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性別視角下河南省女性就業(yè)保障研究
本文關鍵詞:社會性別視角下河南省女性就業(yè)保障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就業(yè)是女性獲得經濟權利和社會地位、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重要途徑。就業(yè)保障不應是性別中立的,需要審視男女是否能夠平等分享社會發(fā)展帶來的福利增益。伴隨著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很多女性打破傳統(tǒng)觀念,進入勞動力市場,她們渴望與男性一樣擁有平等的就業(yè)權利以及由此帶來的其他社會福利,從而平等地享有社會發(fā)展成果。因此,深入研究女性就業(yè)保障對女性的發(fā)展以及社會和諧穩(wěn)定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xiàn)實意義。以社會性別為視角,即以社會性別理論為研究基礎,與傳統(tǒng)的生理性別視角不同,強調男性和女性自然差異基礎上的社會差異,力求社會性別主流化,最終達到性別公正的狀態(tài)。以女性就業(yè)保障為研究對象,以社會性別為視角,以政府和非政府組織的統(tǒng)計數據為依據,分析河南省女性就業(yè)保障的現(xiàn)狀和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女性求職面臨性別歧視、勞動保護問題突出、社會保障程度較低、就業(yè)層次低、失業(yè)風險較大等問題,通過分析問題原因,提出對河南省女性就業(yè)保障改革的理念層面和制度層面政策建議,理念層面包括轉變經濟發(fā)展模式、將性別主流化融入社會保障改革中、充分肯定女性勞動和生育的社會價值、促進自主多元就業(yè)觀的形成與完善等內容,制度層面涉及規(guī)范勞動力市場、完善女性就業(yè)保障相關立法、強化社會保險中政府責任、提供教育資源、建立女性就業(yè)保障法律援助體系等內容。
【關鍵詞】:女性 就業(yè) 保障 社會性別 權利
【學位授予單位】:廣西民族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C913.68;F249.2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緒論9-18
- 第一節(jié)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義9-11
- 一、研究背景9-10
- 二、研究目的10-11
- 三、研究意義11
- 第二節(jié)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及發(fā)展動態(tài)11-15
- 一、國外研究現(xiàn)狀及發(fā)展動態(tài)11-13
- 二、國內研究現(xiàn)狀及發(fā)展動態(tài)13-15
- 第三節(jié) 研究內容、方法及創(chuàng)新點15-18
- 一、研究內容15-16
- 二、研究方法16-17
- 三、研究創(chuàng)新點17-18
- 第二章 女性就業(yè)保障的理論基礎18-24
- 第一節(jié) 相關概念的界定18-20
- 一、社會性別18-19
- 二、女性就業(yè)保障19-20
- 第二節(jié) 社會性別理論概述20-22
- 一、社會性別理論的起源與發(fā)展20-21
- 二、社會性別理論的主要內容21-22
- 第三節(jié) 就業(yè)性別歧視理論22-24
- 一、勞動力市場歧視理論22
- 二、統(tǒng)計性歧視理論22-23
- 三、勞動力市場分割理論23-24
- 第三章 河南省女性就業(yè)保障相關制度和現(xiàn)狀24-31
- 第一節(jié) 女性就業(yè)保障的相關制度24-26
- 一、計劃經濟下女性就業(yè)保障制度24
- 二、社會經濟轉型期女性就業(yè)保障制度24-26
- 第二節(jié) 河南省女性就業(yè)保障的現(xiàn)狀26-31
- 一、女性就業(yè)的數量26-27
- 二、女性就業(yè)的質量狀況27-31
- 第四章社會性別視角下河南省女性就業(yè)保障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31-46
- 第一節(jié) 女性就業(yè)保障存在的主要問題31-38
- 一、女性求職面臨性別歧視31-32
- 二、女職工勞動保護問題突出32-33
- 三、女性社會保障程度較低33-35
- 四、女性就業(yè)層次低,性別工資差異擴大35-37
- 五、女性失業(yè)風險大,再就業(yè)困難37-38
- 第二節(jié) 女性就業(yè)保障問題的原因分析38-46
- 一、勞資雙方權利地位不對等38-40
- 二、女職工勞動保護制度過度與實施不足并存40-41
- 三、社會保障制度未充分考慮性別公正41
- 四、勞動力市場分層明顯,女性經濟政治權利貧困化41-42
- 五、女性受教育程度較差,維權意識有待提升42-46
- 第五章 女性就業(yè)保障國內外經驗借鑒46-50
- 第一節(jié) 國內女性就業(yè)保障經驗借鑒46-47
- 一、香港:成立婦女事務委員會,推進社會性別主流化46-47
- 二、臺灣:立法保障是女性就業(yè)保障的重要基石47
- 第二節(jié) 國外女性就業(yè)保障經驗借鑒47-50
- 一、日本女性就業(yè)保障經驗借鑒47-48
- 二、西方國家女性就業(yè)保障的經驗借鑒48-50
- 第六章 社會性別視角下對河南省女性就業(yè)保障改革的政策建議50-58
- 第一節(jié) 理念層面的改革50-53
- 一、轉變經濟發(fā)展模式,提高就業(yè)彈性50-51
- 二、將社會性別主流化融入社會保障改革中51-52
- 三、充分肯定女性勞動和生育社會價值,打破女性勞動私領域化52
- 四、促進自主多元就業(yè)觀的形成與完善,,提高女性維權意識52-53
- 第二節(jié) 制度層面的改革53-58
- 一、規(guī)范勞動力市場,尊重和保護女性就業(yè)權利53-54
- 二、完善女性就業(yè)保障相關立法,為女性平等就業(yè)量化賦權54-55
- 三、強化社會保險中政府責任,加強女性生育權利保障55-56
- 四、提供教育資源,改善女性知識技能貧困狀態(tài)56
- 五、建立女性就業(yè)保障法律援助體系56-58
- 結語58-59
- 參考文獻59-62
- 后記62-63
- 在學期間公開發(fā)表論文及著作情況6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程雨燕;;我國環(huán)境影響評價制度中社會性別視角的缺失[J];環(huán)境資源法論叢;2007年00期
2 譚琳;全球化的挑戰(zhàn):社會性別視角的分析[J];哈爾濱市委黨校學報;2004年01期
3 傅照榮;從社會性別視角反思婦女健康項目——橋頭鄉(xiāng)苗寨個案分析[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S1期
4 張瑩;吳翠花;;以社會性別視角審視組織理論[J];生產力研究;2005年11期
5 錢鑫;;社會性別視角下的女性艾滋病問題[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6 楊頌平;祝平燕;;社會性別視角下的婦女與艾滋病研究綜述[J];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7 張信娟;;從社會性別視角看休閑[J];中華女子學院山東分院學報;2006年02期
8 晏鳳鳴;汝小美;;國際合作計劃生育結合項目與我國農村的社會發(fā)展——從社會性別視角、新農村建設和社會工作的角度[J];市場與人口分析;2007年05期
9 逯改;;社會性別視角中的兩性平等[J];天水行政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10 逯改;;社會性別視角中的兩性平等[J];蘭州學刊;2008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沈奕斐;;社會性別視角下的中國社會分層理論[A];中國社會學會2007年會“社會建設與女性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7年
2 施國慶;吳小芳;;社會性別視角下的農村婦女土地保障狀況——基于溫州三個村的調查研究[A];第18屆中國社會學年會“改革開放30年與女性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8年
3 龐鳳;;我就是個女人——社會性別視角下對“女強人”稱謂的解讀[A];性與性別研究(第2輯)——性別的觸角[C];2011年
4 高碧超;;社會性別視角下對心理咨詢熱線案例的分析[A];性與性別研究(第2輯)——性別的觸角[C];2011年
5 劉薇;;對一則“同性戀矯治”案例的分析——以社會性別視角[A];性與性別研究(第1輯)——社會性別與心理學研究[C];2010年
6 張帆;;以社會性別視角對心理咨詢個案的分析[A];性與性別研究(第1輯)——社會性別與心理學研究[C];2010年
7 李立;;社會性別視角下女性情感類心理咨詢個案分析[A];性與性別研究(第1輯)——社會性別與心理學研究[C];2010年
8 姜金花;;女強人:高處不勝寒——以社會性別視角對一則心理困惑案例的分析[A];性與性別研究(第1輯)——社會性別與心理學研究[C];2010年
9 扈海鸝;;馬克思文化理想與社會性別視角的當代解讀[A];2007年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學術大會論文集(下)[C];2007年
10 張選惠;李傳國;郭永東;;社會性別視角下民族傳統(tǒng)體育的傳承與發(fā)展[A];第九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2)[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浙江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 姜佳將 高雪玉;社會性別視角下的社會治理現(xiàn)代化[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
2 李霞;從社會性別視角看構建和諧社會[N];中國人口報;2006年
3 趙北平 山東師范大學歷史與社會發(fā)展學院;從社會性別視角看農村女兒贍養(yǎng)[N];中國人口報;2013年
4 金沙曼 吳元;以社會性別視角分析政策法律[N];中國婦女報;2009年
5 笠原美智子;“女眼”宣言挑戰(zhàn)男權[N];中國郵政報;2004年
6 天津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研究員 關穎;女孩 好成績不該以犧牲健康為代價[N];中國婦女報;2013年
7 本報記者 呂頻;理論研究:堅持社會性別視角[N];中國婦女報;2002年
8 記者 李寧;“防艾”應重視社會性別視角[N];中國人口報;2003年
9 北京師范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所長 王雁;雙重突破:特殊教育與特教教師的協(xié)同發(fā)展[N];中國婦女報;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周小李;社會性別視角下的教育傳統(tǒng)及其超越[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2 張小莉;社會性別視角下當代中國女性黨政領導人才職業(yè)發(fā)展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付媛;在立法中植入社會性別視角的法理學思考[D];遼寧師范大學;2008年
2 楊佳莉;從社會性別視角看芬蘭女性政治家對公共政策制定的影響[D];復旦大學;2010年
3 張靜敏;城鎮(zhèn)女性就業(yè)的社會排斥問題研究:社會性別視角的分析[D];山東大學;2006年
4 周瑩潔;社會性別視角下的外來打工女性的城市適應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5 陸靜;從社會性別視角論我國婦女維權途徑的創(chuàng)新[D];同濟大學;2006年
6 張小寶;社會性別視角下的農村老年人生存現(xiàn)狀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7 謝曉菊;儒家社會性別視角下的漢代女性經濟地位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8 南儲鑫;社會性別視角下村規(guī)民約的實踐邏輯[D];中共中央黨校;2009年
9 孟亞男;社會性別視角下的傳統(tǒng)“婆婆”角色及其變遷[D];河北大學;2008年
10 伍偉萍;社會性別視角下“80后”家庭分工模式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關鍵詞:社會性別視角下河南省女性就業(yè)保障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7639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276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