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行政問責官員復出機制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5-23 07:06
本文關鍵詞:我國行政問責官員復出機制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隨著行政問責制的逐步推行,至2003年“非典”發(fā)生以來,我國的行政問責制發(fā)展迅速,大批官員在一些重大事件中被問責撤職、引咎辭職。而有一部分行政官員在問責不久之后就悄然復出,由于復出時間過快、復出理由不詳、復出程序隱蔽引起了廣大群眾的關注。大多數(shù)人認為我們培養(yǎng)一名優(yōu)秀干部不易,不管是本著“發(fā)揮余熱”還是“懲前弊后,治病救人”的政治理性,群眾基本上可以理解官員復出,但是官員的復出如何能讓群眾信服、滿意成為行政問責的難點。伴隨著官員高調問責的同時是問責官員的頻頻復出,被問責官員的去向成為了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被問責官員迅速、頻繁、悄然復出,不僅破壞了政府的形象及公信力,也弱化了行政問責的警戒和懲治作用,達不到行政問責的效果。“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jiān)督”已是當今民主法治的基本原則,問責文化的發(fā)展促進了人民問責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慢慢開始關注問責官員復出并加入到這個隊伍當中。 我國行政問責官員復出機制存在嚴重的問題,具體表現(xiàn)為行政問責官員復出頻繁、復出時間太快、復出過程隱蔽和復出的標準、條件、理由不詳。對我國的行政問責制度的警示和懲罰作用進行弱化,也沒有尊重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jiān)督權。之所以出現(xiàn)這種情況原因有四:一、復出機制法律缺失,我國還沒有頒布一部完整的行政問責法。二、復出機制缺乏有效的社會監(jiān)督機制,我們在內部監(jiān)督和外部監(jiān)督都存在嚴重的漏洞。三、復出的程序不明確、不透明、不公開,我國問責官員復出程序存在暗箱操作的情況。四、復出機制存在漏洞,造成目前出現(xiàn)如此多的問責官員違規(guī)復出。本文從問責官員復出的內涵及構成要素入手,對當前問責官員復出的現(xiàn)狀及原因進行了分析,在對國內外問責官員復出機制經驗借鑒的基礎上,在行政理念、基本原則、法律法規(guī)、相關理論及配套制度等幾個方面對我國行政行政問責官員復出機制的完善提出了實踐性的對策。 行政問責官員復出機制的失范給當代中國帶來嚴重的危害,首先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問責官員的無序復出嚴重傷害了人民的感情。其次促發(fā)了嚴重的信任危機,當今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度已經降到了低點,人們唯一的希望是政府能夠站出來,但問責官員沒有得到人民的認同和許可就悄然復出使我國整個社會的信任度雪上加霜。再次有悖于現(xiàn)代法治精神,問責官員復出沒有遵循一定的法律章程,違反了我國現(xiàn)代的法治精神。最后嚴重破壞了政治秩序,政治秩序就是要求公開、公平、公正、有序,而問責官員是在違反人民知情權、參與權的情況下無序復出。我們在建立權責明確、程序合法、公開公正的復出制度同時,還需要營造問責氛圍宣傳問責文化。我們要建立完善的行政問責官員復出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為其提供法律保障,對其它配套保障機制進一步完善,促使我國早日建成責任政府、法治政府、服務政府、高效政府。
【關鍵詞】:責任政府 行政問責 問責官員 復出機制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D922.1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1章 前言10-17
- 1.1 研究背景與研究意義10-12
- 1.1.1 研究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義11-12
- 1.2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12-15
- 1.2.1 國內研究現(xiàn)狀12-13
- 1.2.2 國外研究現(xiàn)狀13-15
- 1.3 論文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15-16
- 1.3.1 論文研究思路15
- 1.3.2 研究方法15-16
- 1.4 論文的主體框架16-17
- 第2章 行政問責官員復出機制的理論闡釋17-23
- 2.1 行政問責官員復出機制的內涵及其構成要素17-19
- 2.1.1 行政問責官員復出機制的內涵17-18
- 2.1.2 行政問責官員復出機制構成要素18-19
- 2.2 理論基礎19-23
- 2.2.1 人民主權理論20
- 2.2.2 委托與代理理論20-21
- 2.2.3 正當程序理論21-22
- 2.2.4 責任政府理論22-23
- 第3章 我國行政問責官員復出機制的現(xiàn)狀分析23-31
- 3.1 行政問責官員復出機制的實踐23-25
- 3.2 行政問責官員復出機制存在的問題25-27
- 3.2.1 復出頻繁25-26
- 3.2.2 復出時間太快26
- 3.2.3 復出的標準、條件、理由不詳26-27
- 3.2.4 復出過程隱蔽27
- 3.3 行政問責官員復出機制成效不彰的肇因27-29
- 3.3.1 復出機制法律不健全27-28
- 3.3.2 復出機制缺乏有效的社會監(jiān)督機制28
- 3.3.3 復出的程序不明確、不透明、不公開28
- 3.3.4 復出機制存在漏洞28-29
- 3.4 行政問責官員復出機制失靈的危害29-31
- 3.4.1 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29
- 3.4.2 促發(fā)了嚴重的信任危機29
- 3.4.3 有悖于現(xiàn)代法治精神29-30
- 3.4.4 嚴重破壞了政治秩序30-31
- 第4章 國內外行政問責官員復出機制的經驗借鑒31-39
- 4.1 國外行政問責官員復出機制的經驗借鑒31-35
- 4.1.1 國外行政問責官員復出制的內容31-34
- 4.1.2 國外行政問責官員復出機制的經驗及啟示34-35
- 4.2 國內行政問責官員復出機制的經驗借鑒35-39
- 4.2.1 國內行政問責官員復出機制的內容35-38
- 4.2.2 國內行政問責官員復出機制的經驗及啟示38-39
- 第5章 健全我國行政問責官員復出機制的對策39-47
- 5.1 摒棄官本位意識,塑造現(xiàn)代行政理念39
- 5.1.1 塑造“權力與責任并行”的新理念39
- 5.1.2 革除“官本位”思想殘余,塑造現(xiàn)代行政理念39
- 5.2 完善我國行政問責官員復出機制的基本原則39-41
- 5.2.1 責任原則39-40
- 5.2.2 法定原則40
- 5.2.3 平等原則40-41
- 5.2.4 公開原則41
- 5.3 完善健全我國行政問責官員復出機制的法律法規(guī)41-42
- 5.3.1 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修訂與完善41-42
- 5.3.2 健全法律體系42
- 5.4 完善我國行政問責官員復出機制相關理論42-44
- 5.4.1 規(guī)范問責主體,深化異體問責42-43
- 5.4.2 明確問責官員復出條件43
- 5.4.3 強化問責程序,提高其透明度43-44
- 5.4.4 構建問責文化,增強官員職業(yè)道德建設44
- 5.5 加強我國行政問責官員復出機制的配套制度建設44-47
- 5.5.1 完善監(jiān)督體系,,實行科學有效監(jiān)督44-45
- 5.5.2 完善政府行為績效評估機制45
- 5.5.3 建立問責官員的救濟保障制度45-46
- 5.5.4 建立問責官員復出的激勵機制46-47
- 第6章 結論47-48
- 參考文獻48-50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學術成果50-51
- 致謝5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梁棟;鄭曙村;;當前我國官員問責復出機制的失范與完善[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0年01期
2 徐偉;;被問責去職官員復出的判斷標準和條件[J];黨政干部論壇;2010年04期
本文關鍵詞:我國行政問責官員復出機制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8712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87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