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學科同行評議的合理性研究
本文關鍵詞: 跨學科 同行評議 合理性 出處:《科學學研究》2013年1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跨學科評議的評審專家專業(yè)背景各異,在評審非本專業(yè)的成果時很難準確和全面。本文探討了跨學科同行評議的合理性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需要建立不同學科之間合理的對話機制,保持學術研究的規(guī)范性和創(chuàng)新性之間必要的張力,為科學探索特別是跨學科研究創(chuàng)造足夠的發(fā)展空間。
[Abstract]:The professional background of interdisciplinary review experts is different, so it is difficult to be accurate and comprehensive in the evaluation of non-professional achievement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ationality of cross-disciplinary peer review. On this basis,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reasonable dialogue mechanism between different disciplines, maintain the necessary tension between the normative and innovative academic research, and create sufficient development space for scientific exploration, especially for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作者單位】: 大連理工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部;
【分類號】:C03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趙金燕;;2009~2011年JCR收錄兒科醫(yī)學類期刊及其文獻計量學指標的變化[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3年05期
2 王梅英;周志新;劉雪立;;2009年SCI、SSCI收錄圖書情報學期刊及其文獻計量學指標綜合分析[J];情報科學;2011年05期
3 夏莉霞;方卿;;國外開放存取期刊的質量評價與控制研究綜述[J];信息資源管理學報;2011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藍華;基于過程的科技學術期刊質量控制系統(tǒng)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崔悅;PubMed和CNKI收錄炎癥性腸病文獻計量學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3年
2 崔永生;科技期刊質量分類決策評價方法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2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建華;邱均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之國際比較研究(中)[J];評價與管理;2008年01期
2 楊俊穎;一個問題的魅力及其有魅力的探索——評胡輝華博士的《合理性問題》[J];江西社會科學;2001年05期
3 鄭士貴;選擇同行評議專家的指標體系[J];管理科學文摘;1995年05期
4 劉長典;關于完善國家社會科學規(guī)劃·基金資助項目管理工作的調查與建議[J];河南社會科學;1999年02期
5 歐陽康;合理性與當代人文社會科學[J];中國社會科學;2001年04期
6 韋莉莉;;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資助與評價[J];社會科學管理與評論;2010年03期
7 戴建生;技術成果評價的社會學分析[J];科學學研究;2001年01期
8 邢東田;“評比學術”的誤區(qū)及矯正——對當前學術失范現象的一個思考[J];社會科學論壇;2005年04期
9 褚超孚,陳勁,葛朝陽;國外社科研究管理的比較研究及對我國的啟示[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8年02期
10 倪潤安;;論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彈性評價機制的構建[J];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哲學社會科學成果創(chuàng)新評價體系研究[A];優(yōu)化學術環(huán)境 促進學術繁榮——全國社科聯工作會議主題發(fā)言文集[C];2010年
2 ;建立科學評價機制 改進社科成果評獎——關于當前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的思考[A];優(yōu)化學術環(huán)境 促進學術繁榮——全國社科聯工作會議主題發(fā)言文集[C];2010年
3 張沈立;劉春霞;韓雪;;進一步探索改進成果評獎與學術評價的幾個問題[A];優(yōu)化學術環(huán)境 促進學術繁榮——全國社科聯工作會議主題發(fā)言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本報記者 曹建文;學術評價不能簡單量化[N];光明日報;2006年
2 葉繼元;為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立法”[N];社會科學報;2004年
3 本報記者 張夢薇;如何評價學術評價[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閆增強;論改進我國社科成果評價制度[D];天津大學;2007年
2 吳桂鴻;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指標體系研究[D];湖南大學;2006年
3 李倩;高校社會科學成果評價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52453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hgj/1524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