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社會學論文 >

潛在上訪行為選擇與中國社會矛盾走向——基于東南沿海地區(qū)大樣本調查的實證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4-29 08:31

  本文選題:上訪 + 潛在上訪者。 參考:《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17年01期


【摘要】:東南沿海E市新區(qū)1%常住戶抽樣調查顯示,98%以上的受訪者對上訪行為表示理解;在遭受利益損失或不公正對待、相對緩和的解決方式無效時,潛在的上訪者比例會超過10%。排序邏輯模型回歸結果說明,上訪主要是為了解決問題,而非宣示政治主張;生活滿意度低會導致更激烈的行為選擇,潛在上訪者具有社會心理學意義上的非理性特征;外地人、民企和外企人員、農民、下崗職工等體制外人群,選擇上訪的傾向更明顯。
[Abstract]:A sample survey of 1% permanent households in New area of E City in Southeast China shows that more than 98% of the respondents understand the behavior of petition, and when they suffer from loss of interest or unfair treatment, the proportion of potential petitioners will exceed 10% when the relatively mild solution is not effective. The result of sequencing logic model regression shows that the main purpose of petition is to solve the problem, not to declare political claims, low life satisfaction will lead to more intense behavior choice, and potential petitioners have irration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sense of social psychology. Outsiders, private enterprise and foreign enterprise personnel, farmers, laid-off workers and other people outside the system, the tendency to choose petition is more obvious.
【作者單位】: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
【基金】: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重點課題“重大決策社會穩(wěn)定風險評估研究”(項目編號:A2013101013)
【分類號】:C91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復三;歷史的哲學 哲學的歷史——讀《社會矛盾與近代中國》[J];發(fā)展論壇;2001年09期

2 丁恒龍;;農村城市化進程中的社會矛盾調適[J];江蘇警官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3 沈立新,高宏久;社會轉型與社會矛盾[J];上海黨史與黨建;2005年03期

4 邱紅杰;李薇薇;李培林;;化解社會矛盾 構建和諧社會——訪社會學家李培林[J];理論參考;2006年05期

5 王林;趙保強;;試析“社會矛盾簇”[J];社會科學家;2007年05期

6 童瀟;;基層社會矛盾排解的若干思路模式及其運用環(huán)境——基于積極社會管理的視角[J];求實;2013年02期

7 王杏春;浦東百姓的“心理醫(yī)生”──記浦東社會矛盾調解中心[J];浦東開發(fā);1998年02期

8 朱靜君;試論當前我國農村社會矛盾的特點與成因[J];嶺南學刊;2003年01期

9 劉思源;;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需要正確處理新型社會矛盾——訪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副所長李培林[J];上海黨史與黨建;2006年02期

10 吳海燕;;科學發(fā)展觀與正確處理農村社會矛盾[J];江西行政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鄭繡程;胡瑞琳;;“入世”后農村社會矛盾預測及對策研究[A];加入WTO與新時期政法工作前瞻——加入世貿組織與維護社會穩(wěn)定法律問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陸俊;“動態(tài)”的和諧與和諧的“過程”[N];中國社會報;2004年

2 孫力;重視表達權的社會和諧功能[N];文匯報;2007年

3 貴州省“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執(zhí)筆:潘健;積極探索建立妥善處理社會矛盾的新機制[N];人民日報;2005年

4 鐘 藍;構建和諧社會必先為民解憂[N];中國信息報;2005年

5 本報記者 宋廣玉;找到社會的“黏合劑”[N];南京日報;2009年

6 巨琴;從整體上認識理解和把握構建和諧社會[N];臨汾日報;2005年

7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鄭杭生;社會需要“黏合劑”[N];北京日報;2009年

8 河南省委黨校政法部教授 孫玉杰;外國人怎樣化解“無直接利益沖突”[N];北京日報;2010年

9 徐學江;構建和諧社會,,人人有責[N];中國社會報;2005年

10 李曉壯 周艷 白素霞 北京工業(yè)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社會建設預示社會學研究重大轉向[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沈立新;轉型期中國社會矛盾研究——以上海地區(qū)為例[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181917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hgj/181917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8f0bd***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