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者地理空間認知模型與知識研究
[Abstract]:......
【作者單位】: 長安大學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40771058) 中央高;究蒲谢鹳Y助項目(CHD2011JC057)
【分類號】:K901;F59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王曉明;劉瑜;張晶;;地理空間認知綜述[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05年06期
2 顧朝林,宋國臣;北京城市意象空間及構成要素研究[J];地理學報;2001年01期
3 張本昀;于u&新;陳常優(yōu);;地理研究者的地圖空間認知過程[J];地域研究與開發(fā);2006年06期
4 鄒逸江;;空間數據倉庫的概念框架和認知過程[J];計算機應用研究;2007年05期
5 楊瑾;馬耀峰;;旅游行為意象圖相關問題探討[J];人文地理;2008年05期
6 魯學軍,秦承志,張洪巖,程維明;空間認知模式及其應用[J];遙感學報;2005年03期
7 高俊;龔建華;魯學軍;萬剛;;地理信息科學的空間認知研究(專欄引言)[J];遙感學報;2008年02期
8 馬耀峰;李君軼;;旅游者地理空間認知模式研究[J];遙感學報;2008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澤渥;孫晨明;;記憶中的舊城——城市歷史意象的保護與發(fā)展[J];安徽建筑;2008年01期
2 王艷;張捷;冉江;;公眾媒介信息中水鄉(xiāng)古鎮(zhèn)通道型景觀意象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7年17期
3 范建紅;王玲;;珠江三角洲鄉(xiāng)村景觀意象空間分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0年03期
4 薛露露;申思;劉瑜;田原;;認知地圖兩種外部化方法的比較——以北京市為例[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網絡版(預印本);2007年03期
5 薛露露;申思;劉瑜;田原;;認知地圖兩種外部化方法的比較——以北京市為例[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3期
6 林儒;;定向運動員地圖空間認知過程訓練理論與實踐研究[J];搏擊(體育論壇);2011年08期
7 葛磊;武芳;錢海忠;;基于空間認知的三維地理信息系統(tǒng)研究[J];測繪科學;2007年02期
8 張穎;董蘆笛;劉暉;;中國古代園林空間模式研究——以甘泉宮、武侯墓和黃帝陵為例[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3期
9 陳瀟瀟;朱傳耿;;我國城市社區(qū)研究綜述及展望[J];重慶社會科學;2007年09期
10 李建宏;李雪銘;;大連市城市空間意象初步研究[J];城市發(fā)展研究;2006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王鵬波;安曉亞;張小朋;符浩軍;;地理信息的空間認知與建模研究[A];《測繪通報》測繪科學前沿技術論壇摘要集[C];2008年
2 秦昆;孔令橋;許凱;;智能空間信息處理課程體系研究[A];2009`中國地理信息產業(yè)論壇暨第二屆教育論壇就業(yè)洽談會論文集[C];2009年
3 陸玉麒;;中國區(qū)域空間結構研究的回顧與展望[A];中國地理學會2000~2002年綜合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2年
4 湯春峰;;城市形象的綜合評價方法研究——以南京市為例[A];城市規(guī)劃和科學發(fā)展——2009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文靜;基于時空約束的出行目的地選擇行為建模與仿真[D];吉林大學;2011年
2 蔣志杰;中小尺度游憩地理環(huán)境認知與空間行為的交互作用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3 趙新正;經濟全球化與城市—區(qū)域空間結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蘇小兵;中學地理電子教學地圖設計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吳婭丹;空間形塑與日常生活實踐:漢口內城社會生態(tài)及變遷[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6 程金龍;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7 李淑霞;地名本體及其在地理空間數據組織中的應用研究[D];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09年
8 彭京宜;三亞旅游資源的開發(fā)與保護[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2年
9 徐志梅;中學生地理空間能力及其培養(yǎng)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10 謝守紅;大都市區(qū)空間組織的形成演變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梁大圣;空間數據倉庫的設計與構建[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錢樹偉;世界遺產地旅游者空間感應測度[D];安徽師范大學;2010年
3 陳建明;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分析[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07年
4 劉小洋;富有特色的小城鎮(zhèn)景觀營造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07年
5 李媛;當代北京城市街道的地域特征研究[D];北方工業(yè)大學;2011年
6 牟彥瑾;教師課堂教學行為對學生地理學習興趣影響的因素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李春江;基于3ds Max的計算機三維技術輔助高中地理教學培養(yǎng)學生地理空間認知的應用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祖健;旅游形象屏蔽理論與實證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胡洪韋;基于意象理論的濟南市芙蓉街旅游開發(fā)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趙丹;西安世園會建筑的文化生態(tài)解讀[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鄒逸江;空間數據倉庫的概略設計[J];測繪科學;2002年03期
2 齊清文;地學信息圖譜的最新進展[J];測繪科學;2004年06期
3 鐘業(yè)勛,朱重光,魏文展;地圖空間認知的數學原理[J];測繪科學;2005年05期
4 魯學軍;空間認知模式研究[J];地理信息世界;2004年06期
5 周炎坤,李滿春;大型空間數據倉庫初探[J];測繪通報;2000年08期
6 蔣銘,馬宗晉;華北第三、四地震活躍期的對比[J];地震;1985年06期
7 王曉明;劉瑜;張晶;;地理空間認知綜述[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05年06期
8 徐放;;居民感應地理研究的一個實例——對贛州市的調查分析[J];地理科學;1983年02期
9 魯學軍,周成虎,龔建華;論地理空間形象思維——空間意象的發(fā)展[J];地理學報;1999年05期
10 陳述彭;地理信息系統(tǒng)的應用基礎研究[J];地球信息;1997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蔣志杰;張捷;李麗;陳慶榮;胡春蓉;阮雪丹;;空間行為、探路與環(huán)境評價的地形認知影響因子研究——以原南京大學浦口校區(qū)為例[A];中國地理學會百年慶典學術論文摘要集[C];2009年
,本文編號:245329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renwendili/2453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