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方程模型在城市居民社會安全感調(diào)查中的應用研究
本文關鍵詞:結構方程模型在城市居民社會安全感調(diào)查中的應用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城市居民安全感 SEM 問卷調(diào)查 實證研究
【摘要】:隨著我國經(jīng)濟社會的高速發(fā)展,城市規(guī)模在不斷擴張。人們在滿足日益增長的物質(zhì)需求的同時,對所居城市的安全性要求也越來越高,從而促進了社會安全感調(diào)查的發(fā)展。進行社會安全感研究的目的:一是為了全面了解社會安全整體狀況;二是為了研究分析城市社會安全感的影響因素,以及影響因素對社會安全感的影響方式。日前國內(nèi)對社會安全感的實證研究,大多是基于傳統(tǒng)的統(tǒng)計方法,選取社會安全感指標體系中的指標進行回歸分析、相關分析或因子分析,最大的缺陷就是不能解決理論變量的測量,以及因素之問相互關系的驗證等問題。 本文基于國內(nèi)外社會安全感的研究前沿,選用高級統(tǒng)計學模型——結構方程模型(SEM),來實證研究社會安全感影響的因素問題,力求提高模型分析的精準度,以克服傳統(tǒng)方法的缺陷。首先,通過文獻的閱讀和研究總結,對城市居民社會安全感的概念進行界定,確定安全感調(diào)查的主要影響因素為:主體因素、社會控制力因素和社會破壞力等三大因素,并假定社會破壞力對社會安全感、社會控制力對社會安全感存在一定的影響關系。爾后,通過調(diào)查問卷采集數(shù)據(jù),運用SEM模型進行實證研究,得出以下幾個重要結論:(1)社會破壞力負向影響社會安全感;(2)社會控制力以公安控制力為主,正向影響社會安全感;(3)社會控制力對居民安全感的影響程度高于社會破壞力對居民安全感影響的程度,而男性安全感比女性安全感更依賴于社會控制力隊伍的建設,且文化程度越高,就越依賴于社會控制力隊伍的建設;(4)居民年齡越大安全感越強,居民文化程度越低安全感越強,文化程度越高安全感越低,且差異顯著,男性居民安全感高于女性居民安全感,但差異不顯著。實證結果表明:采用SEM研究社會安全感問題比傳統(tǒng)研究方法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文章最后,借鑒美國顧客滿意度指數(shù)的研究思路,初步探究居民社會安全感指數(shù),期待為我國安全感研究的發(fā)展提供一個創(chuàng)新思路。
【關鍵詞】:城市居民安全感 SEM 問卷調(diào)查 實證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C81;C915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引言8-16
- 1.1 選題背景、意義及研究目標8-10
- 1.1.1 選題背景8
- 1.1.2 選題的現(xiàn)實意義8-9
- 1.1.3 選題的理論意義9-10
- 1.1.4 研究目標10
- 1.2 國內(nèi)外對居民社會安全感的研究綜述10-13
- 1.2.1 安全感的界定10-12
- 1.2.2 安全感的研究方法綜述12-13
- 1.3 本文研究思路13
- 1.3.1 研究思路13
- 1.3.2 實證數(shù)據(jù)來源13
- 1.4 文章創(chuàng)新點13-15
- 本章小結15-16
- 2 城市居民社會安全感研究基本理論16-26
- 2.1 概念界定16-17
- 2.2 主要研究內(nèi)容與方法17-18
- 2.2.1 城市居民社會安全感的研究內(nèi)容17-18
- 2.2.2 城市居民社會安全感的常用方法18
- 2.3 測量指標體系18-19
- 2.4 影響因素分析19-24
- 2.4.1 內(nèi)在因素分析21-23
- 2.4.2 外部因素分析23-24
- 2.5 相關假設24-25
- 2.5.1 模型假設內(nèi)容24
- 2.5.2 模型假設結構24-25
- 本章小結25-26
- 3 基于結構方程模型(SEM)的實證研究26-58
- 3.1 SEM簡介26-28
- 3.1.1 SEM模型的構成26-27
- 3.1.2 SEM模型建模步驟27-28
- 3.2 調(diào)查設計28-29
- 3.2.1 問卷設計28-29
- 3.2.2 抽樣設計29
- 3.3 基于SEM的實證分析29-48
- 3.3.1 數(shù)據(jù)設計29
- 3.3.2 測量指標設計29-33
- 3.3.3 問卷的信度和效度檢驗33-34
- 3.3.4 樣本的描述性統(tǒng)計34-37
- 3.3.5 SEM分析37-48
- 3.4 SEM方法與傳統(tǒng)方法的比較48-53
- 3.4.1 利用因子分析法對各區(qū)因子進行排名48-50
- 3.4.2 利用SEM模型對各因子得分進行差異分析50-52
- 3.4.3 SEM與傳統(tǒng)方法比較52-53
- 3.5 實證結論與政策建議53-56
- 3.5.1 研究結論54-55
- 3.5.2 政策建議55-56
- 本章小結56-58
- 4 城市居民社會安全感指數(shù)初探58-61
- 本章小結60-61
- 5 結語61-62
- 5.1 全文總結61
- 5.2 本文的不足與研究展望61-62
- 參考文獻62-65
- 附錄65-73
- 致謝73-74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尉建文;阮明陽;;中國城市居民安全感的實證研究——基于北京、鄭州和昆明三城市的調(diào)查[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6期
2 何雨;;城市居民的社區(qū)安全感及其多元影響因子——基于南京市玄武區(qū)的調(diào)查數(shù)據(jù)[J];上海城市管理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3 陳本蘭;;社會治安狀況評估指標體系和評估方法研究[J];福建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2005年06期
4 楊志蓉;謝章澍;寶貢敏;;團隊快速信任、互動行為對團隊創(chuàng)造力的作用機理研究[J];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5 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學院課題組;淺析當前搶劫、搶奪犯罪行為之特征[J];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6 洪鵬程;吳尹;;淺議檢察機關參加社會治安綜合治理[J];法制與社會;2010年28期
7 洪偉;;公眾安全感評價機制探究[J];湖北警官學院學報;2008年06期
8 姚本先;汪海彬;;整合視角下安全感概念的探究[J];江淮論壇;2011年05期
9 倉平;嚴文斌;袁玨;;公眾安全感影響因素模型的構建與研究[J];南京財經(jīng)大學學報;2011年03期
10 黎紅;繆婕玲;;社會安全感現(xiàn)狀及其成因分析[J];技術與市場;2011年12期
,本文編號:101067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hgj/1010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