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大學生時代精神培育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6-21 20:00
本文關鍵詞:當代大學生時代精神培育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摘要: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他們肩負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他們的思想、行為對于社會主義建設的進程具有重要影響,他們的精神風貌深刻關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行動力。當代青年大學生的價值觀念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所提倡的時代精神具有內(nèi)在的聯(lián)系。筆者從目前培育大學生時代精神的現(xiàn)狀中分析問題、查找原因,遵循培育原則,完善培育機制與途徑。本文從三個部分對當代大學生時代精神培育進行研究: 第一部分:筆者從哲學層面對時代精神進行解讀,考察了黑格爾和馬克思對于時代精神的理解,并分析兩者對于時代精神理解的異同。而在當代中國,“時代精神”是作為一個政治名詞提出的。筆者通過調(diào)查,認為要培育當代大學生具備批判質(zhì)疑的創(chuàng)新精神、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探究前沿問題的實干精神、開放包容的世界眼光、民主法治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這無論對社會還是對個人,都大有裨益。 第二部分:通過2012年高校學生思想政治狀況滾動調(diào)查和近期問卷調(diào)查了解到:從總的狀況來看,大學生思想主流保持著健康、積極、向上的良好態(tài)勢,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也存在著一些不容樂觀的現(xiàn)實情況,如民主法制意識不足、缺乏執(zhí)著探索的勇氣等;在大學生時代精神培育過程中存在著培育的內(nèi)容不夠明確清晰,培育的機制不夠健全等問題,從中查找出多方面原因,如多元文化及錯誤思潮對大學生時代精神培育的侵蝕,教育管理環(huán)境禁錮心靈等,亟需加以整改。 第三部分:培育當代大學生時代精神的對策性思考。首先,在培育大學生時代精神中要遵循幾點原則:社會需要與學生個性相結(jié)合原則,傳統(tǒng)道德文化與時代精神相延續(xù)原則以及現(xiàn)實性與前瞻性相統(tǒng)一的原則。其次,在培育過程中建立并完善輿論引導機制、教育養(yǎng)成機制和評估機制。最后,提出大學生時代精神培育切實可行的具體途徑,力圖把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貫穿在學校教育、社會實踐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滲透到學生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真正培養(yǎng)出具有時代精神風貌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關鍵詞】:大學生 時代精神 培育
【學位授予單位】:天津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G641
【目錄】: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序言8-18
- (一) 選題依據(jù)8-10
- 1. 理論依據(jù)8-9
- 2. 現(xiàn)實依據(jù)9-10
- (二) 選題意義10-12
- 1. 理論意義10-11
- 2. 現(xiàn)實意義11-12
- (三) 當代大學生時代精神培育研究綜述12-16
- 1. 關于時代精神的概念的綜述12-14
- 2. 關于時代精神的內(nèi)容的綜述14-15
- 3. 關于培育大學生時代精神的原則、機制和方法的綜述15-16
- 4. 關于大學生時代精神培育現(xiàn)狀的評述16
- (四) 論文研究方法16-17
- 1. 文獻檢索法16-17
- 2. 問卷調(diào)查法17
- 3. 個案訪談法17
- (五) 論文的創(chuàng)新點17-18
- 一、對時代精神和大學生時代精神培育重要性的理論認識18-30
- (一) 時代精神的歷史哲學解讀18-20
- 1. 黑格爾對時代精神的認識18-19
- 2. 馬克思對時代精神的理解19-20
- (二) 時代精神在我國的提出、含義及內(nèi)容20-27
- 1. 時代精神在我國的提出20-21
- 2. 時代精神的含義21-23
- 3. 當代中國時代精神的內(nèi)容23-24
- 4. 當代大學生時代精神的主要內(nèi)容24-27
- (三) 大學生時代精神培育的重要意義27-30
- 1. 大學生時代精神培育的社會意義27-28
- 2. 培育大學生時代精神的個人意義28-30
- 二、當代大學生時代精神培育現(xiàn)狀、問題及原因分析30-38
- (一) 當代大學生時代精神及培育現(xiàn)狀30-34
- 1. 大學生思想在主流上仍然保持良好態(tài)勢,普遍認同大學生時代精神30
- 2. 當前大學生時代精神現(xiàn)狀中存在的不足30-34
- (二) 當代大學生時代精神培育中存在的問題34-35
- 1. 對大學生時代精神培育的內(nèi)容不夠清晰34
- 2. 對大學生時代精神培育的機制不夠健全34-35
- 3. 對大學生時代精神培育過程落實不到位35
- (三) 當代大學生時代精神培育中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35-38
- 1. 多元文化及錯誤思潮通過現(xiàn)代傳媒進行侵蝕35-36
- 2. 過于嚴苛的教育管理環(huán)境36-37
- 3. 評價體系的單一化37-38
- 三、培育當代大學生時代精神的對策性思考38-46
- (一) 培育當代大學生時代精神應遵循的原則38-40
- 1. 社會需要與學生個性相結(jié)合38
- 2. 傳統(tǒng)道德文化與時代精神相延續(xù)38-39
- 3. 現(xiàn)實性與前瞻性相統(tǒng)一39-40
- (二) 尊重發(fā)展邏輯,完善培育機制40-42
- 1. 建立輿論引導機制,凈化時代精神培育環(huán)境40-41
- 2. 完善教育養(yǎng)成機制,認真落實培育過程41
- 3. 健全評估機制,為培育的實際效果提供價值判斷41-42
- (三) 培育大學生時代精神的有效途徑42-46
- 1. 加強對時代精神內(nèi)容教育,發(fā)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作用42-43
- 2. 樹立時代楷模,著力挖掘體現(xiàn)時代精神的典型人物及事跡43
- 3. 整合社會歷史資源,建立時代精神教育基地43-44
- 4. 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積極踐行時代精神44-45
- 5. 加大教育經(jīng)費投入,提供先進的科研設備45-46
- 結(jié)束語46-47
- 參考文獻47-51
- 附錄51-54
- 致謝54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衣俊卿;論社會轉(zhuǎn)型時期的生存模式重塑──關于價值重建與文化轉(zhuǎn)型的深層思考[J];北方論叢;1995年04期
2 高桂梅;時代精神、人與哲學的原則[J];北方論叢;1997年02期
3 張瑜;;五四精神——青年的時代精神[J];北京教育(德育);2009年05期
4 杜婕;;試論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學生時代精神的培育[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0年04期
5 宋一;;社會轉(zhuǎn)型國家弘揚時代精神的經(jīng)驗與啟示[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8期
6 任健雄;以德治校,塑造大學生的時代精神[J];道德與文明;2001年06期
7 王向明;;弘揚時代精神的重大意義[J];黨建研究;2008年01期
8 吳春貴;;高校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教育的融合[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9 劉卓超;黎萬和;;90后大學生應當具備的時代精神[J];法制與社會;2011年03期
10 宋一;;全球視野下弘揚時代精神的經(jīng)驗與啟示[J];湖南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本文關鍵詞:當代大學生時代精神培育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697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46972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