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基層法院民事訴訟送達難問題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9-05 11:31
法治興則國家興,法治衰則國家亂。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一直在推進建設(shè)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全國人民的法律意識也在逐漸提高。當權(quán)益受到損害后,越來越多的人愿意通過訴訟保護自己。因此,基層法院的案件數(shù)量也隨之增加。尤其是立案登記制度實行以來,全國法院特別是基層人民法院受理案件數(shù)量激增,訴訟程序必不可少的送達環(huán)節(jié)也面臨著多種難題。筆者作為基層人民法院的一名法官助理,結(jié)合本部門兩名法官2018年的送達數(shù)據(jù),通過具體分析,認為在當前基層法院民事訴訟送達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直接送達效率低,在具體實踐操作中存在順序混亂的問題;郵寄送達退回比例高,他人代收等情況無法核實其真實性;留置送達見證困難,缺少當?shù)鼗鶎咏M織或者所在單位的代表的協(xié)助;公告送達標準模糊,作為兜底的送達方式容易被濫用;電子送達嚴重滯后,大部分基層法院并未采用電子送達。綜合上述問題,“送達難”日益突出。筆者從制度、社會環(huán)境、當事人三個角度深度剖析,尋找“送達難”的原因。在我國民事訴訟中,送達工作全部由法院來完成,“職權(quán)主義”送達制度在當前的法治環(huán)境背景下難以適應(yīng)。送達問題的堆積嚴重拖延了案件的審判效率,...
【文章來源】:華中師范大學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5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2:韓法官2018年送達方式統(tǒng)計表(案件總數(shù)155件)??方式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昆明國信公證處參與法院送達工作綜述[J]. 胡家祚,普勇. 中國公證. 2018(03)
[2]民事訴訟中受送達的義務(wù)屬性及其制度建構(gòu)[J]. 陳莉. 法律適用. 2017(21)
[3]公證參與司法輔助事務(wù)價值和定位的初步思考[J]. 薛凡. 中國司法. 2017(10)
[4]我國民事送達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 李慶鵬,仝春景. 哈爾濱學院學報. 2017(08)
[5]民事審判權(quán)規(guī)則的密度與韌度:比較與變革[J]. 高寒. 司法改革論評. 2017(01)
[6]美國民事送達制度對完善我國送達程序的啟示[J]. 張馨天. 人民法治. 2016(11)
[7]電子訴訟潮流與我國民事訴訟法的應(yīng)對[J]. 劉敏. 當代法學. 2016(05)
[8]關(guān)于民事案件送達問題的調(diào)研報告[J]. 山東審判. 2016(04)
[9]論我國民事送達制度的改革路徑與方向——以2015年《新民訴解釋》的相關(guān)規(guī)定為中心[J]. 王次寶. 山東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03)
[10]論民事訴訟模式理論的方法論意義及其運用[J]. 劉哲瑋. 當代法學. 2016(03)
碩士論文
[1]民事訴訟送達制度研究[D]. 趙怡璐.華東政法大學 2017
[2]民事送達制度問題研究[D]. 楊晶.南昌大學 2017
[3]我國民事送達難的現(xiàn)狀剖析及其化解[D]. 林浩.湘潭大學 2017
[4]民事訴訟送達制度研究[D]. 李軍.華東政法大學 2015
[5]我國民事送達制度研究[D]. 周成晨.蘇州大學 2014
[6]淺析我國民事訴訟送達制度的現(xiàn)狀與完善[D]. 黃璐.西南政法大學 2011
[7]民事送達制度研究[D]. 胡丹.中國政法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385268
【文章來源】:華中師范大學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5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2:韓法官2018年送達方式統(tǒng)計表(案件總數(shù)155件)??方式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昆明國信公證處參與法院送達工作綜述[J]. 胡家祚,普勇. 中國公證. 2018(03)
[2]民事訴訟中受送達的義務(wù)屬性及其制度建構(gòu)[J]. 陳莉. 法律適用. 2017(21)
[3]公證參與司法輔助事務(wù)價值和定位的初步思考[J]. 薛凡. 中國司法. 2017(10)
[4]我國民事送達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 李慶鵬,仝春景. 哈爾濱學院學報. 2017(08)
[5]民事審判權(quán)規(guī)則的密度與韌度:比較與變革[J]. 高寒. 司法改革論評. 2017(01)
[6]美國民事送達制度對完善我國送達程序的啟示[J]. 張馨天. 人民法治. 2016(11)
[7]電子訴訟潮流與我國民事訴訟法的應(yīng)對[J]. 劉敏. 當代法學. 2016(05)
[8]關(guān)于民事案件送達問題的調(diào)研報告[J]. 山東審判. 2016(04)
[9]論我國民事送達制度的改革路徑與方向——以2015年《新民訴解釋》的相關(guān)規(guī)定為中心[J]. 王次寶. 山東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03)
[10]論民事訴訟模式理論的方法論意義及其運用[J]. 劉哲瑋. 當代法學. 2016(03)
碩士論文
[1]民事訴訟送達制度研究[D]. 趙怡璐.華東政法大學 2017
[2]民事送達制度問題研究[D]. 楊晶.南昌大學 2017
[3]我國民事送達難的現(xiàn)狀剖析及其化解[D]. 林浩.湘潭大學 2017
[4]民事訴訟送達制度研究[D]. 李軍.華東政法大學 2015
[5]我國民事送達制度研究[D]. 周成晨.蘇州大學 2014
[6]淺析我國民事訴訟送達制度的現(xiàn)狀與完善[D]. 黃璐.西南政法大學 2011
[7]民事送達制度研究[D]. 胡丹.中國政法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38526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38526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