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自珍的心理學思想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3-22 02:17
本文關鍵詞:龔自珍的心理學思想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龔自珍作為我國近代思想史上的一個關鍵人物,他的學術思想代表著發(fā)展的力量,代表著一種變革的心聲,同時也肩負著歷史批判的重任;作為具有鮮明立場的愛國主義者,他尖銳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衰世的黑暗與腐敗,猛烈抨擊了封建官僚集團的寡廉鮮恥、虛偽和殘暴,堅決反對外來侵略,他跨步于中國近代史的起跑線上,對中國社會發(fā)展的推進發(fā)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F(xiàn)今,對龔自珍的研究已經(jīng)足夠深入,特別是他的社會變革思想和文學創(chuàng)作手法方面;然而,另有一些方面的研究還沒有達到應有的程度,比如他的心理學思想研究。在當時而言,他的一些心理學觀點是先進而有力的,就是到了現(xiàn)今,仍有不衰的影響。對龔自珍的心理學思想進行研究,將有助于我們深入認識和理解他的精神,有助于我們把握中國心理學發(fā)展史的完整脈絡,有助于我們完善自己的知識結(jié)構(gòu)。 論文以“酌古御今,治繁總要”為原則,堅持從史料出發(fā),以現(xiàn)有的學術研究成果為起點,以事實為根據(jù)進行研究、思考和拓展,總結(jié)出自己的認識和觀點,進而對龔自珍心理學思想及其學術價值給予合理客觀的梳理,對其在中國古代心理學思想史中的位置給予一定程度客觀的定位,努力使其有關的思想和現(xiàn)實結(jié)合起來,并發(fā)揮出應有的作用。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獻研究法和系統(tǒng)比較法,通過對后人所編《龔自珍全集》的分析,收集相關資料,通過全面發(fā)掘、整理、分析和詮釋其心理學思想,以期對當前本土心理學研究提供應有資源,以有助于充實中國心理學史的知識體系。 本文除“緒論”與“結(jié)論”外,共分七章,,其主要內(nèi)容如下: 第一章:龔自珍生平、思想及其研究綜述。 第二章:心理學思想的基本觀點。即人貴論、形神觀與心物觀。 第三章:知慮心理思想。探討感知、思維,感知與思維的關系等問題。 第四章:情欲心理思想。主要論述情的產(chǎn)生機制、欲的本質(zhì),以及對待情欲的態(tài)度,并討論了具有一定創(chuàng)新性的“生命哀情”說。 第五章:志意心理思想。這是龔自珍心理學思想中最具特色的一點,值得我們深入挖掘研究。 第六章:智能心理思想。主要考察了智能鑒定的主要原則及人才培養(yǎng)方法。 第七章:性習心理思想。龔自珍對人性的“自私”進行辯護,提出了人的“私”是一種自然屬性,應客觀對待。這是頗有現(xiàn)實意義的一種觀點。
【關鍵詞】:龔自珍 知慮心理思想 情欲心理思想 智能心理思想 志意心理思想 性習心理思想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B84-092;K825.6
【目錄】: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緒論10-12
- 第一章 龔自珍的生平、主要思想和心理學思想研究文獻綜述12-18
- 1.1 龔自珍的生平12-15
- 1.1.1 出生于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12-13
- 1.1.2 得益于優(yōu)越的家庭教育13
- 1.1.3 失意于戕害人性的科舉考試13-14
- 1.1.4 受阻于險滑不平的仕途階梯14-15
- 1.1.5 慘死于窮困悲涼的時世15
- 1.2 龔自珍的主要思想15-16
- 1.3 龔自珍心理學思想研究文獻綜述16-18
- 第二章 心理學思想的基本觀點18-22
- 2.1 人貴論18-19
- 2.2 形神觀19-21
- 2.3 心物觀21-22
- 第三章 知慮心理思想22-26
- 3.1 論感知23-24
- 3.2 論認知的過程24
- 3.3 論言語與思維類型24-25
- 3.4 論遺忘25-26
- 第四章 情欲心理思想26-33
- 4.1 關于情27
- 4.2 情發(fā)生的基礎與條件27
- 4.3 對待情的態(tài)度27-30
- 4.3.1 宥情28
- 4.3.2 尊情28-29
- 4.3.3 暢情29
- 4.3.4 情感表達的原則29-30
- 4.4 生命哀情30-33
- 4.4.1 生命哀情的表現(xiàn)30-31
- 4.4.2 生命哀情的產(chǎn)生31-33
- 第五章 志意心理思想33-36
- 5.1 關于心力34
- 5.2 心力的三個維度34-35
- 5.3 心力的培養(yǎng)35-36
- 第六章 智能心理思想36-40
- 6.1 “賓賓”的尊才觀36-37
- 6.2 “恃孤”的創(chuàng)造性人才37
- 6.3 “致用”的時代性人才37-38
- 6.4 人才的培養(yǎng)38-40
- 第七章 性習心理思想40-46
- 7.1 關于性無善無不善論41-42
- 7.2 “尊心”說42-43
- 7.3 “有私”說43-46
- 結(jié)論46-47
- 致謝47-49
- 參考文獻49-5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季鎮(zhèn)淮;龔自珍簡論[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年01期
2 雷友華;;龔自珍社會思想略探[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3 張立芳;龔自珍何以成為中國近代思想解放的先驅(qū)[J];東岳論叢;1998年03期
4 柏松;;龔自珍歷史學說綜論[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2年03期
5 no奇學;龔自珍的人才思想[J];安徽大學學報;1982年03期
6 林慶元;近代愛國主義和維新思想的先驅(qū)龔自珍[J];福建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2年03期
7 劉心坦;龔自珍和他的性無善不善而有私說[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1期
8 左鵬軍;龔自珍“尊情”三層面說[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03期
9 尹順民;;龔自珍“心本體”思想形成初探[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2010年06期
10 李洪強;李瓊;;龔自珍論“我”[J];孔子研究;2012年03期
本文關鍵詞:龔自珍的心理學思想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607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renwuzj/26071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