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馬史詩的思想內(nèi)容_賀貽孫及其詩學思想
本文關(guān)鍵詞:賀貽孫及其詩學思想,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賀貽孫及其詩學思想
下載積分:2000
內(nèi)容提示:摘 要 賀貽孫是明末清初僅次于錢謙益、黃宗羲、王夫之等大家的詩學家,他的一些詩學思想無論是在當時年代的詩論中,還是歷代的詩論中,都有著獨特的見解。他繼承了傳統(tǒng)儒家的詩學思想,也吸收了道家的詩學思想,儒道互補容通,處處突破傳統(tǒng)的桎梏,在性格與詩論上偏向于張揚與悲壯。然而因為大家的光輝,使得對他的研究還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 本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首先,就賀貽孫在明清易代時的生平與氣節(jié)進行闡述,以說明時代背景與其成長環(huán)境對他個性與詩論的影響。對他的儒道思想基礎(chǔ)進行分析,以說明他在詩學方面,以儒為主,儒道互補,所以他不僅繼承了儒家傳統(tǒng)的思想,而又多有突破,他能夠不拘于儒家嚴正的風格,其審美眼光廣泛而獨到。 第二,對賀貽孫的幾點主要詩學思想進行一個論證,并指出其繼承傳統(tǒng)而又與眾不同的方面,主要有“樸”、“潔”、“悲”幾個方面。他認為“樸”中有真、有情、有自然,也有飛揚跋扈、猖狂恣肆的變態(tài)風格,并認為無意為之的作詩之法,才能作出好詩。 他認為陶淵明在道德操守方面是“潔”的,但在詩歌風格方面的“潔”獨推王維。他詳細論說了王維的“潔”,有冰雪為魂、澹蕩疏遠、靜穆和平、悟而能化等特點,非一般世人所能達到。 賀貽孫的悲與忠孝相連,體現(xiàn)出濃重的儒家思想,,他認為儒家經(jīng)典的詩騷多源于“悲”,
文檔格式:PDF| 瀏覽次數(shù):0| 上傳日期:2016-02-03 11:03:45| 文檔星級:
該用戶還上傳了這些文檔
本文關(guān)鍵詞:賀貽孫及其詩學思想,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652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rwzj/165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