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入遷到外流:清代鎮(zhèn)番移民研究
[Abstract]:It is rare for the same area to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ss migration and outflow in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 In Qing Dynasty, Zhenfan County was an area with obvious migration and emigration.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a large number of mainland immigrants moved into the coun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government's northwestern region, and became the main body of the county's population. In the middle and late Qing Dynast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government's call to emigrate to Xinjiang and the decreasing of land and water resources, the county became a region with large population emigration. In Qing Dynasty, the migration problem of Zhen Fan County was typical in the history of population migration in Northwest China.
【作者單位】: 西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清至民國時期甘寧青地區(qū)農(nóng)村用水與基層社會治理研究”研究成果,項目編號:11XZS028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水資源安全與西北基層社會控制——以清代河西走廊為中心”研究成果,項目編號:10XJC770002 西北師范大學“青年教師科研能力提升計劃項目” 西北師范大學青年教師科研基金項目階段性研究成果
【分類號】:C92-09;K249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李萬祿;;從譜牒記載看明清兩代民勤縣的移民屯田[J];檔案;1987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兆華;王莉霞;賈永健;;河西地區(qū)土地利用變化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效應研究[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6年01期
2 蘇海洋;雍際春;晏波;尤曉妮;;甘肅歷史地震與氣象異常相關性研究之一——兩漢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1年25期
3 付永正;馬曉旭;;論清代同治年間甘肅地區(qū)堡寨的作用[J];安康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4 王錄倉,程國棟,趙雪雁;內(nèi)陸河流域城鎮(zhèn)發(fā)展的歷史過程與機制——以黑河流域為例[J];冰川凍土;2005年04期
5 李志剛;;環(huán)境倫理與干旱區(qū)人居環(huán)境發(fā)展——以河西走廊為例[J];城市與區(qū)域規(guī)劃研究;2010年03期
6 楊蕤;;西夏時期河套平原、阿拉善高原、河西走廊等地區(qū)生態(tài)與植被[J];敦煌學輯刊;2006年03期
7 聶紅萍;;清代雍乾朝經(jīng)營敦煌述論[J];敦煌學輯刊;2007年04期
8 李并成;;百年來敦煌地理文獻及歷史地理的研究[J];敦煌學輯刊;2010年02期
9 李正宇;;雙塔堡決非唐玉門關[J];敦煌研究;2010年04期
10 邸華;楊全生;汪有奎;蔣志成;;祁連山自然保護區(qū)森林火源特征及管理對策[J];防護林科技;2008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郝二旭;唐五代敦煌農(nóng)業(yè)專題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2 張燕來;蘭銀官話語音研究[D];北京語言文化大學;2003年
3 楊蕤;西夏地理初探[D];復旦大學;2005年
4 程弘毅;河西地區(qū)歷史時期沙漠化研究[D];蘭州大學;2007年
5 吳超;13至19世紀寧夏平原農(nóng)牧業(yè)開發(fā)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6 黎仕明;清代甘肅城市發(fā)展與社會變遷[D];四川大學;2007年
7 馮文勇;鄂爾多斯高原及毗鄰地區(qū)歷史城市地理研究[D];蘭州大學;2008年
8 錢國權;清代以來河西走廊水利開發(fā)與生態(tài)環(huán)境變遷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8年
9 張青瑤;清代晉北地區(qū)土地利用及驅(qū)動因素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俊玲;文明傳播視野下的漢代河西開發(fā)[D];青海師范大學;2010年
2 王浩宇;基于多學科手段的歷史時期墾殖綠洲重建方法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3 白建銀;論清代民勤的移民拓殖與生態(tài)蛻變[D];吉首大學;2011年
4 孔倩茜;清代充軍刑研究[D];安徽大學;2011年
5 孛鵬旭;清代洮河中下游地區(qū)農(nóng)業(yè)開發(fā)初探[D];西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郝世亮;生杰環(huán)境脆弱地區(qū)農(nóng)民生存行動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0年
7 劉永勝;明清時期河州地區(qū)農(nóng)牧業(yè)開發(fā)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1年
8 王仲憲;明清時期六盤山區(qū)自然災害及防災救災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1年
9 范富;清代康雍乾時期入遷河西走廊移民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1年
10 戚歡月;敦煌荒漠化地區(qū)建筑形態(tài)的再發(fā)展[D];清華大學;2004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軍;段偉;;移民與生態(tài)關系——以清代云南為案例[J];古今農(nóng)業(yè);2009年02期
2 張家炎;;移民運動、環(huán)境變遷與物質(zhì)交流——清代及民國時期江漢平原與外地的關系[J];中國經(jīng)濟史研究;2011年01期
3 牛淑萍;清代山東移民東北述論[J];煙臺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1期
4 賴悅;清代移民與四川經(jīng)濟文化的變遷[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5期
5 潮龍起;;清代閩粵移民與東南亞華人秘密結社的流布[J];貴州社會科學;2006年04期
6 郭瑩;清代幫會成因初探[J];社會科學輯刊;1993年03期
7 王肇磊;萬海霞;;試述清代移民墾殖對鄂西北地區(qū)環(huán)境的影響——以十堰市為例[J];湖北社會科學;2006年07期
8 徐學初;;清代四川游民問題論析[J];中華文化論壇;2007年03期
9 趙慧勇;;試論清代順治——道光年間東北封禁政策之演變[J];大慶社會科學;2007年06期
10 張洋;;清代新疆漢語特點[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黃英湖;;五緣文化與海外華僑華人社團組織[A];五緣文化力研究——福建省五緣文化研究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2 徐江都;;關注移民村(點)的小康社會文化建設[A];中國群眾文化學會全國群眾論文評獎論文集[C];2003年
3 陳曉明;;圍繞建立水電支柱產(chǎn)業(yè)而產(chǎn)生非自愿移民的問題與對策[A];水庫經(jīng)濟論文集(二○○三年)[C];2003年
4 徐琪;;再談三峽庫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與移民遷建[A];生態(tài)安全與生態(tài)建設——中國科協(xié)2002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2年
5 張彩霞;;從閩臺物緣看福建移民及其影響[A];五緣文化力研究——福建省五緣文化研究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6 李湘黔;;妥善處理庫周剩余土地資源維護庫區(qū)社會的長期穩(wěn)定[A];水庫經(jīng)濟論文集(二○○三年)[C];2003年
7 杜華山;;立足搬遷著眼發(fā)展高起點建設移民新城[A];水庫經(jīng)濟論文集(二○○三年)[C];2003年
8 陳鳳艷;;對我國現(xiàn)行國籍管理制度的思考[A];21世紀出入境(移民)管理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9 徐紅罡;崔芳芳;;西遞旅游移民的遷移特點[A];中國地理學會百年慶典學術論文摘要集[C];2009年
10 白南生;盧邁;;中國農(nóng)村扶貧開發(fā)移民方法和經(jīng)驗[A];中國扶貧論文精粹[C];200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王朝霞;移民村的村支書[N];甘肅日報;2006年
2 陳青峰邋鄧國云;南豐浙江移民成為創(chuàng)業(yè)帶頭人[N];江西日報;2007年
3 謝紅斌;上饒縣5000移民告別貧困[N];上饒日報;2006年
4 本報評論員 錢飛鳴;國際化深圳需要“世界移民”[N];深圳商報;2006年
5 本報評論員 錢飛鳴;先鋒氣質(zhì) 移民品格[N];深圳商報;2007年
6 本報記者 王俊;趙麗宏:移民城市蘊藏著偉大故事[N];深圳特區(qū)報;2006年
7 本報記者 馬堅兵 特約通訊員 崔松良;移出新天地[N];運城日報;2006年
8 傅桉;劍閣司法局為青川移民“送法上門”[N];廣元日報;2008年
9 馮競;重慶江津:實現(xiàn)移民安穩(wěn)致富[N];科技日報;2004年
10 記者 周錦香;給瀑電移民送過冬物品[N];雅安日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林廣;移民與紐約城市發(fā)展[D];華東師范大學;2000年
2 周t ;清代廣東鹽業(yè)與地方社會[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3 翁定軍;沖突的策略[D];上海大學;2005年
4 何海燕;清代《詩經(jīng)》學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5 劉曉U,
本文編號:217596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renkou/2175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