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與法治》課新舊教材中法治意識教育的對比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2-22 23:10
法治意識是學生全面發(fā)展所必不可少的素養(yǎng),也是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必要因素,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明確了全面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并提出了一系列新理論新戰(zhàn)略,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上,法治教育已被納入國民教育體系,進入中小學課程體系,初中階段的青少年處于身心發(fā)展和價值觀塑造的關鍵期,在這一時期把握和利用好政治課,對學生進行法治意識教育,對于構建學生的法律知識框架、培養(yǎng)學生的法治信仰有不容忽視的作用。但由于初中政治新教材《道德與法治》實行以來存在著法治教育的效果不佳等問題,本文試圖從教材內容分析出發(fā),以新角度為初中課堂的法治教育改善提供新思路。本文以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新舊教材對比分析為基點,從教材內容、呈現方式、語言風格等多方面分析法治意識在初中政治新舊教材中體現的差異,教材內容的異同點從容量和分布來詳細闡述,從欄目、圖表、色彩等方面闡述呈現方式的不同,表達方式上,新教材語言更為通俗易懂,具有生活氣息和啟發(fā)性。通過多方面對比凸顯出道德與法治教材的變化,有利于教師更有針對性地開展法治意識教育,學生也能從簡單明了的對比中找到區(qū)別之處,抓住法治部分內容學習的重點。新教材的出現也給教師帶來了挑戰(zhàn),教師須研究學科...
【文章來源】:華中師范大學湖北省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5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 選題背景及研究意義
1. 選題背景
2. 研究意義
(二) 國內外研究現狀分析
1. 國內研究現狀
2. 國外研究綜述
(三) 研究方法
1. 文獻研究法
2. 調查研究法
3. 比較研究法
一、《道德與法治》課中法治意識教育概述
(一) 法治意識教育的內涵
1. 法制與法治
2. 法治意識
3. 《道德與法治》課中的法治意識教育
(二) 《道德與法治》課中法治意識教育的必要性
1. 是推進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進程的需要
2. 是實現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必要條件
3. 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內在需求
4. 是新教材改革對教學的要求
二、法治意識在《道德與法治》課新舊教材中的對比分析
(一) 編寫理念的對比
1.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更加突出
2. 法治教育由法律知識轉向法律生活
3. 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由隱性轉為顯性
(二) 教材內容的對比
1. 法治意識在人教版《思想品德》中的內容梳理
2. 法治意識在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中的內容梳理
3. 法治意識在新舊教材內容上的對比分析
(三) 呈現方式的對比
1. 欄目由簡單轉為豐富
2. 圖表由普通轉為新穎
3. 色彩由單調轉為多樣
(四) 語言風格的對比
1. 復雜化轉為淺顯化
2. 重結論轉為重啟發(fā)
3. 重理論轉為重生活
三、《道德與法治》課中新舊教材對比分析對法治意識教育啟示
(一) 制定科學的法治教學目標
1. 豐富學生法律知識的目標
2. 提高學生守法護法用法能力的目標
3. 增強學生法治意識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目標
(二) 與時俱進開展法治意識教育
1. 密切關注法治教育內容的更新
2. 充分利用教材欄目開發(fā)教學資源
3. 貼合實際挖掘課堂教學資源
(三) 實施多樣的法治意識教育形式
1. 結合道德、心理教育進行法治意識教育
2. 利用現代技術設計教學
3. 開展特色社會實踐活動
(四) 培養(yǎng)教師適應法治教育的素質
1. 在學習中提高理論修養(yǎng)
2. 在資源開發(fā)中訓練法治思維
3. 在教學實踐中提升法治教育能力
(五) 切實做到因材施教
1. 了解學生對法律的實際需求
2. 增強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3. 營造學生自主學習氛圍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建構體悟模式,提升道德與法治教學效率[J]. 曹曉莉. 教書育人. 2020(07)
[2]道德與法治教學:指向學生的“生活域”[J]. 李宗紅. 教書育人. 2020(07)
[3]生命課堂 為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添活力[J]. 周嚇梅. 名師在線. 2020(06)
[4]聚焦學科核心素養(yǎng) 著力培育法治意識[J]. 盧玥彤,覃遵君. 中國教師. 2019(11)
[5]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使用過程中的幾點思考[J]. 陸彬. 基礎教育課程. 2019(05)
[6]小學《道德與法治》統(tǒng)編教材的整體性解讀[J]. 章樂. 中國德育. 2018(21)
[7]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生成性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J]. 李照池. 課程教育研究. 2018(44)
[8]民政部發(fā)布《2017年社會服務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J]. 潘躍. 農村百事通. 2018(19)
[9]法治意識素養(yǎng)在高中政治課程中的實現——基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版)》[J]. 梁潔. 文教資料. 2018(27)
[10]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變化對教學的新思考[J]. 繆海飛. 課程教育研究. 2018(38)
博士論文
[1]當代大學生法治思維培育研究[D]. 李紅玲.哈爾濱師范大學 2019
[2]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研究[D]. 鄭國強.浙江大學 2018
碩士論文
[1]1992年至今初中政治教材演變研究[D]. 李曉婷.西安理工大學 2019
[2]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法治教育的研究[D]. 張宇.牡丹江師范學院 2019
[3]《道德與法治》新教材的特色與運用分析[D]. 廖柳陽.廣州大學 2019
[4]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古文經典名句的運用研究[D]. 賈麗.內蒙古師范大學 2019
[5]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法治意識的培育研究[D]. 秦麗麗.內蒙古師范大學 2018
[6]初中《道德與法治》與《思想品德》新舊教材比較研究[D]. 于振魯.曲阜師范大學 2018
[7]改革開放以來初中政治課程與教材的嬗變研究[D]. 金雙雙.聊城大學 2018
[8]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法治教育現狀和對策研究[D]. 王艷.江蘇師范大學 2018
[9]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對學生法治意識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研究[D]. 胡麗蘋.河北師范大學 2018
[10]基于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00后”法治意識培養(yǎng)研究[D]. 汪凡瑜.貴州師范大學 2018
本文編號:3640370
【文章來源】:華中師范大學湖北省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5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 選題背景及研究意義
1. 選題背景
2. 研究意義
(二) 國內外研究現狀分析
1. 國內研究現狀
2. 國外研究綜述
(三) 研究方法
1. 文獻研究法
2. 調查研究法
3. 比較研究法
一、《道德與法治》課中法治意識教育概述
(一) 法治意識教育的內涵
1. 法制與法治
2. 法治意識
3. 《道德與法治》課中的法治意識教育
(二) 《道德與法治》課中法治意識教育的必要性
1. 是推進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進程的需要
2. 是實現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必要條件
3. 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內在需求
4. 是新教材改革對教學的要求
二、法治意識在《道德與法治》課新舊教材中的對比分析
(一) 編寫理念的對比
1.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更加突出
2. 法治教育由法律知識轉向法律生活
3. 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由隱性轉為顯性
(二) 教材內容的對比
1. 法治意識在人教版《思想品德》中的內容梳理
2. 法治意識在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中的內容梳理
3. 法治意識在新舊教材內容上的對比分析
(三) 呈現方式的對比
1. 欄目由簡單轉為豐富
2. 圖表由普通轉為新穎
3. 色彩由單調轉為多樣
(四) 語言風格的對比
1. 復雜化轉為淺顯化
2. 重結論轉為重啟發(fā)
3. 重理論轉為重生活
三、《道德與法治》課中新舊教材對比分析對法治意識教育啟示
(一) 制定科學的法治教學目標
1. 豐富學生法律知識的目標
2. 提高學生守法護法用法能力的目標
3. 增強學生法治意識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目標
(二) 與時俱進開展法治意識教育
1. 密切關注法治教育內容的更新
2. 充分利用教材欄目開發(fā)教學資源
3. 貼合實際挖掘課堂教學資源
(三) 實施多樣的法治意識教育形式
1. 結合道德、心理教育進行法治意識教育
2. 利用現代技術設計教學
3. 開展特色社會實踐活動
(四) 培養(yǎng)教師適應法治教育的素質
1. 在學習中提高理論修養(yǎng)
2. 在資源開發(fā)中訓練法治思維
3. 在教學實踐中提升法治教育能力
(五) 切實做到因材施教
1. 了解學生對法律的實際需求
2. 增強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3. 營造學生自主學習氛圍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建構體悟模式,提升道德與法治教學效率[J]. 曹曉莉. 教書育人. 2020(07)
[2]道德與法治教學:指向學生的“生活域”[J]. 李宗紅. 教書育人. 2020(07)
[3]生命課堂 為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添活力[J]. 周嚇梅. 名師在線. 2020(06)
[4]聚焦學科核心素養(yǎng) 著力培育法治意識[J]. 盧玥彤,覃遵君. 中國教師. 2019(11)
[5]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使用過程中的幾點思考[J]. 陸彬. 基礎教育課程. 2019(05)
[6]小學《道德與法治》統(tǒng)編教材的整體性解讀[J]. 章樂. 中國德育. 2018(21)
[7]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生成性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J]. 李照池. 課程教育研究. 2018(44)
[8]民政部發(fā)布《2017年社會服務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J]. 潘躍. 農村百事通. 2018(19)
[9]法治意識素養(yǎng)在高中政治課程中的實現——基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版)》[J]. 梁潔. 文教資料. 2018(27)
[10]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變化對教學的新思考[J]. 繆海飛. 課程教育研究. 2018(38)
博士論文
[1]當代大學生法治思維培育研究[D]. 李紅玲.哈爾濱師范大學 2019
[2]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研究[D]. 鄭國強.浙江大學 2018
碩士論文
[1]1992年至今初中政治教材演變研究[D]. 李曉婷.西安理工大學 2019
[2]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法治教育的研究[D]. 張宇.牡丹江師范學院 2019
[3]《道德與法治》新教材的特色與運用分析[D]. 廖柳陽.廣州大學 2019
[4]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古文經典名句的運用研究[D]. 賈麗.內蒙古師范大學 2019
[5]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法治意識的培育研究[D]. 秦麗麗.內蒙古師范大學 2018
[6]初中《道德與法治》與《思想品德》新舊教材比較研究[D]. 于振魯.曲阜師范大學 2018
[7]改革開放以來初中政治課程與教材的嬗變研究[D]. 金雙雙.聊城大學 2018
[8]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法治教育現狀和對策研究[D]. 王艷.江蘇師范大學 2018
[9]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對學生法治意識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研究[D]. 胡麗蘋.河北師范大學 2018
[10]基于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00后”法治意識培養(yǎng)研究[D]. 汪凡瑜.貴州師范大學 2018
本文編號:36403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640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