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70年農地制度研究——基于公平與效率視角
發(fā)布時間:2025-01-15 09:23
新中國成立之初,通過推進土地改革運動,確立了農地制度私有私營模式。之后通過社會主義改造,實現了農地制度由私有私營模式到公有公營模式的歷史性變革,并長期實行。改革開放初期,為解決農業(yè)生產效率問題,農地制度開始實行"兩權分離"模式的家庭承包制,并且極大地解放了生產力。但農地細碎化和分散經營等逐漸成為農業(yè)生產效率進一步大幅提高的新瓶頸,加之改革開放與農村人口大量進城同步,農地流轉因此被提上日程。在農地流轉實踐中,農戶農地權益保障與農地適度規(guī)模經營之間長期存在沖突。農地流轉越往縱深發(fā)展,農戶農地權益保障弱化的風險就越大。針對此,黨中央深化改革,確立了農地制度"三權分置"模式的家庭承包制。這是新時代背景下農地制度的巨大創(chuàng)新。新中國70年的農地制度變革,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對農村公平與效率問題的偉大探索。"三權分置"既堅持農地集體所有,又可穩(wěn)定農戶承包權并放活土地經營權,可更好地兼顧公平和效率。為實施好"三權分置",應重點做好如下工作: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完善政策法規(guī);切實保障農戶對農地經營的決定權;促進農地資源市場化配置;鞏固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確權成果并及時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牢固樹立風險意識并采取有...
【文章頁數】:10 頁
【文章目錄】:
一、問題的提出
二、農地公有公營與農地均分承包
(一)農地公有公營
(二)農地均分承包
三、“兩權分離”模式下農地流轉探索及公平與效率矛盾的彰顯
(一)農地流轉勢在必行
(二)農地流轉探索
(三)農地流轉中公平與效率的矛盾
四、農地“三權分置”對農地流轉中公平與效率矛盾的克服
(一)農戶承包權立足于穩(wěn)定,彰顯保障,體現公平
(二)土地經營權立足于放活,市場化運行,體現效率
五、完善農地“三權分置”實施的對策建議
(一)加強頂層設計,正確處理政策與法律的關系
(二)切實保障農戶對農業(yè)經營的決定權
(三)促進農地資源的市場化配置
(四)鞏固農地“三權分置”下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確權成果并及時解決歷史遺留問題
(五)牢固樹立風險意識并采取有效措施化解風險
(六)加強鄉(xiāng)村治理,科學規(guī)范基層政府和村民委員會等基層組織的行為
六、結語
本文編號:4027198
【文章頁數】:10 頁
【文章目錄】:
一、問題的提出
二、農地公有公營與農地均分承包
(一)農地公有公營
(二)農地均分承包
三、“兩權分離”模式下農地流轉探索及公平與效率矛盾的彰顯
(一)農地流轉勢在必行
(二)農地流轉探索
(三)農地流轉中公平與效率的矛盾
四、農地“三權分置”對農地流轉中公平與效率矛盾的克服
(一)農戶承包權立足于穩(wěn)定,彰顯保障,體現公平
(二)土地經營權立足于放活,市場化運行,體現效率
五、完善農地“三權分置”實施的對策建議
(一)加強頂層設計,正確處理政策與法律的關系
(二)切實保障農戶對農業(yè)經營的決定權
(三)促進農地資源的市場化配置
(四)鞏固農地“三權分置”下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確權成果并及時解決歷史遺留問題
(五)牢固樹立風險意識并采取有效措施化解風險
(六)加強鄉(xiāng)村治理,科學規(guī)范基層政府和村民委員會等基層組織的行為
六、結語
本文編號:40271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402719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