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普朗克《d小調雙鋼琴協(xié)奏曲》末樂章的音樂特征及演奏要點
本文關鍵詞:論普朗克《d小調雙鋼琴協(xié)奏曲》末樂章的音樂特征及演奏要點,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武漢音樂學院》 2013年
論普朗克《d小調雙鋼琴協(xié)奏曲》末樂章的音樂特征及演奏要點
凌潘
【摘要】:弗朗西斯普朗克(Francis Poulence,1899-1963)是法國作曲家、鋼琴家。法國“六人團”重要成員之一,二十世紀法國重要的作曲家兼出色的鋼琴家。普朗克的音樂樸實平凡、自然明確,反映出回歸古典主義的一些傾向,充分體現(xiàn)了新古典主義時期的法國音樂特色!禿小調雙鋼琴協(xié)奏曲》是普朗克唯一一部雙鋼琴協(xié)奏曲,是20世紀雙鋼琴協(xié)奏曲的代表作,對他所處的時代及他的個人風格而言都具有較強的代表性。文章主要從音樂創(chuàng)作簡述、音樂本體分析、雙鋼琴演奏的協(xié)作、演奏技術難點三個方面進行闡述,,力求體現(xiàn)出使演奏者雙方在演奏作品的過程中能對樂句的控制、聲部的控制、力度的控制、音響的把握等方面的配合得到進一步完善。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武漢音樂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J624.1;K835.65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陳雪慧;普朗克鋼琴作品中的新古典主義探微[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2 林海興;;普朗克和他的鋼琴協(xié)奏曲[J];音樂愛好者;1989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韓利;;對綜合性大學音樂系鋼琴教學的幾點思考[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2期
2 熊旭;;貝多芬《月光》第三樂章演奏淺析[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2年01期
3 王翠華;;李斯特藝術歌曲的和聲特色[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4 王翠華;;關于阻礙進行的理論探討[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5 楊留兵;薛軍;;標題音樂與19世紀浪漫樂派[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6 羅可曼;;多聲部音樂聽覺能力的建構[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7 周娟娟;;E.格里格鋼琴《抒情小品》的教學價值[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8 陳燕杰;;兒童鋼琴教學探究[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2期
9 喻櫻;;高尚的人格、圣潔的心靈——交際花薇奧列塔性格特征[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7期
10 符周利;;論西方宗教對歐洲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音樂的影響[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王進;;“T——X——D——T”模式與重構之考[A];當代中國遼寧發(fā)展·創(chuàng)新·和諧——遼寧省第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年會獲獎成果文集[C];2009年
2 王琦;;科學傳播的一種方式:釋義——波愛修斯對科學知識傳播的一種啟示[A];中國科普理論與實踐探索——2010科普理論國際論壇暨第十七屆全國科普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3 王晡;;和聲教學的階段性、指向性和科學理念[A];全國和聲復調教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彬;西方鋼琴前奏曲的三個重要階段[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李向京;瞿小松音樂中的文人精神[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3 楊紅光;約翰·科里利亞諾創(chuàng)作技法特征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11年
4 孫曉燁;賦格寫作中十二音序列技法的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11年
5 李雪梅;中國現(xiàn)代小說的音樂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于曉晶;后哲學文化為基礎的學校音樂教育[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7 許琛;阿沃·帕特鐘鳴音樂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11年
8 王曄;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國作曲家留蘇期間音樂創(chuàng)作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1年
9 陳習;中國小提琴音樂創(chuàng)作史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10 蔣興忠;普羅科菲耶夫九首鋼琴奏鳴曲和聲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欣;莫扎特歌劇《女人心》的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2 許瑩瑩;德沃夏克《e小調第九交響曲(自新大陸)》分析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張斐;掙脫溫柔的鐐銬[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吳蒙;探索中國當今鋼琴立體教育及其教材建設[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5 晏文;黎英海歌曲選集[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6 熊焱;米約雙鋼琴作品《膽小鬼》本體分析與演奏技術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7 占祺;對鋼琴協(xié)奏曲《走進新時代》中鋼琴演奏技法的研究及其部分作品分析[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8 李毅;勛伯格早期藝術歌曲鋼琴伴奏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9 武旭峰;山東省臨沂市鋼琴音樂教育發(fā)展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10 趙爽;從勃拉姆斯晚期鋼琴小品op.116-op.119看其創(chuàng)作風格及演奏[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西安;永恒的愛的頌歌──黃安倫的《g小調鋼琴協(xié)奏曲》[J];人民音樂;1998年07期
2 丁明順;;格里格《a小調鋼琴協(xié)奏曲》及其著名唱片版本[J];音響技術;2008年08期
3 杜雅琴;;海頓和他的《D大調鋼琴協(xié)奏曲》[J];大眾文藝;2010年06期
4 史航;;肖邦《e小調鋼琴協(xié)奏曲》第一樂章的演奏[J];音樂生活;2008年11期
5 鄧曉麗;;淺析舒曼《a小調鋼琴協(xié)奏曲》的演奏[J];音樂天地;2009年08期
6 金毅妮;;奧地利的波希米亞人——胡梅爾兩酋鋼琴協(xié)奏曲賞析[J];音樂愛好者;2007年05期
7 戴靜;;拉赫瑪尼諾夫第三鋼琴協(xié)奏曲創(chuàng)作特征分析[J];音樂天地;2006年03期
8 曹大為;;莫扎特第20鋼琴協(xié)奏曲的音樂學分析[J];長春大學學報;2007年11期
9 劉智強;;論肖邦鋼琴協(xié)奏曲的風格特征[J];安康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10 黃登輝;莫扎特《A大調鋼琴協(xié)奏曲》(K488)及其演奏[J];鋼琴藝術;1996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沈亞軍;;退下來 干什么[A];老年學論文集(四)[C];2001年
2 榮世生;榮蕙蕎;;歡歌笑語飛滿天——山東傳統(tǒng)風俗小調簡析[A];中國社會音樂研究論文集[C];2006年
3 吳式鍇;;有關和聲專業(yè)課教學根基的思考[A];全國和聲復調教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4 甄為民;;抗日民歌永流傳[A];老兵話當年(第九輯)[C];2005年
5 楊永華;;從淄河地區(qū)孟姜女小調看“孟姜女”的性格特征[A];山東淄川·中國孟姜女傳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6 徐平力;;和聲教學中的近現(xiàn)代和聲理論[A];全國和聲復調教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7 唐勇;;對《和聲學教程》(增訂重譯版)的困惑[A];全國和聲復調教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8 王進;;“T——X——D——T”模式與重構之考[A];當代中國遼寧發(fā)展·創(chuàng)新·和諧——遼寧省第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年會獲獎成果文集[C];2009年
9 丁冰;;屬七和弦的來源與其兩大作用[A];高等學校藝術教育研究[C];2003年
10 鄒敏;;淺析演奏巴赫作品時右踏板的使用[A];高等學校藝術教育研究[C];200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特派記者 伍斌;[N];解放日報;2009年
2 伊君;[N];音樂周報;2003年
3 寇永春;[N];中國文化報;2004年
4 本報記者 房巍;[N];音樂周報;2008年
5 本報記者 謝文哲 本報通訊員 劉廣闊;[N];經(jīng)濟日報;2005年
6 吳晶瑩 劉子昂;[N];經(jīng)理日報;2009年
7 楊文學;[N];國際商報;2004年
8 月巖;[N];音樂周報;2008年
9 文卓;[N];音樂周報;2004年
10 本報駐維也納記者 方祥生;[N];光明日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濤;陳怡交響樂作品中的“多重結構”解讀[D];上海音樂學院;2010年
2 袁昱;杜鳴心交響音樂創(chuàng)作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12年
3 郟而慷;論音樂演繹的忠實性與創(chuàng)造性[D];南京藝術學院;2010年
4 梁發(fā)勇;卡普斯汀鋼琴復調套曲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13年
5 秦川;中國鋼琴音樂創(chuàng)作與演奏的五度關系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5年
6 屠艷;亞納切克的歌劇《卡佳·卡巴諾娃》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10年
7 張彬;西方鋼琴前奏曲的三個重要階段[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蔣興忠;普羅科菲耶夫九首鋼琴奏鳴曲和聲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11年
9 胡筱錚;施尼特凱室內樂作品中的復風格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12年
10 趙云;文化視域中的中國當代鋼琴教育[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凌潘;論普朗克《d小調雙鋼琴協(xié)奏曲》末樂章的音樂特征及演奏要點[D];武漢音樂學院;2013年
2 王紫薇;羅伯特·舒曼《a小調鋼琴協(xié)奏曲》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劉卉;舒曼《a小調鋼琴協(xié)奏曲》演奏探討[D];西安音樂學院;2012年
4 金藝花;舒曼《a小調鋼琴協(xié)奏曲》演奏特征研究[D];延邊大學;2013年
5 姜威;舒曼《a小調鋼琴協(xié)奏曲》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6 于丹;圣桑g小調第二鋼琴協(xié)奏曲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7 賈波;布索尼《C大調鋼琴協(xié)奏曲》的創(chuàng)作技法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0年
8 何丹;比較貝多芬第三與第四鋼琴協(xié)奏曲[D];中國音樂學院;2011年
9 王得盛;鋼琴協(xié)奏曲《黃河》的音樂分析[D];西安音樂學院;2013年
10 么敬伯;格里格《a小調鋼琴協(xié)奏曲》的作品研究和演奏技法之我見[D];東北師范大學;2013年
本文關鍵詞:論普朗克《d小調雙鋼琴協(xié)奏曲》末樂章的音樂特征及演奏要點,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029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renwuzj/202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