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城市政治思想研究
本文關鍵詞:馬克思主義城市政治思想研究
【摘要】:馬克思恩格斯的城市政治思想貫穿于他們著作及其思想歷程中,因為城市是馬克思恩格斯哲學思想進程中的一個重要因素,他們通過城市去觀察和研究資本主義社會。馬克思恩格斯將城市空間中的政治權力集中作為城市政治思想的內在邏輯主線,將城市中現(xiàn)存的居住正義問題、城鄉(xiāng)對立問題、社會沖突問題、生產和消費問題等作為這種城市政治思想的外在表現(xiàn)。城市逐漸脫離鄉(xiāng)村,,自身獨立,最后迫使鄉(xiāng)村依附于城市的統(tǒng)治。城市在政治決策和經濟生產上支配鄉(xiāng)村,這時鄉(xiāng)村成為被城市束縛和服務的對象。然而城市又是無產階級取得勝利的條件和場所。 馬克思的城市政治思想也影響著當代的新馬克思主義學者們,他們或是基于馬克思的城市理論提出新的觀點來豐富馬克思主義城市政治思想,或是舉出種種馬克思城市政治思想中的不足和紕漏,無論哪一種,有一點是無疑的,那就是他們均深受馬克思城市政治思想的影響和啟發(fā)。這正是馬克思思想的閃光點,也是馬克思城市政治思想的研究價值。
【關鍵詞】:馬克思 城市政治思想 新馬克思主義
【學位授予單位】:黑龍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A811;C912.81
【目錄】: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插圖和附表清單7-13
- 緒論13-18
- 前言18
- 第一章 城市政治思想的興起18-29
- 第一節(jié) 新馬克思主義的城市政治思想涵義18-21
- 一、 新馬克思主義城市思想的產生19-20
- 二、 與馬克思主義的關系20-21
- 第二節(jié) 新馬克思主義城市政治思想概述21-29
- 一、 亨利·列斐伏爾(1901-1991):空間生產21-24
- 二、 大衛(wèi)·哈維(1935-):空間的不平衡發(fā)展24-27
- 三、 曼紐爾·卡斯蒂斯(1942-):集體消費27-29
- 第二章 馬克思主義城市政治思想的主要內容29-40
- 第一節(jié) 馬克思主義城市政治思想產生的時代背景29-31
- 第二節(jié) 馬克思主義城市政治思想的主要內涵31-37
- 一、 城市是資本積累的載體31-33
- 二、 城市是政治權力的體現(xiàn)33-35
- 三、 城市是取得自由的手段35-37
- 第三節(jié) 馬克思主義城市政治思想的幾點啟示37-40
- 第三章 馬克思主義城市政治思想的應用40-46
- 第一節(jié) 群里新區(qū)實例簡介40-42
- 第二節(jié) 群力新區(qū)實例分析42-44
- 第三節(jié) 城市政治思想的實際應用44-46
- 結論46-47
- 參考文獻47-50
- 致謝50-51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論文51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閆立超;劉基;;現(xiàn)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現(xiàn)代”之辨[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年26期
2 程恩富;;馬克思主義區(qū)域化的典型[J];人民論壇;2011年22期
3 ;李大釗 中國第一位馬克思主義的舉旗人[J];中華兒女;2011年13期
4 王延波;;論馬克思主義灌輸論的精神實質[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5 賀方彬;;馬克思主義整體性研究綜述[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6 靳蕊卉;;馬克思恩格斯和諧社會思想研究綜述[J];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7 包心鑒;;常懷憂國之心 恪盡興國之責——李慎明教授《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國際戰(zhàn)略》讀后[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1年06期
8 胡祝欣;杜靜宜;;淺析弗洛伊德主義的馬克思主義[J];學理論;2011年21期
9 高云;;當代馬克思主義面臨的挑戰(zhàn)及其歷史命運[J];內蒙古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10 宋保儐;;“人本主義”邏輯的差異——馬克思主義與后現(xiàn)代主義之比較[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0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顧曉英;;弘揚延安精神 增強“問題意識” 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A];貫徹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 劃清“四個重大界限”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2 方詩銘;劉修明;;“只有忠實于事實,才能忠實于真理”——堅持我國馬克思主義史學開拓者郭沫若的正確道路[A];郭沫若研究第一輯[C];1985年
3 姜佑福;;從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性質”看當代中國“理論創(chuàng)新”的主題[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馬克思主義研究學科卷)[C];2007年
4 董瑞華;;科學發(fā)展觀是對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堅持和發(fā)展[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馬克思主義研究學科卷)[C];2007年
5 黃書進;史國楓;;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面發(fā)展理論的實踐探索與創(chuàng)新發(fā)展[A];新中國人學理路——第十一屆全國人學研討會文集[C];2009年
6 趙會元;;以馬克思主義為指針開展錢幣研究工作[A];中國錢幣論文集[C];1985年
7 鄒昆輝;;建國后毛澤東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探索[A];陜西省毛澤東思想研究會紀念毛澤東誕辰110周年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8 許興亞;;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繁榮發(fā)展我國理論經濟學——兼論中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者的歷史使命[A];中國《資本論》研究會第十二次學術研討會暨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4年
9 楊柄;;毛澤東的《講話》——馬克思主義的黨建理論與文藝理論的完美交融[A];抗日戰(zhàn)爭與延安文藝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10 董瑞華;胡德平;;中國公共經濟學研究的馬克思主義視野——論用馬克思主義指導中國公共經濟學的研究[A];第一屆中國政治經濟學年會應征論文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電子科技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 戴鋼書;馬克思主義對文藝的指導作用[N];中國藝術報;2008年
2 本報記者 田建明;馬克思主義在歐洲還好嗎?[N];中國民族報;2008年
3 鐘平;永葆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光芒[N];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8年
4 記者 汪偉;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博導論壇在津舉行[N];天津日報;2008年
5 王杰;馬克思主義與儒學高層論壇綜述[N];學習時報;2008年
6 【美】阿里夫·德里克 于海青 美國俄勒岡大學耐特社會科學講座教授;馬克思主義在當代面臨的挑戰(zhàn)[N];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8年
7 鄭萍;佐佐木力與《21世紀的馬克思主義》[N];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8年
8 鐘君;第二屆全國馬克思主義院長論壇在南寧召開[N];光明日報;2008年
9 記者 陳欣然;全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博導論壇舉行[N];天津教育報;2008年
10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 陳學明;為什么不提“馬克思主義的偉大成果”?[N];社會科學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富文;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中國化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
2 陳愛萍;第二國際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3 童賢成;論馬克思主義科學體系的整體性[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4 魏連;胡繩與馬克思主義[D];山東大學;2011年
5 李興平;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史進程的演進規(guī)律研究[D];蘭州大學;2010年
6 楊茜;中國共產黨領導核心的先進文化思想研究[D];河北大學;2011年
7 李慶喜;胡繩哲學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
8 張志勇;人與制度的哲學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0年
9 余一凡;從馬克思到列寧:“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確立[D];南開大學;2010年
10 楊宏偉;馬克思主義工業(yè)化理論與中國特色工業(yè)化道路研究[D];蘭州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煒;推動農村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研究[D];漳州師范學院;2010年
2 郭棟;在新的歷史時期確保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正確方向研究[D];中北大學;2010年
3 楊宇曉;劉少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研究[D];南華大學;2011年
4 鄭麗玲;論推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時代意蘊和基本路徑[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詹樂;我國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建設研究[D];河北大學;2011年
6 李雙套;伊格爾頓后現(xiàn)代馬克思主義文化批判理論以及啟示[D];浙江師范大學;2010年
7 潘之光;科技文化視域下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8 涂瑩;當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發(fā)展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9 曹俊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對馬克思主義價值觀理論的豐富和發(fā)展[D];西華大學;2011年
10 宿秀平;延安時期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00330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hgj/1003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