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關系確認法律問題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26 06:27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我國勞動關系的發(fā)展成為了我國經濟發(fā)展中的重要一部分,同時也是我國構建完整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勞動法而言,勞動關系是研究勞動法的最根本來源,另外也是確認勞動法適用范圍的基礎。在國內,并沒有多少專家學者對勞動關系這個課題進行過多的研究,而針對勞動關系的立法也缺乏系統(tǒng)的理論支撐和實踐操作經驗。本篇論文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針對我國勞動關系確認的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理論研究與探討,并最終與實踐相結合,以期解決審判實踐中遇到的熱點、難點問題。本文一共分成四部分對論題展開具體的論述和研究:第一部分是案件數量、類型分析部分,其中結合對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確認勞動關系糾紛案件的數量、類型進行的闡述,就審理勞動關系糾紛案件中遇到的困境和成因進行大致的講解。第二部分重點闡述勞動關系確認標準的相關理論,目前勞動關系確認標準為二個,作為本文的重要章節(jié),會對兩種典型勞動關系的確認進行一個最基本的理論框架的構建。在第二部分陳述了勞動關系的含義、與民事雇傭的區(qū)別之后,第三部分、第四部分便順理成章地對論題進行細化,具體內容為對不同類型的勞動關系確認標準以及方法進行描述。其中包含了三面的內容,第一是...
【文章來源】:大連海事大學遼寧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3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勞動關系確認的司法困境
(一) 勞動關系確認糾紛的審理現(xiàn)狀
(二) 勞動關系確認糾紛審理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 勞動關系隨經濟發(fā)展出現(xiàn)多元化趨勢
2. 法律淵源滯后、不系統(tǒng)造成法律適用難題
3. 司法裁量標準不統(tǒng)一
二、勞動關系的確認標準
(一) 法定勞動關系的確認標準
(二) 行政擬制勞動關系的確認標準
(三) 排除勞動關系的民事雇傭的標準
三、雙重勞動關系確認的法律問題
(一) 雙重勞動關系的含義
(二) 法律對雙重勞動關系的態(tài)度轉變
(三) 雙重勞動關系確認應遵循的方法和路徑
1. 合理界定雙重勞動關系的法律屬性
2. 遵循政策原則妥善處理歷史遺留問題
3. 堅持開放性的雙重勞動關系判令標準
四、涉及工程發(fā)包勞動關系確認的法律問題
(一) 涉及工程發(fā)包勞動關系確認的難點與困境
(二) 涉及工程發(fā)包勞動關系確認標準
1. 法定勞動關系與行政擬制勞動關系標準的適用
2. 行政擬制勞動關系與民事雇傭標準的適用
五、確認勞動關系舉證責任的配置
(一) 確認勞動關系證明責任的分配原則
(二) 分配原則的例外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研究生履歷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涉工程發(fā)包確認勞動關系糾紛案之裁判思路[J]. 孟高飛. 人民司法. 2011(20)
[2]論法律的局限性及其克服[J]. 王小璇. 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11)
[3]勞務關系、雇傭關系、勞動關系之辨析與建構[J]. 胡新建. 溫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03)
[4]論非標準勞動關系[J]. 董保華. 學術研究. 2008(07)
[5]勞動關系與勞務關系之比較[J]. 張孟民. 遼寧行政學院學報. 2008(02)
[6]《勞動法》規(guī)制雇傭關系的新探索[J]. 馬麗. 決策咨詢通訊. 2007(06)
[7]淺議農民工的生存和發(fā)展[J]. 樸文靜. 勞動保障世界. 2007(03)
[8]論勞動關系法律調整的理性化擴張[J]. 范湘凌. 政法學刊. 2006(06)
[9]淺論承攬合同與雇傭合同的區(qū)分規(guī)則[J]. 謝友清,張春華,曹佃州. 西南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6(01)
[10]論勞動關系的異化——兼論事實勞動關系與勞務關系的區(qū)別[J]. 李長健. 華中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04)
本文編號:2939210
【文章來源】:大連海事大學遼寧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3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勞動關系確認的司法困境
(一) 勞動關系確認糾紛的審理現(xiàn)狀
(二) 勞動關系確認糾紛審理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 勞動關系隨經濟發(fā)展出現(xiàn)多元化趨勢
2. 法律淵源滯后、不系統(tǒng)造成法律適用難題
3. 司法裁量標準不統(tǒng)一
二、勞動關系的確認標準
(一) 法定勞動關系的確認標準
(二) 行政擬制勞動關系的確認標準
(三) 排除勞動關系的民事雇傭的標準
三、雙重勞動關系確認的法律問題
(一) 雙重勞動關系的含義
(二) 法律對雙重勞動關系的態(tài)度轉變
(三) 雙重勞動關系確認應遵循的方法和路徑
1. 合理界定雙重勞動關系的法律屬性
2. 遵循政策原則妥善處理歷史遺留問題
3. 堅持開放性的雙重勞動關系判令標準
四、涉及工程發(fā)包勞動關系確認的法律問題
(一) 涉及工程發(fā)包勞動關系確認的難點與困境
(二) 涉及工程發(fā)包勞動關系確認標準
1. 法定勞動關系與行政擬制勞動關系標準的適用
2. 行政擬制勞動關系與民事雇傭標準的適用
五、確認勞動關系舉證責任的配置
(一) 確認勞動關系證明責任的分配原則
(二) 分配原則的例外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研究生履歷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涉工程發(fā)包確認勞動關系糾紛案之裁判思路[J]. 孟高飛. 人民司法. 2011(20)
[2]論法律的局限性及其克服[J]. 王小璇. 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11)
[3]勞務關系、雇傭關系、勞動關系之辨析與建構[J]. 胡新建. 溫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03)
[4]論非標準勞動關系[J]. 董保華. 學術研究. 2008(07)
[5]勞動關系與勞務關系之比較[J]. 張孟民. 遼寧行政學院學報. 2008(02)
[6]《勞動法》規(guī)制雇傭關系的新探索[J]. 馬麗. 決策咨詢通訊. 2007(06)
[7]淺議農民工的生存和發(fā)展[J]. 樸文靜. 勞動保障世界. 2007(03)
[8]論勞動關系法律調整的理性化擴張[J]. 范湘凌. 政法學刊. 2006(06)
[9]淺論承攬合同與雇傭合同的區(qū)分規(guī)則[J]. 謝友清,張春華,曹佃州. 西南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6(01)
[10]論勞動關系的異化——兼論事實勞動關系與勞務關系的區(qū)別[J]. 李長健. 華中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04)
本文編號:293921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hekexiaolunwen/2939210.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