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文地理教科書價值取向的比較研究 ——以人教版兩套教科書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1-11-09 23:20
“地理在各個不同級別的教育中都可以成為有活力、有作用和有興趣的科目,并有助于終身欣賞和認識這個世界!睆摹兜乩斫逃龂H憲章》的這句話中可以看出現代地理教育的價值所在。進入21世紀以后,地理課程開始面臨巨大的挑戰(zhàn)和考驗。社會、經濟、文化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進步,迫使我國的地理課程及教科書進行與時俱進的變革,順應時代的發(fā)展。地理教科書的價值取向也在悄然變化著,而人文地理學的知識內容較自然地理學更為主觀,更具某些傾向性,是傳遞價值取向的重要載體。何種價值取向的知識被選入教科書中構建高中地理課程,成為人們的關注重點。本論文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000年版本和2004年版本的高中人文地理教科書為研究對象,采用文獻法、統(tǒng)計法、比較法和文本分析法進行研究。在總結前人相關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具體比較兩套教科書的編寫指導思想與依據、內容結構和內容構成、欄目設置(包括開篇語、內容提要、課文內容欄目、單元作業(yè)欄目)、課文(包括文字表述特點、課文語言特點、正文篇幅、案例篇幅、課文邏輯結構、圖像)等來對兩個版本教科書價值取向進行比較分析,旨在研究其價值取向的變化。通過比較,發(fā)現高中人文地理教科書價值取向的變化表...
【文章來源】:山西師范大學山西省
【文章頁數】:6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長江三角洲地區(qū)的城市發(fā)展示意圖
倫敦的城市擴展示意圖
山西師范大學學位論文個很生動的小標題“地球最多能養(yǎng)活多少人”下,正文結合圖像(見下圖 3-4)和“讀圖思考”的問題進行闡述。其中正文簡短精煉,“木桶效應”的圖像形象直觀,“讀圖思考”對“木桶效應”進行解讀,三者結合把“環(huán)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及特點展示的淺顯易懂。這個類型的圖像不僅包含了地理知識,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遷移的能力。兩套教科書中有很多圖像被重復使用,一部分完全相同,一部分卻發(fā)生了一些微小的變化,有的和其他欄目結合使用,有的變得更加詳細準確,有的圖題有變化。如下圖 3-5,圖題由“福特汽車的生產網絡”變更為“福特汽車的全球化生產網絡”。圖題文字更加直白的闡述了圖像所要表達的內容,做到了以圖釋文、以圖代文;同時也體現出圖像變革地更加嚴謹。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新課標中地理課程價值取向的新變化[J]. 楊靜,樊寶俊. 教育教學論壇. 2012(20)
[2]地理課程資源有效開發(fā)的價值取向[J]. 黃莉敏,楊剛玲. 地理教學. 2011(24)
[3]深港兩地高中地理教科書內容與欄目的比較研究[J]. 齊秀江. 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1(06)
[4]中英兩國地理課程標準比較[J]. 顧紹琴. 教育理論與實踐. 2009(32)
[5]教學回歸生活的目的:為了學生的發(fā)展[J]. 蔡寶來,李清臣. 教育科學研究. 2009(02)
[6]地理教科書中的確定性結論對教學行為的負面影響[J]. 夏志芳,陳大路. 全球教育展望. 2008(08)
[7]論新課程高中地理課堂教學行為的價值取向[J]. 李家清,張勝前. 中學地理教學參考. 2008(Z1)
[8]文化視野中的地理教學的價值取向與改革路徑——以《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實驗)》為例[J]. 李樹琪. 湘潭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6(03)
[9]新一輪高中地理課程改革的價值取向[J]. 袁孝亭,王向東. 地理教育. 2003(05)
[10]赫特納地理教育思想評介[J]. 高建軍. 地理教學. 2002(12)
博士論文
[1]改革開放30年我國中學地理教科書變革研究[D]. 李文田.華中師范大學 2011
[2]高中人文地理課程內容選擇研究[D]. 陳大路.華東師范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地理教材內容體系對教學價值取向的影響探究[D]. 田婧.華中師范大學 2012
[2]我國大陸和臺灣中學地理教材比較研究[D]. 高勇.內蒙古師范大學 2011
[3]高中地理教材內容選擇的發(fā)展變化研究[D]. 潘江林.華中師范大學 2011
[4]中美地理教材活動性課文比較研究[D]. 王春芬.華中師范大學 2011
[5]課程設計價值取向研究[D]. 焦健健.山東師范大學 2010
[6]中韓高中地理(社會)教科書比較研究[D]. 池美善.延邊大學 2010
[7]高中人文地理課程內容選擇的國際比較[D]. 王孟初.華東師范大學 2010
[8]新課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教材人文地理選擇研究[D]. 湯標.華中師范大學 2009
[9]20世紀80年代以來人教版高中地理教科書呈現方式變化比較研究[D]. 黃妍.東北師范大學 2009
[10]中學地理新課程教育價值取向探討[D]. 董華.首都師范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486096
【文章來源】:山西師范大學山西省
【文章頁數】:6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長江三角洲地區(qū)的城市發(fā)展示意圖
倫敦的城市擴展示意圖
山西師范大學學位論文個很生動的小標題“地球最多能養(yǎng)活多少人”下,正文結合圖像(見下圖 3-4)和“讀圖思考”的問題進行闡述。其中正文簡短精煉,“木桶效應”的圖像形象直觀,“讀圖思考”對“木桶效應”進行解讀,三者結合把“環(huán)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及特點展示的淺顯易懂。這個類型的圖像不僅包含了地理知識,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遷移的能力。兩套教科書中有很多圖像被重復使用,一部分完全相同,一部分卻發(fā)生了一些微小的變化,有的和其他欄目結合使用,有的變得更加詳細準確,有的圖題有變化。如下圖 3-5,圖題由“福特汽車的生產網絡”變更為“福特汽車的全球化生產網絡”。圖題文字更加直白的闡述了圖像所要表達的內容,做到了以圖釋文、以圖代文;同時也體現出圖像變革地更加嚴謹。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新課標中地理課程價值取向的新變化[J]. 楊靜,樊寶俊. 教育教學論壇. 2012(20)
[2]地理課程資源有效開發(fā)的價值取向[J]. 黃莉敏,楊剛玲. 地理教學. 2011(24)
[3]深港兩地高中地理教科書內容與欄目的比較研究[J]. 齊秀江. 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1(06)
[4]中英兩國地理課程標準比較[J]. 顧紹琴. 教育理論與實踐. 2009(32)
[5]教學回歸生活的目的:為了學生的發(fā)展[J]. 蔡寶來,李清臣. 教育科學研究. 2009(02)
[6]地理教科書中的確定性結論對教學行為的負面影響[J]. 夏志芳,陳大路. 全球教育展望. 2008(08)
[7]論新課程高中地理課堂教學行為的價值取向[J]. 李家清,張勝前. 中學地理教學參考. 2008(Z1)
[8]文化視野中的地理教學的價值取向與改革路徑——以《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實驗)》為例[J]. 李樹琪. 湘潭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6(03)
[9]新一輪高中地理課程改革的價值取向[J]. 袁孝亭,王向東. 地理教育. 2003(05)
[10]赫特納地理教育思想評介[J]. 高建軍. 地理教學. 2002(12)
博士論文
[1]改革開放30年我國中學地理教科書變革研究[D]. 李文田.華中師范大學 2011
[2]高中人文地理課程內容選擇研究[D]. 陳大路.華東師范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地理教材內容體系對教學價值取向的影響探究[D]. 田婧.華中師范大學 2012
[2]我國大陸和臺灣中學地理教材比較研究[D]. 高勇.內蒙古師范大學 2011
[3]高中地理教材內容選擇的發(fā)展變化研究[D]. 潘江林.華中師范大學 2011
[4]中美地理教材活動性課文比較研究[D]. 王春芬.華中師范大學 2011
[5]課程設計價值取向研究[D]. 焦健健.山東師范大學 2010
[6]中韓高中地理(社會)教科書比較研究[D]. 池美善.延邊大學 2010
[7]高中人文地理課程內容選擇的國際比較[D]. 王孟初.華東師范大學 2010
[8]新課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教材人文地理選擇研究[D]. 湯標.華中師范大學 2009
[9]20世紀80年代以來人教版高中地理教科書呈現方式變化比較研究[D]. 黃妍.東北師范大學 2009
[10]中學地理新課程教育價值取向探討[D]. 董華.首都師范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48609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renwendili/3486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