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自覺的中國軍人精神
發(fā)布時間:2020-08-14 10:04
【摘要】:中國軍隊、中國軍人以具有強烈的軍人精神在世界上享有盛譽。獨特而富有生命力的軍人精神,是中國軍隊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根本保證。當今世界,戰(zhàn)爭形態(tài)日益呈現(xiàn)出信息化特征,人作為戰(zhàn)爭中的首要因素的地位不僅沒有因此而消減,反而有所增強。中國軍隊在適應世界軍事發(fā)展趨勢的歷史進程中,不僅要在武器裝備上加緊創(chuàng)新,更要加快培育具備完善的軍人精神的新一代革命軍人。因此,深入研究中國軍人精神的思想意蘊、文化傳統(tǒng)、當代特質,積極探索培育當代中國軍人精神的實踐路徑,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本文立足于馬克思主義哲學實踐觀點的思維方式,以軍人精神為核心概念,按照理論闡釋、歷史溯源、現(xiàn)實省思、實踐探索的邏輯思路,運用理論與實踐相統(tǒng)一、歷史與邏輯相一致等研究方法,對中國軍人精神的問題進行了較為系統(tǒng)深入的研究。全文由引言、四章正文部分和結語構成。引言部分,圍繞軍人的內在本質與靈魂引出論文選題的緣起及意義,突出新形勢下研究當代中國軍人精神的重大理論價值與現(xiàn)實意義;通過對國內外對軍人精神研究狀況的綜述,把握軍人精神研究的自我意識與學術視野,確定當代中國軍人精神的研究視閾和方法。第一章,基于對人之精神的自覺本性和內在結構的理解,深入闡釋軍人精神的理論自覺、思想成素與實踐形態(tài)。軍人精神所指向的絕不僅僅是某種意識、某種心理或某種態(tài)度,而是軍人之為軍人的本質規(guī)定與內在力量,是軍人自我生成、自我實現(xiàn)的自覺邏輯。軍人精神依托于軍隊和軍人個體,是軍人思想道德品質的綜合呈現(xiàn),當中蘊含了道德、使命與信仰三重維度,體現(xiàn)為軍人的核心價值觀、職業(yè)精神和戰(zhàn)斗精神。第二章,立足于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意義性關系,對中國軍人精神的文化傳統(tǒng)進行了細致考察。通過分析“向善尚德”的德性文化,闡明中國軍人精神的文化根基、文化傳承、文化創(chuàng)新;在此基礎上,深入探討中國軍人精神的武德傳統(tǒng),指出傳統(tǒng)武德是中國軍人精神的民族基因,是內化在中國軍人身上的民族精神;在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的革命實踐中所形成的革命精神,是當代中國軍人精神的紅色基因,當代中國軍人具有弘揚革命精神的持久動力。第三章,從中國軍人精神的文化氣質、政治素養(yǎng)和實踐本性等維度探討中國軍人精神的當代特質。中國軍人精神的文化特質高度凝練于傳統(tǒng)文化“氣”的思想之中,集中體現(xiàn)為浩然無餒之志氣、知禮明恥之義氣、信賞明罰之大氣和選賢任能之正氣;中國軍人精神的政治特質體現(xiàn)為聽黨指揮的政治信念、服務人民的宗旨意識、保家衛(wèi)國的責任擔當和官兵一致的民主作風之融合與統(tǒng)一;當代中國軍人精神在本質上實踐的,表現(xiàn)為人民性、革命性和創(chuàng)造性。第四章,按照理論與實踐相統(tǒng)一、他者與自我互為鏡鑒的方式對當代中國軍人精神的培育路徑進行了積極探索。外國軍隊在軍人精神教育方面有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通過對其系統(tǒng)、理性的考察,從中汲取積極的借鑒因素;我軍軍人精神培育的歷史經(jīng)驗是探索當代中國軍人精神培育路徑的寶貴財富,也需要深入挖掘與弘揚;通過對某軍隊院校飛行學員職業(yè)精神的調查研究,把握當前中國青年軍人精神狀況,凸顯強化軍人精神培育的必要性與緊迫性;當代中國軍人精神培育須以“系統(tǒng)性”思路構建培育機制,以“整體性”思維拓展培育路徑,以“統(tǒng)一性”要求活化培育方法,以“先進性”標準創(chuàng)新培育內容,真正培養(yǎng)出“四有”的新一代革命軍人。結語部分,圍繞論文的核心觀點和論證思路,進一步深化對當代中國軍人精神的自我理解,澄清生成當代中國軍人精神的哲學基礎與實踐方式,并對今后有待于深入探究的相關問題形成了一個方向性的認識。簡言之,本文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視角研究中國軍人精神,在研究視野、研究范式上突破了傳統(tǒng)軍事學、思想政治教育等學科的研究路徑,是一次提升對人類軍事實踐和軍人精神特質的理論自覺的積極嘗試,在方法論上具有相當?shù)膭?chuàng)新意義。通過對中國軍人精神的思想意蘊、文化傳統(tǒng)、當代特質的哲學省思,論文認為當代中國軍人精神蘊含著武德傳統(tǒng)、革命精神等文化基因,體現(xiàn)了文化的、政治的、實踐的多重特質,主張當代中國軍人精神培育應采取內觀省思與實踐磨礪相結合的模式。
【學位授予單位】:東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E22
本文編號:2792885
【學位授予單位】:東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E2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海波;荊雨;;中國古代哲學“悟道”思維與“德性”精神的文化傳統(tǒng)[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5年04期
2 胡海波;;中國哲學的思想特質及其人生態(tài)度[J];江蘇社會科學;2015年02期
3 林開云;;軍隊思想政治教育科學化內涵解讀[J];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12年05期
4 鞏進軍;李力;;先進軍事文化建設理論研討會觀點綜述[J];西安政治學院學報;2012年03期
5 龐立生;;歷史唯物主義與精神生活的現(xiàn)代性處境[J];哲學研究;2012年02期
6 魏書勝;;論中國共產(chǎn)黨的“實事求是”政黨文化精神[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2年01期
7 王博;;中國軟實力的提升與政治文化傳播[J];湖北社會科學;2010年08期
8 湯曉華;印祥;;戰(zhàn)斗力構成基本要素時代內涵的認知[J];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9 夏中義;夏中義;夏中義;;精神成人[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09年09期
10 衛(wèi)琦;王建;;中國古代軍隊武德教育機制探析[J];軍事歷史研究;2009年S1期
本文編號:27928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renwuzj/279288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