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人文地理論文 >

論米倉道的系統(tǒng)問題及其歷史地位

發(fā)布時間:2018-05-20 00:46

  本文選題:米倉道 + 交通系統(tǒng); 參考:《四川文物》2012年06期


【摘要】:"米倉道"不僅是一個包括主道、旁道、支線和延長線的交通系統(tǒng)概念,而且是一個與米倉道相關的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設施和由此體現(xiàn)的人地關系系統(tǒng)概念,在歷史時期存在時空變遷,其歷史地位在北方入蜀陸路系統(tǒng)中僅次于劍閣道,并有其獨特之處。
[Abstract]:The "riche road" is not only a concept of a transportation system that includes the main road, bypass road, branch line and extension line, but also a concept of the political, economic, military, cultural and cultural facilities associated with the riche road and the human-land relationship system embodied therefrom. In the historical period, there were space-time changes, and its historical position was second only to the Jiange Road in the land system of northern Sichuan, and had its unique place.
【作者單位】: 暨南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
【分類號】:K928.6;K29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雷玉華;米倉道與巴中石窟[J];敦煌研究;2005年01期

2 雷玉華;;巴中石窟開鑿之背景[J];四川文物;2005年06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雷玉華;巴中石窟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文澍;蒲松齡遠祖蒲魯渾與蒲居仁小考[J];蒲松齡研究;2004年03期

2 楊國宜;略論《道德經(jīng)原旨》的皇道論[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3 周曉光;徽州學術文化理念的歷史變遷[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4 韓光輝;金代都市警巡院研究[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5期

5 鄧小南;“正家之法”與趙宋的“祖宗家法”[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4期

6 劉守芬,王洪波,姜濤,陳新旺;對中國古代廉政法律制度的歷史考察[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7 王興文;試論中國古代西部經(jīng)濟開發(fā)政策[J];北方論叢;2003年01期

8 蔣鐵初;中國古代精神病人犯罪法探析[J];北方論叢;2005年02期

9 喻學忠;;晚宋士風主流論析[J];北方論叢;2007年01期

10 蕭放;;春節(jié)習俗與歲時通過儀式[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吳海濤;;元明之際淮北地區(qū)的社會變遷[A];第二屆淮河文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2 霍建瑜;;執(zhí)“竹竿子”者稱謂及服飾考[A];山西長治賽社與樂戶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宇振;中國西南地域建筑文化研究[D];重慶大學;2002年

2 王志明;雍正朝官僚人事探析[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3 彭陟焱;乾隆朝大小金川之役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4年

4 王瑞平;明清時期云南的人口遷移與儒學在云南的傳播[D];中央民族大學;2004年

5 鮑明;滿族文化模式[D];中央民族大學;2004年

6 李兵;書院與科舉關系研究[D];廈門大學;2004年

7 白文剛;清末新政時期的意識形態(tài)控制[D];中國人民大學;2005年

8 楊玉成;胡爾奇:科爾沁地方傳統(tǒng)中的說唱藝人及其音樂[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5年

9 姚樂野;漢唐間巴蜀地區(qū)開發(fā)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10 馬曉軍;甘南多元宗教研究[D];蘭州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曉順;龔鼎孳貳臣心態(tài)與詩歌創(chuàng)作研究[D];暨南大學;2001年

2 鐘福安(Adisorn Wongjittapoke);泰國華人社會的形成述論[D];北京語言文化大學;2001年

3 安瑛;清前期甘寧青區(qū)域的商業(yè)貿(mào)易[D];西北師范大學;2002年

4 秦慧穎;福建古代的動物神靈崇拜初探[D];廈門大學;2002年

5 岳宗偉;先秦儒家家庭觀探索[D];鄭州大學;2003年

6 聶心蓉;馬致遠雜劇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03年

7 武興芳;論元曲神仙道化劇與隱居樂道劇中隱逸思想的同異[D];山西大學;2004年

8 彭達池;錢曾及其《讀書敏求記》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9 丁合林;元雜劇歷史劇淺論[D];首都師范大學;2004年

10 苗鑫;論“河汾之派”的詩歌創(chuàng)作[D];河北大學;200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傅成金 ,唐承義;四川安岳石刻普查簡報[J];敦煌研究;1993年01期

2 茍廷一;巴中西龕發(fā)現(xiàn)隋初摩巖造像[J];四川文物;1991年03期

3 雷玉華,王劍平;試論四川的“菩提瑞像”[J];四川文物;2004年01期

4 劉長久,胡文和;四川石刻造像藝術概述[J];社會科學研究;1985年06期

【相似文獻】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郁楓;小橋·流水·人家[N];中國經(jīng)濟導報;2008年



本文編號:191245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renwendili/191245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21593***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