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民主理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6-07 08:41
本文關(guān)鍵詞:梁漱溟民主理論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當今社會,各國對民主理論的探索都在不斷努力,以期望本國政治制度的改變,充實人民的政治生活。事實上,即便我們進入一個和現(xiàn)代社會完全契合的民主國家,人人都參與政治制度的表達,這也是不切合實際的。在梁漱溟的著述中,作為一種態(tài)度和神情的民主精神已在社會生活中有所體現(xiàn),但是中國民主在政治上表現(xiàn)則是不足的。儒學之集大成者梁漱溟先生對于民主之認知便是對這種對民主在政治制度上不足的深刻剖析,并依靠其認識民主,進而實踐其民主理想。梁漱溟指出,民主就是一種精神,或者說是一種傾向。對此,梁漱溟總結(jié)民主之內(nèi)涵與特性,并闡釋了民主的文化基礎。梁漱溟對于中國問題之思考模式與系統(tǒng)化的民族文化主張對于當時的中國民主理論建設具有不可磨滅的貢獻。他對于中國文化針砭時弊,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其解決之道,這乃是對于學界嶄新的一個思考詮釋,尤其是對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下的民主理論與中國憲政問題的思索的成果。申言之,梁漱溟之鄉(xiāng)村建設乃是解決中國問題之道。對于中國民主理論之進路,他另辟蹊徑,并以佛家出世的心態(tài)實踐其具體理想方案,而后對于國家建設進行了積極關(guān)注,諸如軍隊國家化的建議等。建國以后對民盟成立及其以后他的致力所在,這也是新儒家學者對于民主理論及其人權(quán)實踐所苦心拓展的方向。梁漱溟曾言:“中國政治的根本在于文化!绷菏橐蕴骄恐袊鐣䥺栴}與人生問題為執(zhí)業(yè),經(jīng)其認真思慮,總結(jié)中西方文化及其哲學,得出西方文化與中國文化之迥異,文化路向不同亦造就制度上的不一樣的結(jié)論。中國社會以家庭倫理為專長,而西方社會則是熱衷于團體式生活,故欲融西方個人本位主義于中國傳統(tǒng)倫理本位的家族生活觀之中,此必存在著沖突之局勢。首先中國社會是沒有宗教生活的,是融于家庭生活之中,最大的障礙是團體生活的虛無化,于是西方之民主式的生活模式是闕如的。但面對西方的民主生活的同時,梁漱溟又不忘卻中國傳統(tǒng)的老道理,于此情況之下,梁漱溟所得面臨的是中西文化的沖突;诹菏橹钏际鞈],欲由鄉(xiāng)村建設運動改善散漫的中國社會,上下求索,終于找到了一條政治上的活路,也是其得來的一條不易之路。故其親自開啟對中國民主理論之實踐——鄉(xiāng)村民主建設,深讀其鄉(xiāng)村建設大意,旨意是在固守中國傳統(tǒng)的倫理情誼,突破舊文化之窠臼,“老樹根生嫩芽”以形成新文化,組織團體,過團體之生活,方能實現(xiàn)西方式的科學與民主,自迄深知其良苦用心。對于民主與憲政之內(nèi)在關(guān)聯(lián)性,梁漱溟羨慕英國憲政的運用之妙,縱觀梁漱溟對英國憲政之感嘆,然而實際上卻是對英國民族精神亦或說是英國文化之體認與悟徹。然而,對于憲政是什么而言,梁漱溟首先提出的是:憲政就是一種政治,是按照根本法的精神實施的政治。進而梁漱溟探索憲政建筑在什么上面?梁漱溟認為憲政乃是勢與理的統(tǒng)一,所謂的“勢”就是社會力量之間相互彼此消長以此形成的相互制衡格局,憲法是各方勢力所妥協(xié)性的結(jié)果;“理”是一種優(yōu)越的理性,基于共同的習慣,以及對憲法的信仰,是各方彼此共同遵守約定的事項。從一定意義上說,民主實踐助于憲政的制度建設。梁漱溟以中國傳統(tǒng)文化為切入點,試圖實踐鄉(xiāng)村民主理論建設,以適合中國社會之狀況,并親自開啟鄉(xiāng)村建設,使民主這一真精神付諸實踐,而絕非紙上談兵。雖然,在梁漱溟的民主理論中,我們不能就現(xiàn)代民主、法治建設而提出可替代方案,但其民主理論之中的“真精神”,在某種程度上說,值得我們就中國當代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有所借鑒。從這一層面上來說,他的思想與實踐已具有相當之意義了。
【關(guān)鍵詞】:梁漱溟 民主 鄉(xiāng)村建設 團體組織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D092;D082
【目錄】:
- 中文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引言12-13
- 一、梁漱溟民主理論概述13-27
- (一) 梁漱溟的民主觀13-18
- 1、梁漱溟民主觀的內(nèi)涵13-15
- 2、梁漱溟民主理論的類型15-16
- 3、傳統(tǒng)文化與民主精神16-18
- (二) 梁漱溟民主觀的理論基礎18-27
- 1、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特性18-20
- 2、中國文化的早熟20-22
- 3、倫理本位的社會22-23
- 4、中國社會沒有西方社會的民主23-27
- 二、梁漱溟民主與其憲政的關(guān)系27-34
- (一) 梁漱溟憲政思想的內(nèi)容27-32
- 1、憲政就是一種政治27-29
- 2、憲政是“勢”與“理”的統(tǒng)一29-32
- (二) 民主與憲政的關(guān)系32-34
- 三、梁漱溟論中國民主化的進路34-41
- (一) 中國民主化的進路34-39
- 1、中國民主化的導向34-37
- 2、“中體西用”的民主進路37-39
- (二) 中國民主化進路的內(nèi)在限制39-41
- 四、梁漱溟民主理論的實踐41-48
- (一) 梁漱溟與鄉(xiāng)村建設運動41-45
- 1、鄉(xiāng)村建設運動的內(nèi)容41-43
- 2、鄉(xiāng)村建設運動之目的:倫理為本位的團體生活43-45
- (二) 梁漱溟為中國民主前途而奮斗45-48
- 1、梁漱溟和平建國的主張45-46
- 2、梁漱溟致力于民主同盟的成立46-47
- 3、梁漱溟在國共兩黨談判中的努力47-48
- 五、梁漱溟民主理論的當代價值48-52
- (一) 對梁漱溟民主理論的簡評48-50
- (二) 梁漱溟民主理論的當代價值50-52
- 結(jié)語52-53
- 參考文獻53-56
- 致謝56-57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shù)論文目錄57-58
- 學位論文評閱及答辯情況表58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徐勇;中國民主之路:從形式到實體——對村民自治價值的再發(fā)掘[J];開放時代;2000年11期
2 韋政通;梁漱溟的人格特質(zhì)與生命動力[J];南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2期
3 胡曉進;;憲政民主還是民主憲政?——試論美國最高法院與民主[J];南京大學法律評論;2011年01期
4 王德志;梁亞男;;中國民主同盟人權(quán)思想探析[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本文關(guān)鍵詞:梁漱溟民主理論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2862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42862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