發(fā)揮督導的作用
(三) 拓寬資金渠道
三、政府切實發(fā)揮好主導作用
(一) 重視流動兒童群體的健康發(fā)展
(二) 完善評估體系
(三) 給予社會工作專業(yè)性發(fā)展的空間
(四) 加大購買專業(yè)社會工作服務的力度
總結與展望
附錄: 訪談提綱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學位論文評閱及答辯情況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過渡治理情境下的中國社會服務困境 基于Z市社會工作服務的研究[J]. 黃曉星,熊慧玲. 社會. 2018(04)
[2]兒童權利視角下近30年流動兒童研究軌跡與政策發(fā)展[J]. 劉玉蘭. 常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03)
[3]社區(qū)技術治理的神話:政府項目管理與社工服務的困境[J]. 黎熙元. 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03)
[4]基于生態(tài)系統(tǒng)理論的流動兒童社會融合探析[J]. 卓然,劉幸娟. 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6(06)
[5]家庭抗逆力視角下流動兒童家庭社會工作服務實踐重構[J]. 劉玉蘭,彭華民. 中州學刊. 2016(11)
[6]加拿大流動兒童城市社會融入問題與解決策略研究[J]. 楊茂慶,王遠. 民族教育研究. 2016(05)
[7]增權視角下社會工作促進城市流動兒童社區(qū)融入的探索——以廣州J項目為例[J]. 梁笑芬,樊有鎮(zhèn). 青少年學刊. 2016(05)
[8]社會工作“選擇性服務”現(xiàn)象及其反思[J]. 文軍,何威. 學習與探索. 2016(07)
[9]項目服務的專業(yè)邏輯:社會工作專業(yè)化的本土路徑[J]. 童敏. 社會工作. 2016(03)
[10]流動兒童的社會支持問題及對策——基于生態(tài)系統(tǒng)理論的視角[J]. 許愛花,賈志科. 南京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04)
碩士論文
[1]意大利流動兒童社會融入研究[D]. 馮舒讌.廣西師范大學 2018
[2]社會排斥與社會融入:J社區(qū)流動兒童社會工作介入研究[D]. 張佳佳.南京大學 2017
[3]社會工作介入外來務工者隨遷子女社區(qū)融入的研究[D]. 郝鑫.鄭州大學 2017
[4]優(yōu)勢視角下流動兒童城市融入問題的社會工作介入研究[D]. 李成.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 2017
[5]流動兒童融入城市的社會工作干預研究[D]. 焦云飛.太原科技大學 2017
[6]流動兒童城市適應的社會工作介入研究[D]. 許冬明.南京師范大學 2017
[7]農(nóng)村社會工作的實踐困境與本土策略研究[D]. 蔡若佳.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 2016
[8]社會生態(tài)系統(tǒng)視角下流動兒童城市適應的社會服務模式研究[D]. 崔萌.山東大學 2016
[9]社會工作介入農(nóng)民工隨遷子女社會融入的研究[D]. 李蘇琴.南京大學 2016
[10]加拿大流動兒童城市社會融入研究[D]. 王遠.廣西師范大學 2016
本文編號:2911059
【文章來源】:山東大學山東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7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導論
一、研究背景和意義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義
二、文獻綜述
(一) 國外研究現(xiàn)狀
(二) 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
(三) 對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的評述
三、理論支持
(一) 生態(tài)系統(tǒng)理論
(二) 社會學習理論
(三) 社會支持理論
四、概念界定、研究方法與研究對象選取
(一) 概念界定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對象與訪談對象選取說明
第二章 流動兒童社會工作項目相關情況
一、A項目簡介及成效
二、B項目簡介及成效
三、C項目簡介及成效
四、D項目簡介及成效
第三章 流動兒童社會工作服務的實踐困境
一、服務主體困境
(一) 專業(yè)困境
(二) 人才困境
(三) 資金困境
二、服務對象困境
(一) 服務對象的特質(zhì)致使社工難以準確把握其真正的需求
(二) 流動兒童家庭的現(xiàn)實難題致使其無暇參與活動
(三) 流動兒童家庭對社會工作服務認知的偏差
(四) 部分流動兒童家長缺乏規(guī)則意識
三、支持困境
(一) 社區(qū)居委會的干預
(二) 社工機構的督導和再教育不到位
第四章 流動兒童社會工作服務實踐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社會工作者的專業(yè)化能力欠缺
二、機構對社會工作者的管理不到位
三、政府對流動兒童社會工作發(fā)展支持力度不足
第五章 改善流動兒童社會工作服務困境的對策
一、社會工作者應加強自身能力建設
(一) 增強社會工作者的專業(yè)化能力
(二) 多方位把握服務對象需求,精準服務
(三) 加大宣傳力度,增加服務對象對社會工作的了解
(四) 靈活的服務方式,提高流動兒童家庭參與度
二、機構要提高管理和統(tǒng)籌的領導能力
(一) 加強人才管理
(二) 強化督導,切實發(fā)揮督導的作用
(三) 拓寬資金渠道
三、政府切實發(fā)揮好主導作用
(一) 重視流動兒童群體的健康發(fā)展
(二) 完善評估體系
(三) 給予社會工作專業(yè)性發(fā)展的空間
(四) 加大購買專業(yè)社會工作服務的力度
總結與展望
附錄: 訪談提綱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學位論文評閱及答辯情況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過渡治理情境下的中國社會服務困境 基于Z市社會工作服務的研究[J]. 黃曉星,熊慧玲. 社會. 2018(04)
[2]兒童權利視角下近30年流動兒童研究軌跡與政策發(fā)展[J]. 劉玉蘭. 常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03)
[3]社區(qū)技術治理的神話:政府項目管理與社工服務的困境[J]. 黎熙元. 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03)
[4]基于生態(tài)系統(tǒng)理論的流動兒童社會融合探析[J]. 卓然,劉幸娟. 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6(06)
[5]家庭抗逆力視角下流動兒童家庭社會工作服務實踐重構[J]. 劉玉蘭,彭華民. 中州學刊. 2016(11)
[6]加拿大流動兒童城市社會融入問題與解決策略研究[J]. 楊茂慶,王遠. 民族教育研究. 2016(05)
[7]增權視角下社會工作促進城市流動兒童社區(qū)融入的探索——以廣州J項目為例[J]. 梁笑芬,樊有鎮(zhèn). 青少年學刊. 2016(05)
[8]社會工作“選擇性服務”現(xiàn)象及其反思[J]. 文軍,何威. 學習與探索. 2016(07)
[9]項目服務的專業(yè)邏輯:社會工作專業(yè)化的本土路徑[J]. 童敏. 社會工作. 2016(03)
[10]流動兒童的社會支持問題及對策——基于生態(tài)系統(tǒng)理論的視角[J]. 許愛花,賈志科. 南京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04)
碩士論文
[1]意大利流動兒童社會融入研究[D]. 馮舒讌.廣西師范大學 2018
[2]社會排斥與社會融入:J社區(qū)流動兒童社會工作介入研究[D]. 張佳佳.南京大學 2017
[3]社會工作介入外來務工者隨遷子女社區(qū)融入的研究[D]. 郝鑫.鄭州大學 2017
[4]優(yōu)勢視角下流動兒童城市融入問題的社會工作介入研究[D]. 李成.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 2017
[5]流動兒童融入城市的社會工作干預研究[D]. 焦云飛.太原科技大學 2017
[6]流動兒童城市適應的社會工作介入研究[D]. 許冬明.南京師范大學 2017
[7]農(nóng)村社會工作的實踐困境與本土策略研究[D]. 蔡若佳.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 2016
[8]社會生態(tài)系統(tǒng)視角下流動兒童城市適應的社會服務模式研究[D]. 崔萌.山東大學 2016
[9]社會工作介入農(nóng)民工隨遷子女社會融入的研究[D]. 李蘇琴.南京大學 2016
[10]加拿大流動兒童城市社會融入研究[D]. 王遠.廣西師范大學 2016
本文編號:29110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hgj/291105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