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社會科學的社會服務屬性
本文關鍵詞: 哲學社會科學 社會服務 成果轉化 出處:《重慶社會科學》2015年07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哲學社會科學在認識世界、傳承文明、創(chuàng)新理論、咨政育人、服務社會等方面均可以發(fā)揮其重要作用,相對而言,社會服務對于哲學社會科學而言更為重要和根本,其原因在于:哲學社會科學的學科特點蘊含了其服務社會的可能性;哲學社會科學的理論更替決定了其服務社會的必要性;哲學社會科學的歷史發(fā)展證明了其服務社會的有效性。因此,社會服務才是哲學社會科學最為基本的屬性。
[Abstract]: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understanding the world, inheriting civilization, innovating theory, educating people by government, serving the society and so on. Social service is more important and fundamental to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the reason lies in: the subject characteristic of philosophy social science contains the possibility of serving society; The theoretical change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determines the necessity of serving the society.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has proved its effectiveness in serving the society, therefore, social service is the most basic attribute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作者單位】: 西南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基金】:教育部重大課題攻關項目“提高哲學社會科學社會服務能力研究”(批準號:10JZD0005) 西南大學教改項目“《自然科學概論》課程的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實現(xiàn)途徑研究”(批準號:2012JY084)
【分類號】:C12
【正文快照】: Qiu Desheng*該標題為《重慶社會科學》編輯部改定標題,作者原標題為《論哲學社會科學的哲學社會科學具有認識世界、傳承文明、創(chuàng)新理論、咨政育人、服務社會的重要功能,繁榮發(fā)展我國哲學社會科學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實現(xiàn)中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永昊;發(fā)達國家區(qū)域高校社會服務現(xiàn)狀分析[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2003年03期
2 李波;區(qū)域高校社會服務問題分析與發(fā)展對策[J];荊州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06期
3 孫開州;構建科學的地市高校社會服務機制框架體系[J];達縣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5年06期
4 鹿紅娟;陳士俊;;影響區(qū)域高校開展社會服務的因素及對策研究[J];科學·經濟·社會;2005年04期
5 富紅;;為創(chuàng)建學習型社會服務是圖書館的重要職能[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1期
6 ;錘煉愛心的社會服務課[J];中國婦運;2006年06期
7 李新榮;;地方高校社會服務的特點及其實現(xiàn)策略[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7年03期
8 高福安;卜希霆;楊碩;喬蘭;;現(xiàn)代大學職能與社會服務機制創(chuàng)新研究[J];現(xiàn)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08年02期
9 楊虹;;論高職院校社會服務的準確定位[J];中國電力教育;2008年18期
10 杜佩蓮;;我國高職院校社會服務的不足及對策[J];中國電力教育;2009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曉光;董維春;;戰(zhàn)后日本高校社會服務:形式、特點及其啟示[A];首屆農林院校教育管理類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09年
2 高巍;佘宇;;沈陽市全民健身志愿服務長效機制建設[A];第6屆全國青年體育科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3 ;關于設立“云南省年鑒研究會培訓中心”的通知[A];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云南省年鑒論文選(續(xù)集)[C];2006年
4 李衛(wèi)東;張晁軍;趙桂儒;陳會忠;;大數(shù)據(jù)與地震社會服務[A];大數(shù)據(jù)、云計算與地球物理應用研討活動論文摘要集[C];2014年
5 林萬雄;;《現(xiàn)代社會亟待確認的“第三領域”》[A];中國生產力學會第十一屆年會專輯[C];2000年
6 楊國明;;淺談高校社科聯(lián)“三下鄉(xiāng)”開展社會服務的組織形式及其作用[A];民間組織理論探索——廣西民間組織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7 施春林;;圖書館產業(yè)化理論初探[A];現(xiàn)代圖書館的人本主義思考與實踐——2002江浙滬晉圖書館中青年論壇論文集[C];2002年
8 鄧焰;;博物館與社會服務芻議[A];北京博物館學會首屆學術討論會文集[C];1987年
9 霍瑞平;;加快學會改革發(fā)展進程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服務[A];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國科技工作者的歷史責任——中國科協(xié)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C];2003年
10 杜保德;鄧志峰;;以服務為引領,促進高職院?蒲信c社會服務融合發(fā)展[A];第十三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第17分會場-城鄉(xiāng)一體化與“三農”創(chuàng)新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吳濤;“社會服務令”讓輕罪者重返社會[N];深圳特區(qū)報;2007年
2 知名雜文家 黎明 自由撰稿人 那小放 獨立學者 許斌 媒體評論員 高劍 李堅;“政府購買社會服務”將帶來什么?[N];東莞日報;2009年
3 華東師范大學對外漢語學院教授 朱希祥;不應矮化教育的“社會服務”功能[N];文匯報;2010年
4 南開大學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系教授 關信平;把握社會服務與管理的必備之書[N];光明日報;2011年
5 記者 張榮 王昕;社會服務實現(xiàn)全方位高效率[N];天津政法報;2013年
6 記者 王天雨;積極整合資源 創(chuàng)新社會服務[N];四川政協(xié)報;2014年
7 本報評論員 韋祖?zhèn)?激活社會組織完善社會服務[N];貴陽日報;2014年
8 深圳商報記者 陳曉薇 周 森張妍;用“社會服務令”處罰輕微罪錯[N];深圳商報;2005年
9 李修松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文化廳副廳長 本報記者 孫龍 采訪整理;用自己的學識為社會服務[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10 本報記者 顏芳;“扶老攜幼”,呼喚專業(yè)的社會服務[N];新華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榮峰;基于社會服務視角的佛教慈善發(fā)展研究[D];吉林大學;201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浩源;地方高校社會服務研究[D];南昌大學;2009年
2 張琳;地方高校社會服務問題研究[D];青島大學;2007年
3 馬洪香;民主黨派社會服務問題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4年
4 單紅偉;天津市濱海新區(qū)流動兒童社會服務研究[D];天津理工大學;2014年
5 曾曉偉;經濟轉型背景下的進城務工人員社會服務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6 周穎;我國社會服務令制度的構建[D];華東政法學院;2006年
7 易洪波;高校社會服務集群化研究[D];湖南大學;2012年
8 涂雙濱;地方高校社會服務激勵機制研究[D];華僑大學;2013年
9 鄭文欽;關于在我國引入“社會服務令”的思考[D];復旦大學;2010年
10 王健;天主教會參與社會服務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4738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hgj/1473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