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問題的制度根源與改革思路探析
本文關鍵詞:“三農”問題的制度根源與改革思路探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三農"問題在我國既是一個歷史問題,更是一個制度問題。制度歧視是造成"三農"問題的主要根源。城鄉(xiāng)分異的戶籍制度造成了農民不平等的社會身份;長期"以農哺工"的產業(yè)政策、向上傾斜的財稅制度及以城市為中心的公共政策是造成農村貧困、農業(yè)落后的主要原因;城鄉(xiāng)二元土地管理制度使農民長期承受過多過重的社會負擔,造成農民生活貧困化和邊緣化;不健全的金融服務體系使農業(yè)產業(yè)化缺乏有效的資本支持……加快體制改革步伐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所在,但土地管理制度、農村社會保障制度以及人才管理制度的改革還需要理論創(chuàng)新的支持。
【作者單位】: 嘉應學院縣域經濟研究所
【關鍵詞】: "三農"問題 制度根源 戶籍制度 稅費改革 金融支持體系 理論創(chuàng)新
【分類號】:F320
【正文快照】: 一、制度歧視是“三農”問題形成的主要根源“三農”問題不僅是縣域經濟的核心問題,而且也是我國建設全面小康社會中要突出解決的戰(zhàn)略問題!叭r”問題不解決,小康社會就建設不起來,縣域經濟也就談不上發(fā)展。中國的現(xiàn)代化進程幾十年,已經擁有和國際一流水平相比的高科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葉文輝;農村公共產品供給體制的改革和制度創(chuàng)新[J];財經研究;2004年02期
2 陶勇;農村公共產品供給與農民負擔問題探索[J];財貿經濟;2001年10期
3 李強,何曉斌;試析我國農民收入狀況[J];經濟學動態(tài);2002年09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徐小怡;我國農村·農民貧困根源的實證分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4年03期
2 徐毅;我國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的制度缺陷與改革思路[J];安徽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3 王昕;芻議新型農村公共產品供給機制的構建[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4 許建華;;發(fā)展縣域經濟的探索[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5年12期
5 趙學剛;;求解農村教育權利貧困的經濟法進路[J];商業(yè)研究;2006年06期
6 康松;熊尚鵬;;論我國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現(xiàn)狀及其增加途徑[J];商業(yè)研究;2006年09期
7 朱柏銘,駱曉強;從公共財政角度審視農村稅費改革[J];財經研究;2002年07期
8 葉文輝;農村公共產品供給體制的改革和制度創(chuàng)新[J];財經研究;2004年02期
9 馮繼康,鄭悅;制度變遷與“三農”難題的生成[J];東方論壇;2004年05期
10 楊燦明,胡洪曙;“三農”問題的制度分析[J];湖北財稅;2003年16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緝川;江西農村居民消費研究[D];浙江大學;2003年
2 葉文輝;中國公共產品供給研究[D];四川大學;2003年
3 王殿志;農村稅費改革與縣鄉(xiāng)分配關系的調整[D];廈門大學;2003年
4 張金艷;農村財政體制與鄉(xiāng)鎮(zhèn)負債研究[D];浙江大學;2003年
5 邢古城;新的歷史條件下的工農聯(lián)盟問題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4年
6 宋文獻;我國鄉(xiāng)鎮(zhèn)財政體制重構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4年
7 吳新葉;轉型農村的政治空間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8 曹芳;農業(yè)國內支持政策對農民收入的影響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5年
9 陳薇;財政支持農業(yè)政策的選擇與評價研究[D];河北農業(yè)大學;2005年
10 谷成;關稅的效應分析與中國關稅政策選擇[D];東北財經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亞敏;從土地所有權變遷看中國農村基層政權建設[D];西南交通大學;2005年
2 婁金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公平與效率思想研究[D];華僑大學;2005年
3 唐建兵;我國農村稅費改革現(xiàn)狀與對策思考[D];四川大學;2002年
4 張澤明;農村稅費改革的效益分析[D];西南財經大學;2003年
5 胡衛(wèi)東;“三農”問題的制度約束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03年
6 于樂榮;欠發(fā)達地區(qū)農民收入問題研究——以內蒙古后山地區(qū)為例[D];內蒙古農業(yè)大學;2003年
7 初佳穎;中國農業(yè)財政投資監(jiān)督保障體系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3年
8 白立強;公平與效率的選擇和創(chuàng)新[D];天津師范大學;2003年
9 安睿;中國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研究[D];河北大學;2003年
10 董莉莉;政府與農民之間的“博弈”[D];福州大學;2004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葉文輝;農民收入分配的宏觀調控[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4期
2 陶勇;農村公共產品供給與農民負擔問題探索[J];財貿經濟;2001年10期
3 劉書明;統(tǒng)一城鄉(xiāng)稅制與調整分配政策:減輕農民負擔新論[J];經濟研究;2001年02期
4 葉興慶;論農村公共產品供給體制的改革[J];經濟研究;1997年06期
5 王延中;試論國家在農村醫(yī)療衛(wèi)生保障中的作用[J];戰(zhàn)略與管理;2001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紅;;建立土地發(fā)展權轉讓機制是解決城市蔓延問題的有效途徑[J];經濟縱橫;2011年06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趙學增;;和諧社會中的農村和農民[A];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研究集萃——全國高校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研討會第21次會議論文(2007)[C];2007年
2 劉冉;劉盛和;;城市化視角下北京農村居住用地非正規(guī)市場研究[A];中國地理學會百年慶典學術論文摘要集[C];2009年
3 劉大洪;田開友;;反貧困:法經濟學分析與法律機制的建構[A];2007年全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C];2007年
4 羅筠;;中國農村環(huán)境污染問題產生的制度根源及解決對策——以貴州甕安縣為例[A];貴陽市經濟社會文化大發(fā)展與生態(tài)文明建設理論研究[C];2010年
5 陳國富;;制度分割、產權殘缺與農民利益——農地征收中農民利益的法經濟學分析[A];2007年全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C];2007年
6 王庭棟;;立足實際 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A];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研究——中國農業(yè)經濟學會2006年年會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7 許丹艷;劉向南;;管制抑或引導——集體建設用地規(guī)劃管理研究[A];規(guī)劃創(chuàng)新:2010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本報記者 段金柱 薛; 通訊員 張德遴 邱慧敏 洪新瑜;“抱團”闖出大市場[N];福建日報;2009年
2 本報記者 徐玢 全國政協(xié)常委 致公黨中央副主席 李卓彬 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 方瑜 新華社原副總編 曹紹平 農業(yè)部信息專家組組長 梅方權;發(fā)動信息化引擎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N];科技日報;2008年
3 劉忠岫;正視網絡輿情中的“三農”問題[N];農民日報;2009年
4 丁美蘭;特色農產品要走質量效益型新路[N];農民日報;2009年
5 本報記者 陳華;寧夏委員為農民兄弟說話[N];寧夏日報;2006年
6 太原市尖草坪區(qū)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 梁紅英;增加農民收入 提高生活水平[N];山西科技報;2009年
7 邊編 蔡輝;發(fā)展草根金融 支持“三農”發(fā)展[N];中國特產報;2009年
8 博士生 張濤;給森林環(huán)境資源定個合理價[N];科技日報;200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張淑萍;我國糧食增產與農民增收協(xié)同的制度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郭云雷;煙臺市農民專業(yè)合作社內部融資問題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本文關鍵詞:“三農”問題的制度根源與改革思路探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4318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annong/343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