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法治教育資源的現(xiàn)狀、整合與共治
發(fā)布時間:2021-01-20 12:40
中小學法治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培養(yǎng)具有法治思維的人才。法治教育資源在法治教育中具有重要支撐價值。目前中小學對法治教育資源的開發(fā)缺乏能動性、開發(fā)手段滯后,致使中小學法治教育資源處在荒廢化狀態(tài)。對中小學法治教育資源進行多角度分類,可以更全面、清晰地掌握法治教育資源,從而推進法治教育資源的開發(fā)、利用。法治教育資源的分類具有開放的特性,新型分類會不斷出現(xiàn)。中小學應增強主動獲取法治教育資源的水平,在家庭和社會的配合下積極促成法治教育資源的轉(zhuǎn)化,達到培養(yǎng)中小學生知悉法律、用法律捍衛(wèi)權益的目的。中小學法治教育資源的開發(fā)利用必須配合德育資源、法治事業(yè)的建設展開,它們之間存在相互促進、彼此成全的關系。
【文章來源】:青少年犯罪問題. 2020,(05)
【文章頁數(shù)】:9 頁
【文章目錄】:
一、中小學法治教育資源的利用現(xiàn)狀
(一)中小學法治教育資源的荒廢現(xiàn)象
1. 中小學法治教育資源的利用存在形式化傾向。
2. 中小學法治教育資源的開發(fā)手段滯后。
(二)中小學法治教育資源浪費現(xiàn)象
1. 中小學法治資源未被有效利用。
2. 中小學缺乏對法治教育資源深度開發(fā)的動力。
(三)對中小學法治教育資源認知處在低水準的現(xiàn)象
二、中小學法治教育資源的整合
(一)中小學法治教育資源的分類
1.官方資源和民間資源。
2.直接資源和間接資源。
3.線上資源和線下資源。
4.原始資源和加工資源。
5.收費資源和免費資源。
6.國內(nèi)資源和國外資源。
7.集中資源和分散資源。
8.實體資源和程序資源。
9.專業(yè)資源和業(yè)余資源。
(二)中小學法治教育資源的分布
(三)中小學法治教育資源的整合
三、中小學法治教育資源的應用
(一)中小學法治教育資源的獲取技法
1.主動獲取。
2.被動獲取。
(二)中小學法治教育資源的轉(zhuǎn)化
1. 學校。
2. 家庭。
3. 社會(社區(qū))。
(三)中小學法治教育資源的功能
1. 知悉法律的基本要求。
2.運用法律捍衛(wèi)自己的權益。
四、中小學法治教育資源的共生
(一)中小學法治教育資源與中小學德育教育資源的伴生
(二)中小學法治教育資源對法治事業(yè)的依賴和供給
(三)中小學法治教育資源與中小學教育目的的匹配性
五、結(jié)語:用好中小學法治教育資源,促進法治教育發(fā)展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學生的法律地位[J]. 任海濤. 東方法學. 2020(01)
[2]法治的德性探析[J]. 陳卯軒.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2019(12)
[3]論中國傳統(tǒng)道德教育[J]. 邱雙成. 西部素質(zhì)教育. 2019(22)
[4]加快家庭教育立法 讓法治助力家庭教育[J]. 裴秀芳,郝曉玲. 中國德育. 2019(22)
[5]改革開放40年教育法治回顧與展望(筆談)[J]. 李連寧,王大泉,于安,姚金菊. 中國高教研究. 2019(03)
[6]以“守規(guī)矩”“不害人”文化規(guī)范重塑青少年法治教育[J]. 臺培森. 中國教育學刊. 2019(02)
[7]守正出新:新時代“德法合治”思想的歷史淵源與現(xiàn)實意義[J]. 龍大軒. 華東政法大學學報. 2019(01)
[8]依法治國語境下傳統(tǒng)中國德治思想的價值轉(zhuǎn)換[J]. 李鳳鳴. 法學. 2019(01)
[9]新時代青少年法治教育面臨的挑戰(zhàn)及其應對——基于“四個一”的探索與實踐[J]. 朱世宏.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 2019(01)
[10]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普法教育的歷程回顧與對策展望——一種知識社會學的分析視角[J]. 張志文. 學術論壇. 2018(05)
本文編號:2989062
【文章來源】:青少年犯罪問題. 2020,(05)
【文章頁數(shù)】:9 頁
【文章目錄】:
一、中小學法治教育資源的利用現(xiàn)狀
(一)中小學法治教育資源的荒廢現(xiàn)象
1. 中小學法治教育資源的利用存在形式化傾向。
2. 中小學法治教育資源的開發(fā)手段滯后。
(二)中小學法治教育資源浪費現(xiàn)象
1. 中小學法治資源未被有效利用。
2. 中小學缺乏對法治教育資源深度開發(fā)的動力。
(三)對中小學法治教育資源認知處在低水準的現(xiàn)象
二、中小學法治教育資源的整合
(一)中小學法治教育資源的分類
1.官方資源和民間資源。
2.直接資源和間接資源。
3.線上資源和線下資源。
4.原始資源和加工資源。
5.收費資源和免費資源。
6.國內(nèi)資源和國外資源。
7.集中資源和分散資源。
8.實體資源和程序資源。
9.專業(yè)資源和業(yè)余資源。
(二)中小學法治教育資源的分布
(三)中小學法治教育資源的整合
三、中小學法治教育資源的應用
(一)中小學法治教育資源的獲取技法
1.主動獲取。
2.被動獲取。
(二)中小學法治教育資源的轉(zhuǎn)化
1. 學校。
2. 家庭。
3. 社會(社區(qū))。
(三)中小學法治教育資源的功能
1. 知悉法律的基本要求。
2.運用法律捍衛(wèi)自己的權益。
四、中小學法治教育資源的共生
(一)中小學法治教育資源與中小學德育教育資源的伴生
(二)中小學法治教育資源對法治事業(yè)的依賴和供給
(三)中小學法治教育資源與中小學教育目的的匹配性
五、結(jié)語:用好中小學法治教育資源,促進法治教育發(fā)展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學生的法律地位[J]. 任海濤. 東方法學. 2020(01)
[2]法治的德性探析[J]. 陳卯軒.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2019(12)
[3]論中國傳統(tǒng)道德教育[J]. 邱雙成. 西部素質(zhì)教育. 2019(22)
[4]加快家庭教育立法 讓法治助力家庭教育[J]. 裴秀芳,郝曉玲. 中國德育. 2019(22)
[5]改革開放40年教育法治回顧與展望(筆談)[J]. 李連寧,王大泉,于安,姚金菊. 中國高教研究. 2019(03)
[6]以“守規(guī)矩”“不害人”文化規(guī)范重塑青少年法治教育[J]. 臺培森. 中國教育學刊. 2019(02)
[7]守正出新:新時代“德法合治”思想的歷史淵源與現(xiàn)實意義[J]. 龍大軒. 華東政法大學學報. 2019(01)
[8]依法治國語境下傳統(tǒng)中國德治思想的價值轉(zhuǎn)換[J]. 李鳳鳴. 法學. 2019(01)
[9]新時代青少年法治教育面臨的挑戰(zhàn)及其應對——基于“四個一”的探索與實踐[J]. 朱世宏.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 2019(01)
[10]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普法教育的歷程回顧與對策展望——一種知識社會學的分析視角[J]. 張志文. 學術論壇. 2018(05)
本文編號:298906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2989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