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楚克的《中國邊疆政治學》出版
本文關鍵詞: 邊疆政治學 當今世界 基本特點 少數(shù)民族區(qū)域 邊疆地區(qū) 政治區(qū)域化 地區(qū)沖突 民族問題 貿(mào)易全球化 大主題 出處:《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正中國作為一個民族的文明大國,其疆域的基本特點就是少數(shù)民族區(qū)域與邊疆區(qū)域的大體重合,這一基本特點是導致中國歷史上民族問題政治化的客觀原因。改革開放以來,和平與發(fā)展成為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特別是隨著貿(mào)易全球化和政治區(qū)域化的對立發(fā)展,使地區(qū)沖突成為當今世界矛盾沖突的焦點,而沖突的"熱點"集中表現(xiàn)在多民族國家邊界劃分、跨境民族區(qū)域的宗教、文化、政治方面,使邊疆地區(qū)
[Abstract]:As a great civilized nation of a nation,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 of the territory of China is the general coincidence between the regions of ethnic minorities and the frontier areas, which is the objective reason leading to the politicization of ethnic problems in Chinese history.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 Peace and development have become the two major themes of the world today. In particula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rade globalization and political regionalization, regional conflicts have become the focus of conflicts in the world today. The "hot spots" of the conflict are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demarcation of the borders of the multi-ethnic countries, the religious, cultural and political aspects of the cross-border ethnic areas, and the border areas.
【分類號】:C1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光榮;;南方習俗與邊疆民族文化產(chǎn)業(yè)的整合[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2 桂世祚;柴作楫;蔣士駒;張蔭培;;統(tǒng)計學的基本特點探討[J];學術月刊;1961年03期
3 舒平;陳亮事功之學的基本特點[J];浙江學刊;1984年01期
4 尚樂林;大而化之—儒、道傳統(tǒng)思維方式的基本特點[J];甘肅社會科學;1989年05期
5 周民;中小學差生的基本特點及其轉化[J];江西教育科研;1993年06期
6 王紹海;教育與科研、生產(chǎn)(社會實踐)相結合基本特點初探[J];吉林教育科學;1994年08期
7 ;藝術家-檔案[J];收藏界;2004年03期
8 王淵文;;甘肅民間說唱藝術《涼州賢孝》探索與研究[J];甘肅聯(lián)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9 成宇霞;周曉陽;;論社會主義和諧文化[J];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10 劉婕;;文藝語體與公文語體的比較分析[J];臨滄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郭勝輝;;預防和撲救夏季森林火災的思考[A];第二屆中國林業(yè)學術大會——S7 新形勢下的森林防火問題探討論文集[C];2009年
2 邱信利;;論鄧小平理論科學體系的基本特點及指導意義[A];高舉旗幟 繼往開來——吉林省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二十周年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1998年
3 王玲;;北京古代歷史發(fā)展的基本特點和《北京通史》前五卷內(nèi)容構架[A];中國古都研究(第八輯)——中國古都學會第八屆年會論文集[C];1990年
4 李忠;;談談我國稅收宣傳工作的基本特點[A];改革與探索——吉林省稅務科研優(yōu)秀論文集[C];2001年
5 陳谷嘉;章啟輝;;儒家仁愛思想與世界和平[A];國際儒學研究(第十三輯)[C];2004年
6 劉達成;游紹華;;世紀之交中國跨界民族問題的回顧與展望[A];中國世界民族學會第八屆會員代表大會暨全國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下)[C];2005年
7 張禹東;;試論閩南民間宗教文化的基本特點[A];宗教:世紀之交的多視角思維——福建省宗教研究會論文集(三)[C];1999年
8 岳茂興;;特種傷的基本特點和中西醫(yī)結合治療[A];2003年全國危重病急救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3年
9 顏中杰;陸煜;;當今世界優(yōu)秀女子足球隊進球狀況的研究[A];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運動會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10 許耀;;當代科技發(fā)展的基本特點及趨勢[A];第九次哈爾濱“科技進步與當代世界發(fā)展”全國中青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閻坤 楊元杰;我國銀行業(yè)發(fā)展的基本特點[N];中國經(jīng)濟時報;2005年
2 省人大常委 劉作舟;永恒的主題[N];山西日報;2003年
3 同煤集團公司法律事務部 王娟;國營企業(yè)訴訟案件的基本特點及對策建議[N];山西日報;2004年
4 潘國平 楊兆林;海外鋼鐵企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的基本特點[N];中國冶金報;2005年
5 劉天義 謝祖光;邊疆地區(qū)卷煙銷售網(wǎng)絡建設的探索與實踐(下)[N];中華合作時報;2005年
6 朱明德;美國轉基因農(nóng)業(yè)戰(zhàn)略的基本特點[N];農(nóng)民日報;2001年
7 王琦;廣告攝影基本特點及表現(xiàn)手法[N];中國攝影報;2005年
8 邢章學 肖海龍;邊疆地區(qū)“處突”后勤保障社會化初探[N];人民武警;2003年
9 張鐵軍邋記者 馬建敏;5起重大涉稅違法案件曝光[N];河北日報;2007年
10 顧安才;邊疆地區(qū)人行縣支行工作效能探析[N];金融時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羅崇敏;中國邊政學新論[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2 杜聞;民事再審程序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3 李奕;法官自由裁量權論[D];吉林大學;2005年
4 俞萬鈞;環(huán)氧合酶2與肺癌的關系及其選擇性抑制劑對肺癌作用的實驗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5年
5 黃圣源;從中西醫(yī)對中醫(yī)藥的認識差異談中醫(yī)藥在全球的發(fā)展[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9年
6 徐海量;流域水文過程與生態(tài)環(huán)境演變的耦合關系[D];新疆農(nóng)業(yè)大學;2005年
7 管麗萍;新軍事變革對當代國際政治的影響[D];中共中央黨校;2005年
8 張岳芳;不同氮素累積量類型秈稻品種的基本特點及其對供氮濃度的響應[D];揚州大學;2006年
9 黃達遠;隔離下的融合[D];四川大學;2006年
10 陳先才;當代國際危機管理模式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誠慧;西班牙歷史上的宗教寬容對現(xiàn)代地區(qū)沖突的啟示[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5年
2 元相哲;東北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特點研究[D];延邊大學;2004年
3 胡志堅;21世紀初中國安全環(huán)境分析[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4 王輝;新聞發(fā)言人制度在我國的發(fā)展與思考[D];廣西大學;2005年
5 劉侶萍;冷戰(zhàn)后的中國聯(lián)合國外交[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6 羅先鳳;中國重點大學校訓的價值取向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7 高潔;城市化進程中邊疆地區(qū)民族問題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12年
8 慕建峰;論冷戰(zhàn)后美國干預地區(qū)沖突的制約因素——波黑戰(zhàn)爭的個案分析[D];外交學院;2001年
9 劉愛新;近代經(jīng)紀業(yè)發(fā)展與邊疆地區(qū)民族經(jīng)濟融合[D];廣西師范大學;2005年
10 柏麗潔;常熟(大義)話詞匯研究[D];蘇州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5110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hgj/1511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