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綺年銀壇之旅:從“愛國明星”到“巾幗英雄”
發(fā)布時間:2024-02-15 04:49
<正>鴉片戰(zhàn)爭后,大量西方傳教士進入中國,除了傳播基督教相關教義之外,他們還宣傳基督教男女平等的思想,認為中國的落后全因為"中國女人之地位,尤較男人為下"[1],他們創(chuàng)辦報刊、興辦女校、變革中國婦女生活陋習,對傳統(tǒng)女性觀念帶來了沖擊,并在一定程度上啟蒙了新女性觀念的形成。在"西學東漸"的熱潮中,許多西方現(xiàn)代女權學說也開始被引入,并得到了思想界人士的認同與推動。比如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維新人士,他們主張要改變"早被總閥的組織排擠到社會之外"[2]的三千年婦女生活的歷史現(xiàn)實,認為女性與男性一樣"同為天地之菁英,同有無量之盛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一、李綺年生平:“阮玲玉第二”的前世今生
二、“愛國影星”:他塑與自塑之間
三、由“家”到“國”:銀幕中的“女英雄”
本文編號:3899233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一、李綺年生平:“阮玲玉第二”的前世今生
二、“愛國影星”:他塑與自塑之間
三、由“家”到“國”:銀幕中的“女英雄”
本文編號:389923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rwzj/3899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