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2012年12期
本文關鍵詞:剩余價值、全球化與資本主義——基于改進盧森堡“資本積累論”的視角,,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中國社會科學》 2012年12期
投稿
剩余價值、全球化與資本主義——基于改進盧森堡“資本積累論”的視角
【摘要】:人們在援引馬克思的資本主義理論進行全球化問題研究時,往往停留于馬克思關于"世界歷史"或"世界市場"的現(xiàn)象性描述,而未能從剩余價值實現(xiàn)方式的理論原理上來看全球化對資本主義的意義。其原因在于我們對剩余價值實現(xiàn)條件理解上的欠缺和對馬克思辯證法的誤解。而盧森堡及柄谷行人則在對馬克思的批評中提出了富有意義的新理解,前者在政治經濟學層面上提出了世界市場對于剩余價值實現(xiàn)的意義,后者則為盧森堡的這一闡釋提供了哲學方法論上的支持。馬克思所強調的世界市場是資本主義的存在條件,全球化則意味著資本主義殖民化的全面完成,以及全球資本主義獲取剩余價值的國家地區(qū)間差別性優(yōu)勢的逐步減弱。一旦由于全球化的資本主義不再有能力通過國家地區(qū)間的差別性優(yōu)勢獲取超額剩余價值來緩解社會矛盾,則資本主義的總危機時代就要無可避免地到來。全球化既是資本主義發(fā)展的新階段,也是其終局。
【作者單位】:
南開大學哲學院;
【關鍵詞】:
【分類號】:A811;B089
【正文快照】:
近幾十年來,對全球化最新進程的描述分析已經進行得相當廣泛而深入,但全球化究其實質而言,并非一種新近的突生現(xiàn)象,而是與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內在相關的,因而有必要從一種更為宏觀的眼界對其做一種大歷史尺度的把握。但令人遺憾的是,當人們援引馬克思的資本主義理論去說明全球化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PDF全文下載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僅支持PDF格式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于民;;[J];東方論壇;2007年04期
2 王選慶;[J];東南亞縱橫;2003年12期
3 鄭杭生,楊敏;[J];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4 盧祖送,葛傳紅;[J];國際觀察;2005年05期
5 潘亞玲,張春;[J];國際論壇;2004年02期
6 趙可金;;[J];國際政治研究;2007年01期
7 陳建平;[J];廣西社會科學;2005年07期
8 孟捷;[J];教學與研究;2003年06期
9 林暉;[J];江西社會科學;2004年03期
10 龍向陽;[J];南洋問題研究;2004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相東;[D];中共中央黨校;2003年
2 潘廣輝;[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3 楊健生;[D];廈門大學;2004年
4 趙建;[D];廈門大學;2004年
5 王選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4年
6 李明明;[D];復旦大學;2004年
7 李新寬;[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8 孔慶茵;[D];吉林大學;2005年
9 徐蓉;[D];復旦大學;2005年
10 李強;[D];暨南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李慶;[D];中共中央黨校;2003年
2 代璐遙;[D];河北大學;2006年
3 王奇才;[D];吉林大學;2006年
4 張祥熙;[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07年
5 徐步華;[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6 劉森豹;[D];蘇州大學;2007年
7 文春暉;[D];湖南農業(yè)大學;2007年
8 韓澤棟;[D];河南大學;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林玨;;[J];財經研究;2006年11期
2 謝富勝;;[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6年07期
3 盧鋒;;[J];經濟學(季刊);2004年04期
4 周黎安;;[J];經濟研究;2007年07期
5 張小蒂;孫景蔚;;[J];世界經濟;2006年05期
6 張小蒂,李曉鐘;[J];數(shù)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2年08期
7 劉志彪;;[J];學術月刊;2007年02期
8 劉志彪;吳福象;;[J];中國社會科學;2006年02期
9 岳健勇;[J];戰(zhàn)略與管理;2001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孔明安;;[J];世界哲學;2011年05期
2 王虹;;[J];青海社會科學;2011年03期
3 毛麗;;[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1年04期
4 強乃社;;[J];現(xiàn)代哲學;2011年03期
5 盧姝姝;;[J];商業(yè)文化(下半月);2011年08期
6 劉述先;;[J];傳承;2011年13期
7 先剛;;[J];云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8 曹勇;;[J];社會科學家;2011年08期
9 杜斌;;[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10 王艷華;;[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杜維明;;[A];國際儒學研究(第十三輯)[C];2004年
2 楊婭;;[A];《思維科學與21世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3 江煥湖;;[A];“科學發(fā)展觀與歷史唯物主義”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4 唐正東;;[A];第五屆馬克思哲學論壇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形態(tài)研究會議論文集(下)[C];2005年
5 竇愛蘭;;[A];“科學發(fā)展觀與歷史唯物主義”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6 劉旨賢;金志發(fā);;[A];第一屆中國政治經濟學年會應征論文集[C];2007年
7 竇愛蘭;;[A];“科學發(fā)展觀與歷史唯物主義”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張百春 譯;[N];社會科學報;2010年
2 吳蓓蓓;[N];社會科學報;2001年
3 盧周來 學者;[N];中國圖書商報;2004年
4 南京大學中美中心教授 華濤;[N];社會科學報;2002年
5 李欣復;[N];社會科學報;2000年
6 孫璐;[N];社會科學報;2002年
7 衛(wèi)磊;[N];中國教師報;2009年
8 黃勇 美國賓州庫茲城大學哲學系;[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陳輝;[D];黑龍江大學;2006年
2 覃安基;[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鞏克菊;[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2 宗海勇;[D];蘇州大學;2007年
3 高省;[D];中共上海市委黨校;2008年
4 陳明;[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5 陳忠煒;[D];山東大學;2006年
6 趙旭;[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7 魏麗;[D];大連理工大學;2008年
8 王瑤;[D];西安工業(yè)大學;2012年
本文關鍵詞:剩余價值、全球化與資本主義——基于改進盧森堡“資本積累論”的視角,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9897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hekexiaolunwen/198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