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障的二重性:身體社會學視角的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C913.69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程偉;敖曼;;基于社會建構的方式看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的路徑——專訪中國政法大學李程偉教授[J];信訪與社會矛盾問題研究;2016年05期
2 伍俊斌;;當代中國公民社會建構的基礎維度分析[J];信訪與社會矛盾問題研究;2016年05期
3 丹·扎哈維;徐立文;;自身是一種社會建構嗎?[J];中國現(xiàn)象學與哲學評論;2017年01期
4 周延齡;賈國燕;;性取向社會建構方法探析[J];赤子(中旬);2014年02期
5 柳瑋;李聰捷;謝二辰;趙娉;康曉蓓;譚靜;;從社會建構角度理解疾病與健康[J];河北醫(yī)藥;2011年16期
6 安維復;梁立新;;究竟什么是“社會建構”——伊恩·哈金論社會建構主義[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8年06期
7 林尚立;;兩種社會建構:中國共產黨與非政府組織[J];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07年02期
8 劉春;試論知識的社會建構及其對教學的啟示[J];當代教育科學;2005年03期
9 王少非;;從個體建構到社會建構[J];教學月刊(小學版);2003年01期
10 王麗娜;艾娟;;格根的社會建構心理治療思想述評[J];高等理科教育;2011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高琴;;“本土性”社會工作模式與社會工作的社會建構[A];1999年社會工作教育?袊鐣ぷ鹘逃齾f(xié)會第二屆年會暨“面向21世紀的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2 韋曉康;;社會建構中的身體行為——壯族螞拐祭身體活動的人類學闡釋[A];2016年全國體育社會科學年會論文集[C];2016年
3 蔣天敏;;翻譯的社會建構—拉圖爾對翻譯研究的啟示[A];中國翻譯學學科建設高層論壇摘要[C];2013年
4 肖先福;;醫(yī)療技術人員適應能力社會建構的探索[A];第二屆全國疑難病學術研討會資料匯編[C];2004年
5 李鵬濤;車能;;殖民統(tǒng)治與族群的形成——二戰(zhàn)以來西方學界的非洲族群研究評述[A];非洲研究2016年第1卷(總第8卷)[C];2016年
6 包國光;梁麗;;試析現(xiàn)代技術異化的表現(xiàn)和根源[A];科技工作者的社會責任與和諧社會建設研究——第二屆全國“科技與社會發(fā)展”中青年南方論壇論文集[C];2007年
7 張荃馨;;中國政治話語的對外傳播與翻譯[A];外語科研文論[C];2017年
8 牛海山;歐陽華;;生態(tài)(系統(tǒng))健康概念和科學內涵[A];生態(tài)健康與科學發(fā)展觀——首屆中國生態(tài)健康論壇文集[C];2004年
9 梁劍琴;;論我國環(huán)境正義問題的社會建構[A];水資源可持續(xù)利用與水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的法律問題研究——2008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C];2008年
10 燕良軾;;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關于“君子”人格的社會建構[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天津師范大學 韓志明;敬業(yè)精神的社會建構[N];光明日報;2013年
2 陶東風;政府在誠信社會建構中的責任[N];學習時報;2007年
3 本報記者 楊曉華;書香社會建構中的多元驅動與協(xié)同創(chuàng)新[N];中國文化報;2015年
4 整理 張一潔、周蓓;民俗是社會建構的重要元素[N];社會科學報;2011年
5 北京外國語大學外國語言研究所教授 王馥芳;閱讀認知模式的迭代更新[N];社會科學報;2019年
6 于海波 王穎;科學文化的時代解讀[N];吉林日報;2003年
7 復旦大學社會發(fā)展與公共政策學院教授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現(xiàn)代社會信任模式與機制研究”首席專家 周怡;信任模式的社會建構[N];光明日報;2013年
8 秦暉;后農業(yè)稅時代的鄉(xiāng)村社會建構[N];21世紀經濟報道;2005年
9 本報見習記者 王美瑩 本報記者 李曉;專家研討:建構更加美好的生活方式[N];光明日報;2019年
10 本報記者 支玲琳;一場“清純懷舊病”照出了什么[N];解放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公維友;我國民主行政的社會建構研究[D];山東大學;2014年
2 何修良;公共行政的生長[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3 李海龍;跨大西洋安全關系的制度化:從理性選擇到社會建構[D];山東大學;2010年
4 方艷;誠信問題社會建構中傳媒場域介入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5 孫俊才;情緒的文化塑造與社會建構:情緒社會分離視角[D];上海師范大學;2008年
6 張純剛;筑與居:震后居住空間的建構[D];中國農業(yè)大學;2014年
7 王俠;外交新聞研究[D];復旦大學;2012年
8 李尚群;創(chuàng)新團隊論[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9 黃嘉;天疆迷航[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1年
10 周婭;建構主義新視域:地緣文化及其建構機制研究[D];云南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才金同;孕婦保健場域中的身體、權力與行動[D];吉林大學;2019年
2 張玉杰;偶像女性化社會建構與影響研究[D];河南大學;2019年
3 劉慧;視障的二重性:身體社會學視角的研究[D];南京大學;2019年
4 張星培;表征、實踐與社會建構:民族文化飲食空間的體驗建構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9年
5 鐘晨焰;社會建構視角下兒童游戲中學習行為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8年
6 魏加駿;集市攤位空間占有的社會建構[D];華中師范大學;2018年
7 劉明琪;城市購房者風險認知的社會建構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8年
8 白玲玲;新時代健全社會建構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8年
9 付承為;法治社會建構路徑探究[D];鄭州大學;2018年
10 胡欽偉;消費社會學視角下中國廣告中性元素的社會建構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8年
,本文編號:26620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hgj/2662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