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濟新常態(tài)下中國社會保障基金均衡投資組合策略及決定因素分析——基于滬、深兩市數(shù)據(jù)的比較
本文選題:社會保障基金 + 組合理論模型; 參考:《中國管理科學》2017年08期
【摘要】:經(jīng)濟新常態(tài)下社會保障基金保值增值問題日益成為個人、社會和政府所關(guān)注的焦點問題,不僅僅是因為基金本身的屬性,更重要的是社會保障基金所屬的制度屬性和社會屬性。而從目前社會保障基金投資的渠道來看,90%以上投資于銀行和購買國債。鑒于此,筆者采用現(xiàn)代資產(chǎn)組合理論模型,通過穩(wěn)健性檢驗,分析了中國社會保障基金投資策略的"畸輕畸重"效應(yīng)。經(jīng)驗分析的結(jié)果表明,投資策略與目前金融市場的發(fā)育度和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對基金投資渠道及投資比例限定有顯著性的正相關(guān)關(guān)系;而且,在目前金融市場發(fā)展格局下,社會保障基金被大量的投入銀行和國債勢必會導致在"保值"策略下的"貶值"格局的產(chǎn)生。因此,應(yīng)逐步把社會保障基金保值增值職能由政府主導行為逐步過渡到市場主導行為,而政府應(yīng)回歸其監(jiān)督和服務(wù)職責。
[Abstract]:Under the new normal state of economy, the problem of maintaining and increasing the value of social security funds has become an increasingly individual. The focus of the society and the government is not only because of the attributes of the fund itself, but also because of the institutional attributes and social attributes of the social security funds. From the current social security fund investment channels to look at more than 90% of the investment in banks and treasury bonds. In view of this, the author adopts the modern portfolio theory model, through the robustness test, analyzes the "abnormal light and heavy" effect of the investment strategy of China's social security fund. The results of empirical analysis show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investment strateg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rrent financial market and the limitation of the investment channel and proportion of the fund by the National Council of Social Security Fund. Under the current financial market development pattern, the social security fund is invested in a large number of banks and treasury bonds, which will inevitably lead to the "depreciation" pattern under the strategy of "keeping the value of the value". Therefore, the function of maintaining and increasing the value of social security funds should be gradually transferred from government-led behavior to market-oriented behavior, and the government should return to its supervisory and service responsibilities.
【作者單位】: 南京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武漢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項目(16JJD840008) 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5SHB001)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后期資助項目(15FGL014)
【分類號】:F224;F812.4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方方;;探討我國社會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J];知識經(jīng)濟;2009年14期
2 趙明麗;;我國社會保障基金管理的現(xiàn)存問題及政策建議[J];熱帶農(nóng)業(yè)工程;2009年04期
3 顏晗;;兼顧安全效益 規(guī)范監(jiān)管運營——中澳社會保障基金監(jiān)管研討會在滬舉辦[J];中國社會保障;2003年03期
4 謝圣遠;論社會保障基金的籌集原則[J];湖南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5 田婕;;關(guān)于社會保障基金運用的構(gòu)想[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2007年06期
6 江軍輝;;我國社會保障基金監(jiān)管體制的反思與重塑[J];中國勞動關(guān)系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7 任高飛;劉小明;;我國社會保障基金委托代理的博弈分析及管理機制探討[J];科技經(jīng)濟市場;2006年08期
8 汪寧;蘇聯(lián)社會保障基金的來源及其使用方法[J];外國經(jīng)濟與管理;1989年10期
9 楊俊;龔六堂;;社會保障基金最優(yōu)持股比例研究[J];經(jīng)濟研究;2008年06期
10 李春根;朱國慶;;論我國社會保障基金監(jiān)管體系的問題及重構(gòu)[J];當代經(jīng)濟管理;2010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社會保障基金監(jiān)督與運營研究[A];浙江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學會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暨“社會保障問題研究”課題討論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7條
1 通訊員 張九績 張日華;安仁多措并舉做好社會保障基金監(jiān)管工作[N];郴州日報;2009年
2 記者 林業(yè)霞;嚴格管理社;餥N];北海日報;2008年
3 中國社科院社保問題專家 唐鈞;社會保障:個人繳費、企業(yè)繳稅[N];廣州日報;2010年
4 鄭功成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保障體系應(yīng)占據(jù)異常重要地位[N];中國勞動保障報;2010年
5 特約記者 于加華;議政出精品 辦理顯實效[N];協(xié)商新報;2009年
6 張利軍 郝玉鵬;未來我國將選擇社會保障基金預算形式[N];中國勞動保障報;2010年
7 鮑曉倩;支出1.95萬億元[N];經(jīng)濟日報;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錢鋼;社會保障基金及其管理研究[D];武漢大學;2004年
2 陳明霞;社會保障基金風險預警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3 呂艷霞;中國社會保障基金投資行為實證研究[D];鄭州大學;2009年
4 文逢博;論我國社會保障基金運營及其會計核算制度構(gòu)建[D];河北大學;2005年
5 李浩;我國社會保障基金投資風險管理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12年
6 楊真;中國社會保障基金運營監(jiān)管的博弈分析[D];遼寧大學;2013年
7 穆軍;我國社會保障基金的投資策略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2009年
8 李曉雯;對我國社會保障基金監(jiān)管的策略研究[D];同濟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99261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1992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