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錫興先生文字學之研究
本文關鍵詞:陸錫興先生文字學之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陸錫興(1947——),上海人,博士;南昌大學人文學院學術、學科帶頭人,碩士生導師。2001年,陸錫興先生被南昌大學人文學院特聘為教授,講授“文字學”、“器物學”等碩士學位課程,F(xiàn)擔任中國文字學會理事、中國訓詁學會理事、中國辭書學會理事。陸先生從60年代開始從事文字研究和教學工作至今50余年,是中國當代文字學家、古代器物學家、訓詁學家。他所涉及的學術領域廣泛,普通文字學、漢字歷史、文字訓詁、辭書編纂、古代器物、出土文獻等研究領域都有突出貢獻。在文字研究領域,他著有《書法藝術》、《漢代簡牘草字編》、《詩經(jīng)異文研究》、《文字傳播史》、《漢字的隱秘世界——漢字民俗史》等專著;先生對漢字傳播、漢字民俗的歷史研究是文字學先賢從未涉獵的領域;此外,他主編《中國古代器物大詞典》,參編《漢語大詞典》、《現(xiàn)代漢語大詞典》,出版論文集《急就集——陸錫興文字論集》,發(fā)表論文百余篇,其中,文字學論文近七十篇。 陸錫興對文字學的學術實踐,開創(chuàng)了文字學研究的新領域、新風氣!稘h字傳播史》和《漢字的隱秘世界——漢字民俗史》填補了漢字傳播理論和漢字民俗理論的空白。筆者認為,有必要對先生的文字學理論及考釋實踐進行全面而深刻的總結和分析,這對探索現(xiàn)代學術方向,推動文字學科發(fā)展意義重大。 本文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第一部分:緒論。陸錫興先生文字學研究背景,研究陸錫興先生文字學成果的價值意義,本課題研究范圍以及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陸錫興先生文字研究的主要觀點和理論的歸納。主要分五大專題:傳統(tǒng)文字學理論,漢字基本理論,漢字漢字形體史,漢字斷代與考釋研究以及漢字民俗歷史研究和漢字傳播歷史研究; 第三部分:陸錫興先生文字學研究的主要特點及方法; 第四部分:陸錫興先生理論研究的影響。
【關鍵詞】:陸錫興 理論 方法 特點 影響
【學位授予單位】:南昌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H12;K825.5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1章 緒論8-13
- 1.1 陸錫興先生文字學研究背景8-10
- 1.2 陸錫興先生文字學研究的價值意義10-11
- 1.3 本課題的研究對象和范圍11-12
- 1.4 本課題的研究方法12-13
- 第2章 陸錫興先生文字學專題研究13-67
- 2.1 陸錫興先生傳統(tǒng)文字理論13-19
- 2.1.1 傳統(tǒng)“六書”13-14
- 2.1.2 古今字、通假字、假借字、通用字、正字14-18
- 2.1.3 段注補疑18-19
- 2.2 陸錫興先生漢字基本理論19-28
- 2.2.1 漢字性質(zhì)19-23
- 2.2.2 詞分裂23-25
- 2.2.3 當代漢字的思考25-28
- 2.3 陸錫興先生漢字形體史28-39
- 2.3.1 草書28-31
- 2.3.2 隸變31-34
- 2.3.3 美術字34-38
- 2.3.4 印刷字體38-39
- 2.4 陸錫興先生秦漢簡帛文字考釋與字編整理39-41
- 2.4.1 秦漢簡帛文字考釋39-40
- 2.4.2 文字編40-41
- 2.5 陸錫興先生漢字傳播歷史研究41-55
- 2.5.1 漢字向西南傳播42-44
- 2.5.2 漢字向南傳播44-48
- 2.5.3 漢字向北傳播48-49
- 2.5.4 漢字向東北傳播49-53
- 2.5.5 漢字向東傳播53-55
- 2.6 陸錫興先生漢字民俗歷史研究55-67
- 2.6.1 迷信文字類56-60
- 2.6.2 游戲文字類60-62
- 2.6.3 吉祥文字類62-63
- 2.6.4 女書63-64
- 2.6.5 許慎時代的漢字民俗64-67
- 第3章 陸錫興先生文字學研究的方法及特點67-80
- 3.1 獨立、完善的資料系統(tǒng)67-71
- 3.1.1 重視原始材料的積累67-69
- 3.1.2 原始材料來源的廣泛性69-71
- 3.2 縝密思考,科學論證71-74
- 3.2.1 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71-72
- 3.2.2 動態(tài)、發(fā)展的視覺72-74
- 3.3 注重理論思考,深入、嚴密的系統(tǒng)性74-75
- 3.4 多角度綜合考察75-80
- 3.4.1 生物與文字76-77
- 3.4.2 美學與漢字77-78
- 3.4.3 民俗與漢字78-80
- 第4章 陸錫興先生文字學研究的影響80-91
- 4.1 發(fā)現(xiàn)新問題,并解決了重大疑難問題80-81
- 4.2 確立、廓清、規(guī)范我國文字學研究體系內(nèi)的部分基本概念和基本術語81-83
- 4.3 提出新概念,開辟新領域83-91
- 4.3.1 新概念83-86
- 4.3.2 新領域86-91
- 結語91-93
- 附錄:陸錫興先生文字學著述簡目93-96
- 致謝96-97
- 參考文獻97-10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陸錫興;;印刷版刻技術創(chuàng)造的印刷字體[J];中國典籍與文化;2013年01期
2 陸錫興;;九疊篆的來龍去脈[J];南方文物;2009年01期
3 陸錫興;;論漢字規(guī)范的三個原則問題[J];中國文字研究;2008年01期
4 韓琳;;改革開放以來字詞關系研究現(xiàn)狀考察[J];辭書研究;2007年06期
5 陸錫興;;宋體字產(chǎn)生及其在文字史上的意義[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03期
6 侯亞瓊;日語中漢字使用的歷史演變——以近世為中心[J];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年03期
7 陸錫興;“二簡”研究[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8 陸錫興;;"初平元年"朱書瓶的真?zhèn)螁栴}[J];中國歷史文物;2004年05期
9 劉忠華,余奎;古今字與通假字的劃界問題及劃界困難的原因探析[J];安康師專學報;2004年01期
10 陸錫興;宋代永初漢簡的整理和研究[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程邦雄;孫詒讓文字學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郭大為;論漢字在日本的變遷與本土化[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2 孫英梅;唐蘭先生文字學理論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關鍵詞:陸錫興先生文字學之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3445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rwzj/334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