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人倫大愛教育
【作者單位】: 長江師范學院文學與新聞學院;
【基金】:重慶市教育委員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11SKN04)
【分類號】:G40
【共引文獻】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盛露鳴;尋找失落的空間[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2 張培;英國中小學校生命教育研究[D];河南大學;2007年
3 王濤;追尋教育的語言基礎[D];華南師范大學;2007年
4 周靜嫻;珍視學生生命存在的高校課程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6年
5 周軍鐵;大學生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湖南農業(yè)大學;2007年
6 咸玉娣;提高中職生語文應用能力的探索和實踐[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7 郭淼;語文教學評語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8 閆虹;斯賓塞科學教育思想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9 徐曼;賀拉斯·曼公共教育思想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10 黃英;洛克教育哲學思想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江蘇教育研究》2011·7A要目[J];江蘇教育研究;2011年20期
2 顏雯;;淺析博物館網絡教育[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1年08期
3 ;《江蘇教育研究》2011·6B要目[J];江蘇教育研究;2011年18期
4 劉旭東;吳原;;教育研究的傳統(tǒng)與科學化[J];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5 ;校長語出驚人:教育就是今天睡好覺明天不跳樓[J];旅游時代;2011年07期
6 申衛(wèi)革;;教育學知識的實踐理性及其對教育研究的啟示[J];教育探索;2011年07期
7 李先智;;教師參與教育研究的特點與方法[J];中國成人教育;2011年14期
8 ;《江蘇教育研究》2011·6A要目[J];江蘇教育研究;2011年18期
9 ;《江蘇教育研究》2011·8B要目[J];江蘇教育研究;2011年24期
10 孫寶春;;回歸村莊[J];基礎教育;2006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情;;學!霸偕a理論”本土化的幾個問題[A];和諧共生:2007年全國博士生(教育類)學術論壇論文集[C];2007年
2 鄧友超;;莊澤宣及其《教育概論》[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3 郭紅霞;;“質的研究方法”文獻綜述[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教育史學理論及史學史研究[C];2009年
4 何志均;;民辦教育是教育經濟學應特別關注的領域[A];2006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6年
5 王倫信;;論教育研究實證化趨勢在近代中國的發(fā)展[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教育史學理論及史學史研究[C];2009年
6 傅維利;;教育研究原創(chuàng)性探析[A];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獲獎成果匯編(2003—2004年度)[C];2003年
7 楊善發(fā);;試論夸美紐斯的教育研究法——類比法[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8 五中心理教育課題組;;教育行動研究:由被動科研走向自主科研——南京五中心理教育研究的轉向[A];首屆“健康杯”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暨頒獎大會論文集[C];2002年
9 丁榕;;建立中學生心理素質檔案的實踐探索[A];面向21世紀的科技進步與社會經濟發(fā)展(下冊)[C];1999年
10 于洪卿;;西方教育科學形成和發(fā)展的歷史探究[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范南虹 通訊員 張亞平;省教育研究培訓院慶祝建院20周年[N];海南日報;2009年
2 李廣 東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育研究繁榮背后的四大精神失落[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3 本報記者 李茂;把教育研究放在顯微鏡下[N];中國教育資訊報;2002年
4 尚志鵬;市老區(qū)教育研究會確定今年支教重點[N];三峽日報;2008年
5 王喜旺;談教育研究中的四“通”[N];光明日報;2002年
6 王兆t,
本文編號:255045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2550453.html