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xué)是一種特色鮮明的文化
[Abstract]:If we understand culture from the meaning of "the sum of material wealth and spiritual wealth created by human beings in the course of social and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here is no doubt that science is culture, and it is a very typical culture. Because science is the most creative social activity and social system of mankind, and it is also the ultimate knowledge product of this kind of most creative social activity, social system. However, if we understand culture in the sense of "history, geography, local customs, traditional customs, ways of life, literature and art, norms of conduct, ways of thinking, values of a country or nation", It is doubtful whether science is a culture. Because, in general, people think that science is a description of facts, not worth it.
【分類號】:C0
【相似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譚宗梅;腦力勞動者是精神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J];南昌大學(xué)學(xué)報(人文社會科學(xué)版);1989年03期
2 程勉學(xué);人生路上永遠(yuǎn)不晚[J];老年人;2005年09期
3 逄杭之;;我的財富[J];小星星(高年級版);2011年Z1期
4 高鳴;;人生的兩種財富[J];新青年;1998年08期
5 范偉軍;在成功的指標(biāo)里加進(jìn)精神財富[J];科技創(chuàng)業(yè);2004年09期
6 張長蘭;對“人民群眾”這一概念需要作具體分析[J];甘肅社會科學(xué);1989年03期
7 黃瑞芹;;“貧窮”是一筆精神財富[J];少年月刊;2007年07期
8 蘇豫,龔立新;精神財富論——精神財富的經(jīng)濟(jì)學(xué)分析[J];江西社會科學(xué);2001年03期
9 馬路;;喝彩者獲得精神財富[J];湖北招生考試;2007年22期
10 程建平;精神財富的魅力[J];理論月刊;1997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勝虹;勝利;勝海;勝華;;相伴永遠(yuǎn)——父母給我們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A];鐵流 17——踏著共和國的旋律[C];2010年
2 譚啟兆;;有感兔文化[A];2007中國兔文化節(jié)“康大杯”兔業(yè)優(yōu)秀科技論文、科普作品集[C];2007年
3 鄧偉志;;“文人第一”短論[A];時代與思潮(1)——五四反思[C];1989年
4 王春林;;芻議上海高校學(xué)報發(fā)展史研究[A];學(xué)報編輯論叢(第六集)[C];1996年
5 隴震學(xué);;稅務(wù)文化管理的實踐與思考[A];2004烏蒙論壇論文集(四)[C];2004年
6 毛致用;;鄧小平黨建理論是寶貴的精神財富[A];紀(jì)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00周年論文集[C];2004年
7 陳淵;;蜜蜂文化感動下的詩歌[A];2006年全國蜂產(chǎn)品市場信息交流會論文集[C];2006年
8 蔡清富;;毛澤東詩詞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評日本學(xué)者著《毛澤東:其詩與人生》[A];毛澤東詩詞研究叢刊(第一輯)[C];2000年
9 吳素英;吳永杞;吳白云;吳曉紅;吳寧寧;吳莉莉;吳謙;;懷念敬愛的爸爸[A];紀(jì)念吳芝圃同志誕辰100周年座談會論文集[C];2006年
10 朱文彬;;校園文化的內(nèi)涵及其德育功能初探[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四卷)[C];2005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劉遠(yuǎn);“為和諧南京建設(shè)帶來寶貴精神財富”[N];南京日報;2007年
2 本報評論員;又一筆寶貴精神財富[N];黑龍江日報;2006年
3 本報記者 蘇大鵬;“長征留給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N];經(jīng)濟(jì)日報;2006年
4 海天;一筆精神財富[N];上海證券報;2006年
5 鮑勇劍;首先,培養(yǎng)你的商業(yè)信念[N];21世紀(jì)經(jīng)濟(jì)報道;2006年
6 鐘智輝;“三營”文化成為企業(yè)寶貴的精神財富[N];證券時報;2007年
7 賀姍姍;親民愛民是干部的天職[N];寧夏日報;2008年
8 本報記者 陳林 陸曉平;紅巖魂現(xiàn)象:精神財富的巨大魅力[N];中國財經(jīng)報;2003年
9 鑫W,
本文編號:21881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hgj/2188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