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蒙元時期黑河下游歷史地理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2-18 03:33
黑河位于西北內陸干旱半干旱地帶,歷史時期,黑河流域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隨著流域內氣候的變化與人類活動的發(fā)展而演變。漢、魏晉、隋唐、西夏、元時期,是黑河下游流域重點開發(fā)期。西夏蒙元時期,流域內氣候偏向干冷,隨著氣候的變化和中上游人類活動的愈加頻繁,下游來水量減少,在綠洲與荒漠相間分布的地帶,有水就是良田,無水便是廢壤。水資源的匱乏,使得脆弱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愈加惡化,自然災害不斷。作為荒漠-半荒漠地區(qū)的一條“綠色長廊”,黑河成為聯通漠北高原和河西走廊的一條橋梁。不論是漠北民族的南下,還是黨項、蒙古侵入河西,黑河下游的古居延作為橋頭堡的位置總是首當其沖。因此西夏元時期將黑河下游經居延的道路作為軍事要道重點掌控。黑河下游流域的城鎮(zhèn)是黑河下游經濟開發(fā)、軍事屯戍、環(huán)境變遷、社會發(fā)展的產物。西夏蒙元時期的黑水城和亦集乃城更是夏、元兩代的邊陲重鎮(zhèn),興修水利,開荒灌溉,為統(tǒng)治者所重點經營。水是西夏蒙元時期的黑河下游區(qū)域存在和發(fā)展的基礎,城鎮(zhèn)聚落的形成,居延道路的繁榮,水利社會的構建都是以黑河水的存在為前提。人口的遷移和水資源的變化息息相關。水資源變化還會直接影響到黑河下游社會的生產生活,在人水矛盾突出的情況下,水利灌溉...
【文章來源】:西北大學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8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黑河流域區(qū)位圖
額濟納旗遺址圖
圖 3 唐代黑河流域兩軍一守捉配置圖①除了突厥,回紇也曾是隋唐時期漠北的霸主;丶v在隋時就初具規(guī)模,時東突厥強大,漠北的鐵勒諸部均依附它;丶v從北朝后期開始處于突厥汗國的統(tǒng)治。西突厥汗國大亂后,薛延陀也依附于東突厥汗國,后在唐朝的支持下與東突厥分庭抗
本文編號:3541545
【文章來源】:西北大學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8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黑河流域區(qū)位圖
額濟納旗遺址圖
圖 3 唐代黑河流域兩軍一守捉配置圖①除了突厥,回紇也曾是隋唐時期漠北的霸主;丶v在隋時就初具規(guī)模,時東突厥強大,漠北的鐵勒諸部均依附它;丶v從北朝后期開始處于突厥汗國的統(tǒng)治。西突厥汗國大亂后,薛延陀也依附于東突厥汗國,后在唐朝的支持下與東突厥分庭抗
本文編號:35415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renwendili/3541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