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技術體系網絡建模及關鍵技術評估方法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5-02 21:31
裝備體系及其構成要素由各項技術支撐,各項技術形成了緊密聯系的裝備技術體系。裝備技術體系中的關鍵技術對需求滿足、體系能力的提高有重要的影響,如何分析某項技術對其他技術和技術體系的影響、評價其在裝備技術體系中的重要程度,對于確定優(yōu)先發(fā)展的關鍵技術有重要意義。本文研究裝備技術體系網絡建模及關鍵技術評估方法,面向特定的作戰(zhàn)使命,對裝備技術體系進行剖析,建立裝備技術體系網絡,并在裝備技術體系網絡模型的基礎上,提出裝備技術體系關鍵技術評估的度量指標。論文的主要內容和創(chuàng)新點如下:(1)構建了裝備技術體系網絡建?蚣。對各裝備技術之間的關聯(協作、依賴、互斥)關系進行了研究,通過建立技術節(jié)點和技術體系邊的模型得到裝備技術體系的網絡模型,闡述了通過視圖模型和作戰(zhàn)活動分析獲得網絡建模信息的方法。在對技術之間關聯關系的建模過程中,對關聯關系進行分類,簡化了問題。(2)提出了裝備技術體系關鍵技術的評估方法。在對關鍵技術的內涵分析的基礎上,論述了關鍵技術評估從傳統方法向網絡結構分析的轉變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從網絡的結構的角度,給出了技術重要度評估的相關指標,利用重要度指標結果排序確定裝備技術體系的關鍵技術。這種評...
【文章頁數】:8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2.1 裝備技術體系
1.2.2 網絡建模在技術領域的應用
1.2.3 關鍵技術評估
1.3 研究內容及組織結構
1.3.1 研究內容
1.3.2 創(chuàng)新點
1.3.3 組織結構
第二章 裝備技術體系網絡建模及關鍵技術評估框架
2.1 基本概念
2.1.1 裝備技術體系
2.1.2 裝備技術體系網絡建模
2.1.3 關鍵技術
2.2 裝備技術體系網絡建?蚣
2.2.1 引入網絡模型的合理性
2.2.2 建模的主要內容
2.2.3 建模信息的獲取
2.3 關鍵技術評估
2.3.1 評估思想
2.3.2 評估過程
2.4 本章小結
第三章 裝備技術體系網絡建模
3.1 裝備技術體系網絡建模流程
3.2 技術節(jié)點的建模
3.2.1 技術分類與技術屬性
3.2.2 技術節(jié)點建模
3.2.3 技術與技術屬性的獲取
3.3 技術之間關聯關系的建模
3.3.1 技術之間關聯關系分析
3.3.2 技術之間關聯關系的建模
3.3.3 關聯關系的獲取
3.4 本章小結
第四章 裝備技術體系關鍵技術評估
4.1 關鍵技術的內涵與評估
4.2 關鍵技術評估方法的轉變
4.2.1 傳統的關鍵技術評估方法
4.2.2 傳統方法向網絡結構分析的轉變
4.3 基于網絡結構分析的關鍵技術評估
4.3.1 技術節(jié)點重要度的評價指標
4.3.2 評價指標的綜合
4.3.3 評估結果與分析
4.4 本章小結
第五章 案例研究
5.1 導彈防御體系基本情況簡介
5.2 導彈防御裝備技術體系網絡建模
5.2.1 導彈防御裝備技術體系技術節(jié)點建模
5.2.2 導彈防御裝備技術體系邊的建模
5.2.3 導彈防御裝備技術體系網絡模型
5.3 導彈防御裝備技術體系關鍵技術評估
5.3.1 導彈防御體系技術重要度評估
5.3.2 不同指標評價結果的綜合
5.4 實例結果分析
5.5 本章小結
結束語
致謝
參考文獻
作者在學期間取得的學術成果
附錄A 美軍導彈防御體系中技術之間的關聯關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裝備技術體系結構優(yōu)化設計理論及其關鍵技術研究[J]. 安波,石東海,沈雪石,黨曉鈴,吳集,安茂春,劉武,劉長利. 裝備學院學報. 2014(02)
[2]以數據為中心的天基預警系統視圖模型研究[J]. 熊偉,簡平. 指揮控制與仿真. 2013(05)
[3]復雜網絡中節(jié)點重要性排序的研究進展[J]. 劉建國,任卓明,郭強,汪秉宏. 物理學報. 2013(17)
[4]Integration-centric approach to system readiness assessment based on evidential reasoning[J]. Leilei Chang, Mengjun Li, Ben Cheng, and Ping Zeng School of Information System and Management,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73, P. R. China.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2012(06)
[5]裝備資源節(jié)約技術體系構建的原則與方法[J]. 楊宏偉,郭小亮,劉世倫,辛濤. 資源科學. 2010(12)
[6]武器裝備技術體系結構描述方法[J]. 任長晟,葛冰峰,陳英武. 兵工自動化. 2010(10)
[7]裝備維修技術體系結構初探[J]. 王志勇,游光榮. 航空科學技術. 2010(05)
[8]技術預見德爾菲調查中共性技術課題識別研究[J]. 袁思達. 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 2009(10)
[9]基于技術受限的國家關鍵技術選擇模型及應用[J]. 胡望斌. 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 2007(10)
[10]技術預見、關鍵技術選擇與產業(yè)發(fā)展[J]. 萬勁波,崔志明,浦根祥. 科學學研究. 2003(01)
博士論文
[1]裝備技術體系成熟度與滿足度評估方法研究[D]. 常雷雷.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2014
[2]技術引入對武器裝備體系能力影響的評估方法研究[D]. 劉新亮.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復雜網絡節(jié)點重要性評估及其應用研究[D]. 張翼.華中師范大學 2011
[2]武器裝備體系技術成熟度評估方法研究[D]. 任長晟.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2010
[3]基于TRL的技術成熟度模型及評估研究[D]. 郭道勸.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2010
[4]基于技術預見的國防關鍵技術選擇方法研究[D]. 林聰榕.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2006
[5]國防關鍵技術選擇研究[D]. 王克智.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649997
【文章頁數】:8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2.1 裝備技術體系
1.2.2 網絡建模在技術領域的應用
1.2.3 關鍵技術評估
1.3 研究內容及組織結構
1.3.1 研究內容
1.3.2 創(chuàng)新點
1.3.3 組織結構
第二章 裝備技術體系網絡建模及關鍵技術評估框架
2.1 基本概念
2.1.1 裝備技術體系
2.1.2 裝備技術體系網絡建模
2.1.3 關鍵技術
2.2 裝備技術體系網絡建?蚣
2.2.1 引入網絡模型的合理性
2.2.2 建模的主要內容
2.2.3 建模信息的獲取
2.3 關鍵技術評估
2.3.1 評估思想
2.3.2 評估過程
2.4 本章小結
第三章 裝備技術體系網絡建模
3.1 裝備技術體系網絡建模流程
3.2 技術節(jié)點的建模
3.2.1 技術分類與技術屬性
3.2.2 技術節(jié)點建模
3.2.3 技術與技術屬性的獲取
3.3 技術之間關聯關系的建模
3.3.1 技術之間關聯關系分析
3.3.2 技術之間關聯關系的建模
3.3.3 關聯關系的獲取
3.4 本章小結
第四章 裝備技術體系關鍵技術評估
4.1 關鍵技術的內涵與評估
4.2 關鍵技術評估方法的轉變
4.2.1 傳統的關鍵技術評估方法
4.2.2 傳統方法向網絡結構分析的轉變
4.3 基于網絡結構分析的關鍵技術評估
4.3.1 技術節(jié)點重要度的評價指標
4.3.2 評價指標的綜合
4.3.3 評估結果與分析
4.4 本章小結
第五章 案例研究
5.1 導彈防御體系基本情況簡介
5.2 導彈防御裝備技術體系網絡建模
5.2.1 導彈防御裝備技術體系技術節(jié)點建模
5.2.2 導彈防御裝備技術體系邊的建模
5.2.3 導彈防御裝備技術體系網絡模型
5.3 導彈防御裝備技術體系關鍵技術評估
5.3.1 導彈防御體系技術重要度評估
5.3.2 不同指標評價結果的綜合
5.4 實例結果分析
5.5 本章小結
結束語
致謝
參考文獻
作者在學期間取得的學術成果
附錄A 美軍導彈防御體系中技術之間的關聯關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裝備技術體系結構優(yōu)化設計理論及其關鍵技術研究[J]. 安波,石東海,沈雪石,黨曉鈴,吳集,安茂春,劉武,劉長利. 裝備學院學報. 2014(02)
[2]以數據為中心的天基預警系統視圖模型研究[J]. 熊偉,簡平. 指揮控制與仿真. 2013(05)
[3]復雜網絡中節(jié)點重要性排序的研究進展[J]. 劉建國,任卓明,郭強,汪秉宏. 物理學報. 2013(17)
[4]Integration-centric approach to system readiness assessment based on evidential reasoning[J]. Leilei Chang, Mengjun Li, Ben Cheng, and Ping Zeng School of Information System and Management,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73, P. R. China.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2012(06)
[5]裝備資源節(jié)約技術體系構建的原則與方法[J]. 楊宏偉,郭小亮,劉世倫,辛濤. 資源科學. 2010(12)
[6]武器裝備技術體系結構描述方法[J]. 任長晟,葛冰峰,陳英武. 兵工自動化. 2010(10)
[7]裝備維修技術體系結構初探[J]. 王志勇,游光榮. 航空科學技術. 2010(05)
[8]技術預見德爾菲調查中共性技術課題識別研究[J]. 袁思達. 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 2009(10)
[9]基于技術受限的國家關鍵技術選擇模型及應用[J]. 胡望斌. 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 2007(10)
[10]技術預見、關鍵技術選擇與產業(yè)發(fā)展[J]. 萬勁波,崔志明,浦根祥. 科學學研究. 2003(01)
博士論文
[1]裝備技術體系成熟度與滿足度評估方法研究[D]. 常雷雷.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2014
[2]技術引入對武器裝備體系能力影響的評估方法研究[D]. 劉新亮.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復雜網絡節(jié)點重要性評估及其應用研究[D]. 張翼.華中師范大學 2011
[2]武器裝備體系技術成熟度評估方法研究[D]. 任長晟.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2010
[3]基于TRL的技術成熟度模型及評估研究[D]. 郭道勸.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2010
[4]基于技術預見的國防關鍵技術選擇方法研究[D]. 林聰榕.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2006
[5]國防關鍵技術選擇研究[D]. 王克智.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6499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renwuzj/3649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