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15年02期
本文關鍵詞:馬克思正義理論的四重辯護,,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5年02期
投稿
馬克思正義理論的四重辯護(英文)
【摘要】:馬克思關于正義問題的討論通過批判"國民經(jīng)濟學"完成,其立論前提是消滅私有制,這由他的理論任務所規(guī)定。不是用公平、正義的政治法律概念解釋分配關系,而是用生產(chǎn)關系來解釋分配關系,用生產(chǎn)勞動解釋生產(chǎn)關系,這是馬克思正義理論的基本邏輯。只有從對國民經(jīng)濟學的批判出發(fā),才最能切中應得正義論的要害和現(xiàn)代正義問題的實質。自由主義等當代西方政治哲學的正義概念是一個低階概念,而馬克思的正義概念則是一個含義更廣的高階概念。馬克思的高階正義概念是從"人類社會或社會化的人類"出發(fā)的,以"自由人"之間有機的社會合作為基礎,刻畫出人類社會可能具有的最高正義原則。這一原則是先前人類歷史中出現(xiàn)過的各類正義原則在邏輯上和在歷史上自我揚棄的結果。在當代中國正義理論的建構過程中,馬克思主義不可能僅僅充當批判者的角色,而是擔負著為現(xiàn)實生活提供規(guī)范的理論責任。
【作者單位】:
Faculty
【關鍵詞】:
【分類號】:A811
【正文快照】:
In discussing Marx's theory of justice,a challenging but unavoidable question is:Was Marxhimself in favor of discuss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apitalism and socialism from the pointof view of justice and injustice?Furthermore,does the argument for capit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PDF全文下載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何建華;[J];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學報;2004年06期
2 黎珍;[J];甘肅理論學刊;2005年05期
3 王志剛,賈中海;[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4 李謐;張軍;;[J];學習論壇;2006年03期
5 王娜;;[J];法學評論;2007年03期
6 張振國;;[J];河北經(jīng)貿(mào)大學學報(綜合版);2007年02期
7 李飛;;[J];石家莊經(jīng)濟學院學報;2007年06期
8 丁先存;;[J];行政論壇;2008年02期
9 朱華彬;;[J];嶺南學刊;2008年02期
10 賈中海;劉軍;;[J];理論前沿;2008年18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袁峰;;[A];和諧社會 價值·政策·制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四屆學術年會文集(2006年度)(政治·法律·社會學科卷)[C];2006年
2 楊國榮;;[A];生命、知識與文明: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文集(2009年度)哲學·歷史·文學學科卷[C];2009年
3 黃雪堅;;[A];2007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論壇暨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學術年會論文集(4)[C];2007年
4 彭鵬;;[A];價值哲學發(fā)展論[C];2008年
5 丁利;;[A];2005年中國法經(jīng)濟學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5年
6 劉俊;;[A];當代法學論壇(2010年第4輯)[C];2010年
7 于志葵;;[A];2012-2015年轉型期的中國——中國未來研究會2012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8 詹世友;;[A];中國倫理學三十年——中國倫理學會第七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匯編[C];2009年
9 邱國棟;;[A];“和諧發(fā)展與貴州小康社會建設”學術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10 陳第華;;[A];“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理論與實踐”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通進;[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6年
2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何懷宏;[N];深圳特區(qū)報;2012年
3 華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靳志強;[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4 鄭永奎;[N];光明日報;2001年
5 華南師范大學經(jīng)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楊永華;[N];南方日報;2007年
6 上海師范大學哲學學院教授 高惠珠 中共上海市建設交通黨校講師 劉嚴寧;[N];社會科學報;2011年
7 文長春 黑龍江大學哲學與公共管理學院;[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8 臧峰宇;[N];光明日報;2011年
9 劉明明 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
10 阿瑪?shù)賮啞ど?[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萬紹和;[D];浙江大學;2004年
2 肖勁草;[D];武漢大學;2012年
3 鄧繼好;[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楊鵬;[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5 徐清飛;[D];吉林大學;2008年
6 夏紀森;[D];吉林大學;2007年
7 曹海軍;[D];吉林大學;2006年
8 孫一平;[D];吉林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云鶴;[D];吉林大學;2010年
2 王沖;[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3年
3 張薇;[D];西北民族大學;2013年
4 趙倩;[D];廣西師范大學;2014年
5 胡玉梅;[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6 張軍壘;[D];太原科技大學;2012年
7 王旭鳳;[D];山東大學;2005年
8 白曉明;[D];湖北大學;2013年
9 黃瀟;[D];南京大學;2011年
10 王波;[D];吉首大學;2013年
本文關鍵詞:馬克思正義理論的四重辯護,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307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hekexiaolunwen/230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