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唐時期南山亦即吐谷渾賀真城地望考
發(fā)布時間:2023-01-30 07:48
"南山"作為地名在漢代已經(jīng)出現(xiàn),一般泛指從于闐到長安的絲綢之路通道南部山脈,即今塔里木盆地南部的阿爾金山山脈、河西走廊南部的祁連山脈及長安南部的秦嶺等。到了唐代一般指河西走廊的祁連山脈。因此從漢代開始移居南山的民族有了固定的稱謂,漢代將移居南山的小月氏和羌稱為"南山羌"。吐蕃占領河隴青海之后,將居住這里的吐蕃人稱為"南蕃",即南山吐蕃。到晚唐五代歸義軍時期,居住在以南山城為中心的祁連山民族被籠統(tǒng)稱為"南山人"或南山部族,此即為小月氏、吐谷渾、羌、吐蕃等民族混合體的統(tǒng)稱,特別是生活在石城鎮(zhèn)一帶的仲云人,就叫作"南山人"。同時南山還是一個具體地名,吐谷渾遷徙至今甘南、青海地區(qū)之后,又出現(xiàn)了"南山"這個地名,地理位置在伏羅川。南山也是吐谷渾王在樹敦城之外的行帳,樹敦城受到威脅,吐谷渾王的行帳就遷徙到南山,該地成了吐谷渾避難的行帳所在地,實際上等同于吐谷渾副都。此時的南山是指拾寅時在伏羅川修建的賀真城,其地望約在今天青海湖西部烏蘭到德令哈一帶。唐河西節(jié)度使西遷敦煌,吐蕃贊普徙帳南山,使尚綺心兒攻打敦煌。據(jù)考證,贊普徙帳南山的"南山"即指北朝時期吐谷渾的賀真城。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一、漢魏時期的南山
二、吐谷渾時期的南山地望
三、吐蕃贊普徙帳南山中的“南山”地望
本文編號:3732854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一、漢魏時期的南山
二、吐谷渾時期的南山地望
三、吐蕃贊普徙帳南山中的“南山”地望
本文編號:37328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renwendili/3732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