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社會學論文 >

家庭治療模式介入抑郁癥患者康復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6-22 04:51
【摘要】:抑郁癥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由生物、心理、社會等多方面的原因引起,主要表現(xiàn)為情緒低落和行為異常,病情較重者會產(chǎn)生自殺的想法和出現(xiàn)自殺的行為。大多數(shù)患者病情有反復發(fā)作的現(xiàn)象,致使患者及家屬的生活質(zhì)量受到嚴得的影響。家庭是個體社會化行為和表現(xiàn)的起點,家庭成員間的關系形成了個體最早接觸的社會關系,家庭結構的完整和家庭功能的強化是個體社會化的基礎保障,因此家庭因素是抑郁癥患者患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抑郁癥患者康復治療中,單純的藥物治療對患者的全面康復的作用是有限的,患者不僅要實現(xiàn)醫(yī)療康復,更重要是要實現(xiàn)精神康復。本文充分挖掘抑郁癥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難以接受的原因和社會回歸的困難心理,以及病痛對其家庭和自身帶來的不良影響,制定有利于患者康復的家庭治療方案并將其付諸實施。本研究將家庭治療模式運用到抑郁癥患者的個體康復中,深入分析案主的生命史、情感聯(lián)系、心理發(fā)展以及家庭關系,著重關注家庭成員內(nèi)部的自我分化程度、個體內(nèi)心感受和情感關系,通過觀察溝通過程中的不合理之處,引起家庭成員的覺察與反省進而改變家庭內(nèi)部的溝通模式和對事物發(fā)展的認知。同時,以對案主及其情境的預估為前提,制定相應的介入方案,運用拓展方案擴大談話對象范圍,將以案主為中心的康復治療轉(zhuǎn)化為家庭治療。在對案主進行治療的同時,以開放性提問的方式,發(fā)現(xiàn)抑郁癥患者和家庭成員個性特征,理清案主家庭功能缺陷問題。一方面,通過深入訪談的方式,和家庭成員一起探討潛在的問題,重構家庭成員的認知,并改變他們整體的行為互動模式,更正家庭成員彼此的認知歪曲,重新界定家庭角色和邊界;另一方面,以歪曲的思維和行動為前提,討論了家庭成員認知及行動改變的重要性。治療結束時,案主及其丈夫都意識到自身應該有所改變,丈夫態(tài)度的改變使案主對家庭生活有了信心和加強了對丈夫信任感。在將家庭治療模式介入患者康復的過程中,實現(xiàn)患者自我覺察和調(diào)適能力的提高,并積極探索社工在介入過程中的理論和實踐需求。同時,在抑郁癥患者康復的醫(yī)學治療之外,尋找有利于康復的新途徑。本研究認為家庭治理模式在抑郁癥患者康復過程中可以發(fā)揮積極作用。家庭治療模式介入抑郁癥患者康復,有助于患者及家人重新建構生命和現(xiàn)實生活的真實性,加強自我分化的能力,彌補家庭成員的角色認知缺陷。此外,相對于醫(yī)學和心理學的藥物治療,家庭治療模式的應用對緩解案主及其家庭成員的心理壓力和減輕因?qū)κ挛锏牟煌耆睦斫舛纬傻乃枷胴摀?改善家庭成員間的情緒網(wǎng)絡,完善家庭結構和功能等方面也有著積極作用。最后,本研究從抑郁癥患者康復過程中的幫助者的角度分析了社會工作的實務方法的優(yōu)勢和不足,對介入過程中社會工作者的角色定位及其倫理問題進行了反思,并對家庭治療模式介入抑郁癥患者康復工作的本土化提出了建議。
【學位授予單位】: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C916
【圖文】:

家庭結構


第三章 問題診斷和介入方案設計 19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自己不承認。6. 社交障礙:案主對周圍事物和人沒有主動接觸意愿,思維反應遲緩,敏感度低。同鄰里交流時表現(xiàn)出無所謂的狀態(tài),不時的打哈欠想睡覺,精神欠佳。對自己目前的病態(tài)無自知力。表示自己無精力顧及他人,對談話活動無興趣,對提出的問題,多問少答或無反應,和人沒有直接的目光交流。同外界交流較少,對鄰居知道自己有抑郁癥這件事很不高興,回答此問題時有些怨怒。3.3.2 案主家庭結構生態(tài)分析筆者運用繪制家庭結構圖的方法對案主的家庭情境進行預估。家庭結構圖的分析方式最早被鮑文用于家庭治療中,分析案主的家庭結構。家庭結構圖常用在分析案主的生命史及、案主的各種社會關系、以及案主生活中的重大家庭事件。這一分析方法是將家庭視為一個系統(tǒng)進行分析,借助這一方法,筆者可以清晰的看清案主在這一系統(tǒng)中所處的位置及在不同階段扮演的角色,案主在家庭中的人際關系,同時可以有利于分析案主的性格、處事方式、心理,甚至由此帶來的心理問題是怎樣被家庭所影響。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金柔;鄭雪云;朱明映;黃玉蓮;;不同人群對精神病人的接納程度研究[J];廣東職業(yè)技術教育與研究;2015年06期

2 劉雁清;王可欣;張冠男;周奕欣;周明潔;;視覺藝術工作者人格特征與生活滿意度和抑郁情緒的關系[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15年10期

3 傅文第;華欣;;家庭治療本土化發(fā)展與務實研究[J];學理論;2015年21期

4 趙麗;;從“被精神病”看精神病人強制醫(yī)療的倫理和法律問題[J];中國醫(yī)學倫理學;2015年03期

5 王春雁;張琳;魏安;;藥物治療和認知行為療法結合心理社會支持治療抑郁癥的臨床效果[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5年06期

6 林敏;黃惠君;陳慧月;;自我信心及技能訓練對恢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15年09期

7 戴麗;;健康教育在精神分裂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中醫(yī)藥管理雜志;2015年07期

8 戴蓓芬;;福柯生命權力中的人口概念[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01期

9 魯靜文;;精神病人社會回歸的社區(qū)模式實踐與經(jīng)驗[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4年10期

10 劉丹;張婕;;個案概念化在系統(tǒng)家庭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4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劉思茂;抑郁癥合并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臨床特征及藥物治療的隨機對照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王占傲;精神病人康復會所模式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13年

2 周磊;抗抑郁藥物結合認知行為療法治療伴軀體癥狀抑郁癥的療效分析[D];吉林大學;2013年

3 武姣姣;甘松抗抑郁作用的物質(zhì)基礎初探[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72521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hgj/272521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50dcf***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